佛山大型演出舞台搭建多少钱(演出市场火了佛山新城堵了)(1)

佛山大型演出舞台搭建多少钱(演出市场火了佛山新城堵了)(2)

“在演艺中心周边龟速爬行了两圈以后,终于在距离场馆1公里多的地方,找到一个路边临时停车位。”6月15日晚上,杨千嬅演唱会在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举行,场馆周边道路变成“停车场”,拥堵场面让前往观演的杨小姐忍不住吐槽。

作为佛山文化设施和演出场馆最集中地区域,佛山新城坐拥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两大演出场馆。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平均每个月至少有2-3场大型演出在这里上演,今年8月、9月,佛山将成为2019年篮球世界杯八个赛区之一,这里将迎来顶级的国际性赛事。

“逢演出必堵车”,被众多观众以及佛山新城的业主、上班族所诟病。随着演出场馆选择性日趋多样,佛山演出市场也迅速红火,佛山正在建设“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佛山新城作为“文化佛山”建设的有力担纲者,急需破解配套上的“魔咒”。

火爆

演唱会市场井喷 每月2-3次

今年5月18日晚上,歌手林俊杰《圣所2.0》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世纪莲体育中心开场,场馆上座率超过9成。而早在演出门票开售当天,约3万张门票就被抢购一空。同样让票房“秒光”的还有上周举行的杨千嬅演唱会,原定周六场次的演出,近15000张门票在开售的1分钟内全部售罄,周五加开一场,同样“秒杀”。

“今年佛山的演唱会好像特别多,感觉比往年都要火爆,钱包都吃不消了,但演出就在家门口,不看就亏大了。”90后佛山人何小姐对港台流行音乐文化颇为热衷,早几年常常到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看演唱会,但最近两年,她在佛山就能“等”到自己喜欢的歌手,“尽管佛山场的门票都不便宜,但去外地看演出还得算上路费和住宿,整体算起来,还是在佛山看划算”。

就在何小姐轻松地在佛山守候演唱会的同时,江门的梁小姐已经非常熟悉从家里到佛山几大演出场馆的线路,从周杰伦、陈奕迅到最近的林俊杰演唱会,她和朋友都会驱车前来观看。“每次过来佛山看演唱会,在场馆附近几公里就开始堵车,然后就跟广州牌、珠海牌、肇庆牌的车堵在一起了。”这样的经历成了梁小姐观演之余的深刻记忆。

事实上,回溯前几年,除了陈小春、卫兰、邓紫棋这类粤语地区的演出“常客”,张学友、周杰伦、五月天等大牌歌手也都选择佛山。佛山,正渐渐成为歌手和主办方眼中的“香饽饽”。

早在2017年,佛山就出台《“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明确了以“文化导向型城市”为理念,建设“创新创造活跃、岭南风韵突出、城乡服务均等、城市形象鲜明、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佛山”。如今,演出市场一片繁荣的佛山,正展示出高品质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成果。

新增场馆 激活演出市场承载力

2018年11月,第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佛山举行,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正式亮相。作为华南区规模最大的单体体育文化设施之一,场馆拥有一流的先进设备,配备了15000个观众座席,成为了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和世纪莲体育中心两个演出场馆的有力补充。

世纪莲和岭南明珠都是2006年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核心场馆,前者坐落在佛山新城东平大桥旁,设有观众座位36000多个;后者坐落在禅城区,最多能容纳9500多个观众,距离世纪莲约7公里。

至此,佛山在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就集聚了能够举行小型、中型、大型演出和赛事的场馆集群。其中,世纪莲和演艺中心同在佛山新城,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

这样的叠加效应下,佛山演出市场的利好进一步被释放。回看近半年的佛山演出市场的排期,3月16日张杰演唱会(佛山站)、3月23日许冠杰谭咏麟世界巡回演唱会;5月18日林俊杰世界巡回演唱会;6月15日杨千嬅演唱会;6月22日林峯演唱会;7月5日李宗盛演唱会、7月13日黎明演唱会、7月20日杨丞琳演唱会、7月27日动力火车演唱会、8月17日李玟演唱会、8月31日费玉清演唱会……演出频率每月约2-3场,佛山演出市场的火爆情况,可见一斑。今年8月、9月,佛山将成为2019年篮球世界杯八个赛区之一,承办D组赛事,备受瞩目的国际赛事,将让佛山的演出和赛事市场获得关注。

“我们今年的演唱会已经排了20多场,场馆的演出赛事排期已经排到了11月。”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预计全年演出、赛事总场次约为100场。

硬伤

逢演必堵的东平桥 的士司机最怕

“演唱会的魔力真大,今晚8点能回到家吃饭吗?”家住佛山新城的徐先生,对这个片区的环境十分满意,但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回家遇上演唱会,5月份世纪莲的林俊杰演唱会当晚,他一边堵在东平桥上,一边发了这条朋友圈。

与徐先生有着同样烦恼的还有在佛山新城上班的陈小姐。“知道有演唱会,所以下班时专门打开导航看一下,发现周边的道路都堵成红色了。”陈小姐只好留在办公室加班,等演唱会开始以后才顺利离开了新城。

