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2)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3)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4)

文 | 唐若甫

2022年古典音乐在全球的发展脉络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从年初的颤颤巍巍到年末的热火朝天,人们大致经历了国际巡演的先抑后扬、庆典氛围的逐渐升温,最后借助世界杯的热度奏出最强音。这一年的古典音乐圈不只有欢庆,也有对立和危机,有些来自古典音乐圈内部,有些则是不可避免地被波及。

破冰之旅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5)

以色列爱乐乐团在阿联酋首府阿布扎比演出

没有什么比犹太世界和阿拉伯世界这两个对立阵营更加水火不容了。这也是为什么来自犹太世界的一支名团到访阿拉伯世界演出如此吸引眼球。

2022年12月20日是一个不仅要载入音乐史也要载入政治史的日子。以色列爱乐乐团到访阿联酋首府阿布扎比演出,巡演是由阿联酋文旅部主办的活动,亦是持续整年的阿布扎比古典音乐季的节目内容。而这也是以色列爱乐乐团近80年来第一次造访阿拉伯国家,上一次还是1945年乐团登台埃及开罗歌剧院。

阿联酋的部委级领导悉数出席了音乐会,包括外交部、文化部部长和总统文化顾问等,一同出席的还有以色列第一夫人,足见双方对这次破冰之旅的重视程度。乐团演奏了阿以两国国歌,据在现场的人描述有些乐师边演奏边热泪盈眶。随后,乐团音乐总监拉哈弗·沙尼指挥了具有犹太血统的作曲家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也是乐团的拿手作品。

“破冰之旅”或可成为形容2022年数次高规格乐团国际巡演的关键词。只是在其他巡演中,所破的未必是对立阵营的壁垒,更多是防疫措施造成的障碍。2022年1月,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因几十位乐师感染新冠肺炎而不得不临时取消原定赴法国和德国的三城巡演。2月下旬,原定带领乐团赴美国巡演的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也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不得撤出巡演。最后,雅尼克指挥了维也纳爱乐在卡内基音乐厅的三场演出,乐团也成为疫情爆发以来继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以后第二支登陆卡内基的海外来团。

忙于乐季的乐团一般会把年末时段拿来做雄心勃勃的国际巡演,2022年亦不例外。诸多乐团自2020年以来第一次搭上国际航班,重温飞行十余小时跨洲巡演的兴奋。柏林爱乐乐团在首席指挥别特连科的带领下访问美国,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乐评盛赞久违的乐界大佬的造访,惊呼“柏林爱乐给美国乐团上了一堂大师班”。在亚洲,中日韩三国历来是欧美乐团的巡演热门地,今年也再次见证了一批乐团纷至沓来。

波士顿交响乐团原定于2020年2月初的亚洲巡演取消后,终于在2022年11月上旬以三套曲目六场音乐会登陆日本,在音乐总监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带领下重拾亚巡。

欧洲的乐团亦不甘示弱。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取代病倒的巴伦博伊姆带领柏林国立管弦乐团首访韩国,11月末在首尔乐天音乐厅和首尔艺术殿堂演出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还在京畿道全新落成的富川艺术中心音乐厅亮相,最高票价为250美元依旧被抢购一空。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6)

伦敦交响乐团在西蒙·拉特的带领下于10月在韩国首尔江南区的LG艺术中心、乐天音乐厅和首尔艺术殿堂演出瓦格纳和西贝柳斯,还和韩国钢琴家赵成珍合作了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音乐会门票开票40秒内销售一空。12月中旬,帕沃·雅尔维携德国不莱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与韩国小提琴家康珠美韩国巡演,履及首尔和水原两地,曲目包括贝多芬和海顿。

