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小文时,虎扑“单向街女神”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这个汇聚全中国最多直男的社区,YY到极致,搞出个“年度大赏”,还发展到了第二届。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1)

贾静雯(第一届虎扑女神榜首)

男女审美不同,但对于美,总有共通性,上了榜单的,虽然不是个人眼中的百分百,但也是七七八八不离十。

有趣的是,作为20岁到80岁,直男们的统一标准:年轻漂亮身材好,似乎不是绝对定律,毕竟,出现在榜单里的,有不少老牌明星,40 的也不少见,不过,这样说也不科学,因为选择标准是女神们的巅峰状态,这有点像叶芝的诗,多少人记得你年轻时的容颜,老了,嗯,视而不见。

美女,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不止虎扑的直男狂欢,这样的票选榜随处可见,比如听起来很高端的美国电影网站TC Candler,每年都会公布“百大最漂亮面孔女星”,在没被打假为野鸡网站前,上榜的中国女明星,总被吹的一愣一愣的,当作华人之光。

结婚生子后,曾经的拼命三娘,大大降低工作量,近几年,事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但大S随便发个微博,仍能登新闻,甚至上热搜,这种不过气,在娱乐圈算是个异数。

这样说来,似乎和童年并不关联,但如果把时针拨回去,到21世纪初时,很多人正值童年,而大S,就是一个童年符号。

按照广泛的界定,14岁以前,都可以称为童年,我想叙述的,则是童年的后部分,它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懵懂又萌动的年代。

十几年前,网络远远没有这么发达,许多家庭的娱乐,仍然是守在一起看电视,时髦一点的,是看影碟机。当时的父母,似乎也没有各种素质拓展的花样,催促写完功课,就能看电视。

我的童年,除了学习、零食、做游戏,电视剧是最大的记忆。跟着小龙人找妈妈,学着白娘子披床单,至今说到包青天,我第一反应不是周杰的大鼻孔,而是老版黑面,开封有个包青天的出场旋律。

那是我看最多电视剧的年代,但如果要票选第一,会是什么?

几番PK后,我在《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园》间举棋不定,毕竟,从成年人思维来考虑,前一部的符号意义实在太大,但最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管它中不中二,直觉你选哪个?答案是《流星花园》。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2)

《还珠格格》比《流星花园》早上三年,对我个人来说,就是从小丫头片子到初长成的过渡,而不同年龄段的过渡期,是很特别的,它代表着一种打破固有状态,从旧到新,这时候,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东西,无论质量如何,都会有一种放大的体验。

《流星花园》,正是如此。它就跟人谈恋爱一样,所有契合的条件,敌不过合适的时间。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我看的第一部偶像剧,以我小时丰富的阅片经验来说,第一部是大陆出品,1996年《真空爱情记录》,这部不算红,1998年《将爱情进行到底》大红,也比《流星花园》早。

但在我们这一代来看,仍然把它视作第一部,我猜测,除了时机外,最大的原因,是耳目一新。

比如人设,在琼瑶奶奶的普及下,我们当然知道灰姑娘人设,但那有一个高门槛啊,你看清一水的琼女郎,从《梅花三弄》到《还珠格格》,谁不是大眼睛、樱桃嘴?一个个标致的不像样,人堆里pia一下拎出来。

但大S,远不是那么回事儿。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3)

扁平的一张小脸,细眉细眼,看似平淡无奇,相信当时看电视的小姑娘们,不少都会有“我都比她漂亮”的自信,虽然,等到长大后,懂得了大荧幕的残酷,电视里的普通人,放出来都是大美人。

二是男色时代的开启,《流星花园》还有一个名字叫《花样男子》,这也是日本漫画家神尾叶子原著的名字。

无论是后来的日版、韩版、大陆版,2001年横空出世的《流星花园》,F4个个颜值在线,完全不输后人,再想想当年,在传统都是倾向呈现美女的电视剧时代,突然冒出四个大帅哥,还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设定,怎么能不让小少女心们炸裂?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4)

再说感情线,它开启了中二逻辑:男一爱女一,女一爱男二,男二爱女二,女二最爱自己,男二再爱上女一,女一却爱上了男一,用papi酱的话来说,我只问你一句,虐不虐!

