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1)

词曰: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辛弃疾少年英雄,曾单枪匹马冲锋陷阵,晚年却郁郁不得志,充满着理想落空的悲愤与不甘。历史是一块血泪英雄碑,辛弃疾当是其中那抹鲜艳而悲哀的红色,“醉里挑灯看剑”、“几番把吴钩看了”,他晚年写下的这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文字,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把栏杆拍遍”的苍凉背影。

对往事耿耿于怀的人生是不圆满的。

幸好,武松和褚时健都不是这样。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2)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75岁的褚时健独上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的荒山,开山种树。十年树木,天人有道,谁也不知道他能否活到橙树挂果的那一天。

谁成想,数年后一种以他命名的“褚橙”热销大江南北,供不应求。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3)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如今,86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4)

独处哀牢山上的褚时健,与山林为伴,鹤发童颜,气度不减当年,几有返老还童之势。而且当今江湖大佬纷纷向褚时健致敬,王石、马云等名动江湖的大佬亲自登门拜山,然而褚老面对各路江湖大佬均不动声色,不谈过去的辉煌,不讲狱中的委屈,一切云烟过眼,要谈就谈这满山的草木,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吧。杯酒在手,苍海一声笑!褚老终得其所矣!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5)

我常常幻想,武松的晚年会是什么样的呢?独臂英雄,百战余身,不愿为官,但被策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早已不再是那个逃的穷小子,可以衣锦还乡了吧?可生长于北方的武松,为什么没有回生他养他的清河县,没有回他打虎成名的阳谷县,而是留在遥远的杭州呢?

英雄事业不过是云烟过眼,江湖只能是年轻人的天下,回到北方又能如何?万人敬仰吗?这种感觉打虎之后他就享受过了,真的没什么。旧地重游,捡拾回忆吗?那是文人的勾当,武二郎是不需要这些劳什子的。况且唯一的亲人武大郎,已早死多时,孤家寡人,触目伤怀,故乡又如何?不如自我放逐了吧。就像褚老,唯一的女儿已死,红尘已无牵挂,所以他不会回红塔集团,不愿再谈主政红塔时的峥嵘岁月,只愿终老哀牢山。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6)

(图:六和塔,据说武松晚年在此出家)

褚老独上哀牢山,武松终老六和寺。百战余身的英雄,一个选择了哀牢山巅,一个选择了钱塘江畔,各得其所。

武松的晚年是镇日长闲,酒肉度日,还是像鲁智深一样立地成佛,皈依三宝呢?如果是长年弄酒沉醉,恐怕是难终天年吧?所以当年的打虎英雄百战归来,必已看破红尘,应该是顿悟成佛了。正如今日的褚时健,忘却了恩仇,不谈过往,眉间的英雄豪气为厚朴沉重所代替,隐隐间已有佛陀的端庄宝相。

褚时健成功的经验 醉起挑灯看吴钩(7)

只是,英雄虽然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却到处都有英雄的传说。打虎英雄虽然隐身寺庙,必然会有后起的江湖才俊来六和寺朝拜英雄,正如褚老一样。所以我们对打虎英雄的晚年岁月可以放心了,英雄虽老心犹壮,无事看吴钩,杯酒谢良朋,苍海一声笑,不亦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