最活跃的还是要数维也纳爱乐,面对其35万美元一场的出场费,邀者依然络绎不绝。中国的香港、台北、高雄,以及韩国首尔的乐迷提前欣赏了乐团和莫斯特这对即将开启新年音乐会的黄金组合的演出。在首尔,乐团在音乐会前临时安排了巴赫《咏叹调》悼念梨泰院踩踏事件中的去世者。演出之余,精力旺盛的乐团球队还和当地音乐家踢了一场足球,并以3:1领先,进球者就有明星球员兼单簧管演奏家丹尼尔·奥登萨莫。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7)

维也纳爱乐与首尔音乐家踢足球 Filip Waldmann/摄

庆典色彩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8)

卡塔尔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也许不经意间把世界杯的庆典热度传递给了音乐界,尤其是对赢球一方而言。今年约有150万球迷蜂拥而至世界杯的举办地卡塔尔,卡塔尔爱乐乐团当仁不让地参与其中,为世界杯献上古典音乐的最强音。乐团在世界杯期间及预热阶段举办了十场户外音乐会,曲目既有脍炙人口的足球歌曲,也有海湾地区的民族音乐、阿拉伯风格乐曲以及特地由乐团重新编配配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此外,卡塔尔爱乐也在图书馆举办了较为精致的乐季音乐会,并在卡塔拉文化村歌剧院上演世界杯主题音乐会。世界杯是国际性活动,卡塔尔爱乐也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乐团合作演出,包括主题名为“海湾与爱乐”的音乐会,合作方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交响乐团。最大的亮点来自卡塔尔爱乐与博物馆的合作。10月31日乐团在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首演了叙利亚裔美籍作曲家马略克·姜达利的新作《沙漠玫瑰交响曲》,音乐融合了十二木卡姆及女声民歌。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9)

整修一新的大卫葛芬音乐厅 ©林肯中心-纽约爱乐乐团

喜庆的氛围不仅在亚洲蒸腾,也在美国发酵。10月中旬,经过耗资5.5亿美元、耗时近4年的整修工程,纽约表演艺术殿堂林肯中心下辖的大卫·葛芬音乐厅喜迎贵客,驻厅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得以结束无家可归的浪子生涯,搬回“老家”。整修工程的重点便是提升这座拥有六十年历史但音场饱受诟病的音乐厅的建筑声学效果。10月8日,新厅开张志喜。当晚,梵志登指挥纽约爱乐献演特别音乐会,圣胡安·希尔的《纽约故事》全球首演。12日,音乐厅迎来重量级节目,纽约爱乐献上首场乐季音乐会。梵志登指挥乐团演出了一套展现管弦乐色彩,考验音乐厅效果的乐曲,包括向美国音乐先驱致敬的约翰·亚当斯作品《父亲知道查尔斯·艾夫斯》,象征意味浓厚的塔尼亚·列昂作品《跨步向前》。在雷斯庇基绚丽多彩的《罗马的松树》中,乐团的管乐演奏员来到观众席内吹奏,信心满满地一展音乐厅声学效果。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0)

悉尼歌剧院

张灯结彩的还有南半球的音乐厅。澳大利亚的地标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造型,但其音乐厅的建筑声学效果却一直饱受诟病。在为期5年的设计和2年的改造施工后,整修一新的音乐厅于7月20日开张。这也标志着歌剧院为期10年、总耗资3亿澳元的整修工程竣工,得以昂首迈进2023年歌剧院建成50周年大庆。改建工程遵循三大理念,分别是提升建筑声学、提升功能性、提升亲和力。

危机四起

南北半球的披红戴花并不能遮掩音乐世界的“硝烟四起”,危机重重的英国歌剧界在这方面首当其冲。

年中,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推出“更正版”普契尼《蝴蝶夫人》是为导火索。早期作曲家创作东方主义题材,如以普契尼为代表的《蝴蝶夫人》和《图兰朵》都会套上西方人对东方社会的固有陈见,他们笔下的东方女性不是冷酷无情就是简单无脑。在更正版中,歌剧院聘请了通晓日本文化的学者出任顾问,试图在歌剧舞台呈现上尽量做到符合历史背景和日本文化。歌剧推出后也得到一些媒体的盛赞,半岛电视台甚至拿出半小时讨论西洋歌剧中普遍存在的亚洲歧视问题。

