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科室外出吃饭,一个女同事喝了一点酒居然对我拍桌子,让我不舒服。今天早上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应该怎么消化不好的情绪及怎么对待对自己有意见的下属。

首先,拍桌子是对方的失态,是对方的污点,如果我放在心上就是我的问题,在乎“面子”和“领导威信”的人是一定程度上有些虚伪的。先把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不良情绪消化掉。

怎样对待自己的下属(如何对待对自己有意见的下属)(1)

再看,如何对待一个对自己有意见而且可能不是“善茬”的下属?

1.不要尝试改变她(他),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改变一个人好难,通俗的说,人是很难改变的;

2. 不要想着去打击她(他)要容忍,逃避不掉,一手好牌打赢不算牛,一手烂牌能打赢方显能力。不要祈求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一般创造性都偏弱,能把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才是正道;

3. 作为领导,对下属的管理人们常说的“亲君子,远小人”;管理人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小人,君子不为祸,小人常戚戚;

4.继续坚持自己一贯坚持的管理一定要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褒贬有据,话出有声,坦然面对明枪暗箭;

5.注意沟通:对于这样的下属更好一点的沟通方式应该是多一点时间去了解她(他),多倾听,支持有意见表达出来,有抱怨是可以恰当的发泄;

6.该批评必须批评:批评能让下属对这份工作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如果领导对下属从来只有嘉奖,那么,他就很容易将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在你对于他的激励这个外部条件之上。换言之,你鼓励,他积极;你不鼓励,他可能就变得不那么积极。

心理学中被叫做 “ 自我一致性 ” 理论,指的是人总是倾向于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总是想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来自上级的批评责备,则会让员工开始从内部去寻找和确认自己待在这个工作中的理由。

那些夸出来的好员工,你不夸,也许他就歇着了。有着内在驱动力的下属,即使没有外部的激励,也会主动地工作,也更能够承担压力和挑战。

但批评,并不是为了骂人,而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想清楚,要怎么表达批评意见才最有效

7.责人的时候还是要先责己:批评之所以起不到效果,很多时候是因为批评者启动了被批评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实话说,科室事情没处理好,作为上级也有脱不开的责任。如果不先说清自己的责任,怎么让下属心服口服?

所有被批评的下属都觉得是彻底失去领导信任,以后完全没奔头了,才会怀恨在心、生出反意。

但我也要记住,不能只责己不责人。

怎样对待自己的下属(如何对待对自己有意见的下属)(2)

好了,想清楚了,最后再记一点: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很明显,再大的困难,除以365都很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