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病因

1. 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

2. 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

3. 肩锁关节增生肥大,

4. 肩袖肌群功能失调,肱骨头在向上滚动过程中不能向下滑动

临床表现

撞击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人。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早期的肩袖出血、水肿与肩袖断裂的临床表现相似,易使诊断发生混淆。应当把撞击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症进行鉴别,并区分出撞击征属于哪一期,此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各期撞击征的共同症状:

1.肩前方慢性钝痛

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

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撞击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

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用听诊器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撞击征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

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撞击征密切相关。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因疼痛所致。

检查:

1. neer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

2. hawkins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2)

3. x线 MRI检查 关节镜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试验、X线片、磁共振、超声波检查、关节造影等可确立诊断。

康复治疗:

针对肩袖肌群功能失调运动处方如下:

1. 肌肉拉伸10s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

2. 肩内外旋肌群训练15个 3组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4)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5)

3. 肩胛带肌肉稳定训练1min 3组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6)

注意:功能训练强度请视自我情况和身体素质为准,如有不适请及时停止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