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将过,天气转凉冷热交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秋天小贴士播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天小贴士播报(秋天到了一老一小)

秋天小贴士播报

高温将过,天气转凉。

冷热交替,

也是人最容易生病的时期。

在这夏秋相交的时节,

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

该如何注意养生、安然度过呢?

本报记者邀请省针灸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汪瑛为这类人群梳理出了“养生六条”,帮助他们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

01

首先,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一定要注意保暖。目前冷热交替,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多端,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时节。这类人群本身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因此一定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腹部和足部的保暖

02

第二,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秋季气候相对干燥,人容易出现口干、便秘、皮肤干燥等阴虚火热的症状,因此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建议秋季饮水要比平时多500毫升左右为宜。

03

第三,饮食方面可多进食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百合、山药、莲子、芝麻、梨子等,可防止便秘、口干等症状出现。

04

第四,儿童尤其要注意多洗手。秋季也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这种病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多通过粪口传播或呼吸道传播。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叮嘱儿童多洗手,保持好个人卫生。

05

第五,老年人要适量增加运动。秋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气温下降后,人体血液循环变慢,一些潜伏的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因此发作。适当增加运动量,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06

第六,多睡觉补阳气,可避免“秋乏”。在夏季高温天里,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耗损的阳气较多。因此入秋后常会觉得疲惫,也就是俗称的“秋乏”。建议秋季晚上可提前半小时入睡,或午睡时间增加半小时。

汪瑛告诉记者,近期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痛、感冒等病症的患者逐渐增多,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她还推荐了一款“山药百合枸杞粥”。这款粥配料简单,制作方便。只需将山药、百合、枸杞、小米提前浸泡一小时,在熬煮一小时左右至稀软即可。汪瑛表示,每天早晚食用这种粥,可帮助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朱震宇

出品 |“法眼”融媒体工作室

来源: 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