同样的,霸道总裁、冰块脸、(绿茶)公主、灰姑娘等人设,至今散见于各个抄的不走心的偶像剧里,奠定了鼻祖地位。

不过,最棒的,还是人设不单一,比如女一杉菜,她并不是超级玛丽苏,虽然善良倔强,但同样的,也没有功课好、才艺多等桥段,遇到欺负也不小白兔,捉弄她的人,也会大方报复。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5)

各种经典的桥段、台词,甚至BGM,也让这部剧熠熠生光。不能说这部戏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毕竟从普及率来说,《还珠格格》的年龄认可度更高,但对85后、90后来说,这一部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或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说过经典台词、画过那一张红纸条,在刚有闺房意识时,往墙上贴过F4的海报……

但同样的,也有耍酷打架的模仿。这部褒贬不一的剧,因为存在暴力、拜金等情节,担心对青少年有不良示范,还一度被禁。

对看到一半的我来说,是很郁闷的。我还记得当年考试的奖励礼物,家人说,你考到前三名,我就给你买《流星花园》的影碟,事实上,我真的刻苦学习,拿了第二的名次,那套碟,花了99元,我现在还记得。

对万事万物而言,都有不同维度,同样的《流星花园》,给予不同人的,是不同效应,而我接纳的,或许更多是积极暗示,正如读书考试换碟一样。

同样给我带来积极效应的,还有一个人。如果说,在那个时候,最红的是F4,每个女生都有喜欢的那一个,但很多年后,女生们发现自己一直喜欢的,可能变成了大S。

人,有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对大多数女生而言,或许都是相对平凡的,才貌都不算出众,有点像杉菜的设定。但不够好,不代表不能更好,这是许多人成长时候的声音,这同样,也很杉菜。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6)

电视剧里的杉菜,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对朋友也是耿直仗义。我印象很深的,是她问父亲,杉菜的意思,是杂草吗?是不是打不倒的那种。这种品质有多可贵,在遍地玻璃心的年代,你就知道了。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在成长的年代,如果给自己灌注了“杂草”精神,算是很有益的事情。

说回大S,凭借《流星花园》大红,一路青云直上,这么多年,虽然其他人发展也不错,但我觉得她是最不flop的那个,而她本人,似乎也很有杉菜特质,凡事不服输,有一股狠劲。

记得看《鲁豫有约》,她说起当时拍《流星花园》,说一边拍戏,一边录《娱乐百分百》,每天两头赶,等从剧组赶到节目组,有时候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已经听到小S在里面开场了。

根据爱好,后来大S改变工作重心,热衷拍戏,也是非常敬业。有导演评价她“别人拍戏是拼命,她是玩命,所有戏都是亲自上阵,手受伤了,打着绷带照常拍。”

讲真,她不算演技很好的,比如《泡沫之夏》等,远不如《流星花园》自然,但她肯把握机会,肯拼,无论《大内密探零零狗》《保持通话》《百万巨鳄》《大武生》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角色,而她的表现,用不上优秀,但能用诚意来评价,而对于诚意,许多观众愿意买单。

大小S,从小生活在聚光灯下,蔡康永曾用《 楚门的世界》做比,说她们是现实的楚门,似乎有一定道理,她有别于其他明星,除了演艺工作,整个生活,似乎也在人前。

或许,跟个人视角有关,正如她工作敬业一样,我在她身上看到的,同样也是很拼的一面。

比如美,爱美如命的她,能从“黑肉底”变成“日光灯”,能常年保持体重,手臂练出肌肉,能让一头秀发闪闪发亮,甚至还能总结出好几本美容书,每本都登上畅销甚至第一宝座。

屹立在童年里的回忆(屹立在童年里的)(7)

这些,似乎都给普通人一些正面启示,就是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成为更美的自己。

而人生要努力的,还有那么多。

在剩女的年龄,结婚。在高龄产妇的岁数,生子。明星不是普通人,常年节食的身体紊乱,年龄大等因素,都让生育成为难事,但她做到了,还有了两个孩子,第一胎胖到69公斤,第二胎走了一趟鬼门关。

但她,都做到了。

我无意说大S是神一样的存在,或者各种经历多么值得效仿,毕竟节食等,对普通人并无益处。我欣赏的,是她那种精神,她给人一种感觉:她想要做的事情,一定会成功,因为她就像杉菜一样,打不倒,很拼命。

每一个年代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偶像。偶像的背后,或许藏着一个想要成为的自己,你以他(她)为名义,鼓励着自己。

而对我来说,从童年至今,在我人生里屹立不倒的,就是那一颗杂草“杉菜”。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路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