然而“文化正确”的议题被私人拥有的格林德伯恩歌剧院变本加厉,歌剧院强调要重新审视“容易冒犯人”的经典歌剧,尤其是其中的东方主义和极端主义,比如莫扎特《女人心》被指责为“厌女倾向”,布里顿《卢克雷齐娅受辱记》具有“暴力倾向”。这一举措反倒激起公愤,引发媒体竞相讨伐。《泰晤士报》就刊发乐评,提到“大众不需要歌剧院来说教”,并为经典歌剧辩护,认为即便其中有不合时宜的剧情和观点,听众也有能力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1)

英国国家歌剧院目前的驻地伦敦大剧院

英国另外几家歌剧院同样四面楚歌,包括皇家和国字号院团。驻扎于伦敦大剧院的英国国家歌剧院下半年被英国艺术委员会从核心资助名单除名,将从2023年起失去近1300万英镑的年度政府拨款。英国艺术委员会的理由是,大部头制作的歌剧虽然占据了委员会大量拨款,但在吸引全新受众方面止步不前,故而拿英国国家歌剧院开刀。“断了粮”的英国歌剧院如要维持现有运营水平,就不得不提高票价用来抵消拨款清零,以上个乐季63场演出共计9万人次购票来算,平均每张票至少上涨137英镑。被逼无奈的“国家队”打算永久出租伦敦大剧院,将驻地搬往曼彻斯特以开源节流。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2)

12岁男童马拉凯被“嘘”

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则面临了公关危机。歌剧院11月初上演亨德尔歌剧《阿尔钦纳》,剧中奥贝托由黑人男孩马拉凯饰演。在他演唱的过程中,观众席传来一男子的吼叫“垃圾,嘘”。其他听众并没有接过喝倒彩的茬,反而让该男子闭嘴,并在马拉凯唱完后报以热烈的鼓掌及喝彩以示对嘘声的集体抗议。英国《泰晤士报》和《卫报》等相继刊发乐评人见解,将喝倒彩表达不同意见和“当众嘘一位孩子”的霸凌做法划清界限,更何况这位黑人男孩演唱质量上乘。《卫报》还刊登读者来信,读者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男子嘘声的谴责。

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于次日发布声明,表示“对该观众的行为表示震怒,已采取必要手段确保其不再进入皇家歌剧院”,这意味着这位观众名义上被歌剧院终身“拉黑”,再也不能进入歌剧院。歌剧院的这一决定在社交媒体上激起纷争,拍手称快与怨声载道者不一而足。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3)

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和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

不过2022年世界最大的危机不在英伦三岛,而是在俄乌边界。2月末俄乌冲突爆发后,活跃在西方的俄罗斯音乐家普遍被西方社会要求表明立场。保持沉默或两边都不站,在西方形同于名誉扫地,比较突出的就有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和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但他们在俄罗斯的演出依旧备受欢迎。图冈·索季耶夫同时辞去了莫斯科大剧院和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的总监职位,而此举也令他在俄罗斯和西方的职业生涯双双陷入泥沼。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被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加入“黑名单”,所幸在一些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意大利她尚有登台机会,但明星效应毕竟大打折扣。

而第一时间就声援西方的谢苗·比契科夫、基里尔·别特连科、伊安·沃尔科夫和叶甫根尼·基辛等俄裔音乐家,他们长久居住在欧美,依旧讨得西方音乐界和乐团的欢心,邀约不断。虽然人们总说音乐无关政治,但政治在关键时刻还是显露出其对音乐的重大影响。

- THE END -

订阅 音乐周报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4)

订阅 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2023年盘点你不知道名的音乐(这一年国际乐坛)(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