事实上,当天晚上,岭南大道北往佛山新城方向从5点半左右就出现拥堵,大量车流通过东平大桥涌入世纪莲,车龙一度排到东平大桥2-3公里外。

逢演必堵,似乎成了这个文体设施最集中的区域的“魔咒”。一方面,佛山新城的外延路网仍在加紧建设中。目前从禅桂区域进入佛山新城的主干道,岭南大道-东平大桥是最佳方案,其次,可以使用东平隧道进入新城;从陈村或者禅城的奇槎片区方向出发,如今也只有华阳桥这个最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当前佛山新城的内部路网尚未完全通达,多个施工中的道路节点,让新城内部交通略显曲折。

“知道有演唱会的晚上,我们一般都不接佛山新城的单。太堵,进去了也出不来,不划算。”滴滴司机马师傅对佛山新城的演出排期了然于心,就算偶然忘记了,他们的内部交流群里,同行们也会相互提示,“能不去就不去,除非有远距离的大单”。

停车苦 演艺中心停车场还未开放

大型演出的日子,挤进佛山新城后还有更大的挑战———停车。在6月15日早上,演艺中心周边道路就摆放了相应的指示牌,指示车辆沿路边45°停放。到了演出前两小时,车流逐渐涌入,交警部门现场指挥车辆进入永兴道、永盛道停放,随后又逐步开放了天虹路、百顺道、裕和路等道路的路边停车位。

当晚的演出约有15000人参与,以10%观众驾车前往来计算,现场至少需要1500个车位。而现实状况是,演艺中心可提供超过23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至今尚未开放。

日前,南都记者驾车前往演艺中心,沿着建筑环绕两周,未见到清晰的地下停车场指示牌。随后,在百顺道附近才找到了停车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可见里面仍堆放着大量装修材料,有工人在进行加紧施工,停车场尚未完成建设。何时能够开放,也未有明确时间表。

而在已经运营13年的世纪莲,环绕场馆的广场地面划定了数百个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只在大型活动、赛事期间开放,可以提供约1000个停车位。但对于可以容纳3万名观众的演出场馆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按照顺德交警提供的消息,每逢演出期间,世纪莲周边的中欧中心、青少宫、科学馆、图书馆等场馆的地下停车场也会适时开放,环绕场馆的周边道路,也会设置临时路边停车位,总共能提供6000个车位,基本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

解困

地铁网络扩建可部分减压

“我和朋友把车停在魁奇路地铁站附近,在那边吃完东西,坐一个站的地铁就到新城东了,一出来就是演艺中心,很方便。”何小姐在最近的一次观演中,选择了这样的出行方式。

在顺德交警看来,随着广佛地铁延伸到佛山新城,越来越多的禅桂居民会选择乘坐地铁直达场馆门口或周边,顺德交警在最近一两年的演出交通疏导问题上,也能够稍稍“减压”。

在三龙湾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佛山新城的总体定位为六个中心,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定位是新的城市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交通中心、体育休闲中心、新闻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在大型演出、赛事日趋密集的当下,佛山新城的交通中心和体育休闲中心功能可谓相辅相成。

已经开通的广佛地铁1号线在佛山新城设有新城东、东平新城、世纪莲三个站点。其中,新城东站的出口就在演艺中心西南侧,距离场馆入口仅200米;世纪莲站则在世纪莲体育中心西门附近,周边配套有一个商业综合体,步行距离约600米,连通了禅桂区域和广州观众到佛山新城的线路。

此外,广佛环线佛山西站段-广州南站段预计今年底开通,途经佛山市南海区、禅城区、顺德区及广州市番禺区,并设有佛山新城站;广佛江珠城轨也即将动工,同样设有东平新城站。有业内人士指出,广佛两地公交、地铁早已相通,往来两地十分快速便捷。对于广州市民来说,去佛山看演唱会就跟去广州任何一个区一样轻松简单。而且现在的高铁、城轨四通八达,很多珠三角周边的歌迷前来佛山非常方便。

今年佛山大型演出及活动表(部分)

3月16日张杰演唱会

3月23日许冠杰谭咏麟世界巡回演唱会

5月18日林俊杰世界巡回演唱会

6月15日杨千嬅演唱会

6月22日林峯演唱会

7月5日李宗盛演唱会

7月13日黎明演唱会

7月20日杨丞琳演唱会

7月27日动力火车演唱会

8月17日李玟演唱会

8月31日费玉清演唱会

8月、9月,佛山还将承办2019年篮球世界杯D组赛事

一次演出需200人力维持交通秩序

作为佛山新城交通负责单位的佛山顺德公安交警表示,每逢大型演出,交通疏导确有压力。以世纪莲一场演唱会为例,演出前,公安交警部门需与主办方多次召开协调会,制定交通安保工作方案,落实场馆周边通行指示牌、禁停指示牌等,并由主办方聘请第三方机构,在演出进场和散场期间组织交通协管员协助疏导交通。同时,顺德公安交警也会协调附近单位开放停车场。整个交通安保期间,约60位交警和100-150位交通协管员共同参与交通秩序管理。

近年来,随着佛山演出市场的红火,顺德公安交警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大型演出、赛事的交通管理经验,对每场演出可能面临的交通情况提前研判。比如,谭咏麟的演出,观众可能更多是中年人,驾车前往的观众较多,疏导难度会增加;而针对年轻观众的演出场次,更多观众会选择地铁出行。

策划:

吴曦游曼妮

采写:

南都记者关婉灵

摄影:

南都记者吴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