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谧,其实是另一个香艳故事的结晶。石崇本身是香艳故事的主角,而贾谧是香艳故事的结果。

西晋老贾家的故事能写一部长篇小说了,有兴趣看看我过去写的那些西晋故事,无论是谁基本都与老贾家的人明着暗着有联系,有的忌惮贾家,有的依附贾家,有的与贾家政权夺利。但是最后谁也没站到最后,包括老贾家的众人,晋朝不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惜! 贾充死得早,若他还活着,西晋的结局也许会不同。

今天着重讲的一个人:贾谧,他的故事时间线和石崇的故事差不多,几乎同时开端(有记录),同时结束,只是贾谧结束的仓促,石崇结束的香艳。

(一)香艳出生

贾谧的出生故事,很香艳。

其生父:韩寿 生母:贾午

贾谧的日常生活(贾谧mi-来自一个香艳的故事)(1)

图文无关

贾午,贾南风的妹妹,母亲郭槐,父亲贾充。 贾南风长的短小黑粗,作为亲妹妹的贾午难道能逆基因?就算是比贾南风漂亮点,也不至于说是国色天香那种美,最多是一普通女人。俩女儿都是这货色,可想而知贾充和郭槐长啥样了?

韩寿,祖上也没做过啥惊天动地的事,历史上没他爸啥事,他妈更没记录,从他的外貌推算,他父母应该长的都不错。史书上是这么描写韩寿的容貌的:“美姿貌,善容止”。妥妥一个大帅哥,估计也是因为长的帅,在市井中小有名气,也赖祖上庇佑,被贾充看上,做了贾充的秘书。

话说这贾午长到10来岁,正是思春的年龄,本来要嫁给皇太子,结果被姐姐南风抢了去,对皇太子来说,好好一场恋爱,变成了鬼故事。眼看姐姐嫁人,享受鱼水之乐,自己到嘴的肉就这么跑了,自己还不能有所怨,心里甚是憋屈。

于是,这贾午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找一个更好的,至少得是一个大帅哥。”

不像现在,古代女子未嫁人之前,基本很少出门社交,接触男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嫁人就像开“盲盒”,就看父母给你找啥样的,例如晋惠帝,他爹司马炎给他找的这个“盲盒”打开竟然是贾南风,毁了他一辈子,也毁了他儿子的一辈子。

所以,贾午要想找到自己心仪的异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他爹幕僚中筛选,而韩寿就在其中。

话说这天,贾充又在府中宴请幕僚,韩寿作为秘书自然也要出席。 贾午一门心思想要给自己找一相公,每每父亲大宴宾客,她就藏在旁边箱子里偷窥。而这天,也许是天注定的缘分,她的那个角度刚好与韩寿正对。

“天下竟有如此男子”贾午娇羞地在心里默念。

贾谧的日常生活(贾谧mi-来自一个香艳的故事)(2)

韩寿一席白衣,风度翩翩,与人聊天畅饮,眼光有时扫过贾午藏身的箱子,刹那间的四目相对,哪怕韩寿并不知道,这箱子中有人,贾午也是害羞的避开他的目光,红晕爬满了白嫩的脸庞。

那天过后,贾午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坐在梳妆台前发呆,有时突然傻笑。丫鬟们看到如此,丫鬟小绿便上前问道:“小姐是否那里不舒服啊,需不需要帮你找医生看看,眼瞅着这一天天消瘦,怪让人心疼的。”

贾午道:“不是啦。。。。是。。。。”欲言又止,“反正不是生病了。”

小绿道:“小姐你没事就好,你这一天天莫名其妙地傻笑,吓死我们了”

贾午低下头捂嘴笑“没事啦”

“我帮你弄点吃的来”,小绿转身欲出门

“那个。。。” 贾午道

“小姐有何吩咐?”

“嗯。。。。我问你们一个人哈,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他姓甚名谁?”贾午将韩寿的体型外貌详细说来。

“我知道,他是我原来东家的公子,叫“韩寿”可是个大帅哥呢!” 丫鬟小青道。

“哦。。。。原来如此!”

话说有天夜里,这贾午辗转反侧睡不着,便对门外呼到“小青,你进来一下。”

于是将自己对韩寿的故事与心思说与小青。

“我可以帮小姐做这个红娘”小青道。

“太好了,我的好小青”

第二天,小青径直去了韩寿家,说要拜访前少爷,有要事相商,门僮通报之后,引到大厅,韩寿正坐在那里品茶,看到小青来了,起身迎出来:“小青姐姐不是在司徒府上服侍小姐吗,不知打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小青看了看四周,对韩寿使了个眼色“有要事与公子相商。”

韩寿明白,对下人道“你们下去吧!”

待众人退下后,小青附到韩寿的耳边道“我家二小姐,自那日宴会上得见公子,至于今日茶饭不思,怕是害了相思病了。”

韩寿道“那日宴会上我并未见到小姐,平日也与小姐素未谋面啊?小姐如何思念我。”

“那日宴会,小姐就在你对面的箱子里,偷偷地看着你”小青道

“原来如此!可是小姐高贵,我一届小吏怕是配不上小姐”韩寿道

“她姐长那样,她能长多好看?”韩寿心想

“公子莫要顾虑,我家二小姐,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且特别漂亮。”小青道

“真假?”韩寿嘀咕

“我在府上多年,蒙公子照顾,不敢欺瞒公子。”

韩寿心中大喜,感觉心中的小鹿都要飞到贾府,于是与丫鬟约定,“今晚与二小姐相会,以解小姐相思之苦。”

丫鬟拜谢告别。

是夜, 凉风习习,繁星满天。韩寿偷摸来到贾府院墙东北角,捏鼻子学了几声狐狸叫,墙内也回了一声狐狸叫。

韩寿窃喜,于是翻身跃墙而入,落地式身法轻盈。丫鬟压低声音道“公子身法竟如此迅捷”

韩寿拍拍胸脯道“当然,毕竟练过些功夫。不知小姐何在?”

“公子别急嘛,随我来。”

于是将汉寿引到贾午门外“公子自去,我在门口把风!”丫鬟捂嘴羞道

“多谢姐姐!”韩寿道

韩寿推门而入,贾午背对着他“公子来了?”

韩寿:“是的小姐,听闻小姐与我有要事相商,韩某特来领教。”

贾午转身娇媚道:“公子说笑了,我只是前几日见到公子,就觉得公子是我命中注定的姻缘,于是麻烦公子前来相聚”

韩寿终于见到了二小姐真容。心道“这二小姐比大小姐真的是漂亮多了,简直不是同一个物种嘛!” 不对比就没有伤害:) 窃喜。

韩寿嘴上道:“小姐心意韩寿明白,今日初见小姐,韩某也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莫非我们前世有过姻缘?”于是走上前去握住贾午的纤纤玉手。

后面不可名状。

贾午当夜算是久旱逢甘露,韩寿也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西域奇珍。

他们这段地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韩寿只要在京城,每夜都与贾午相会。

贾府上下竟然没有人发现异常,只有贾充一天夜里睡不着出来溜达,走到贾午房间附近,

听见贾午笑得很开心,于是在门外问道“我儿今夜为何如此开心啊?”趴在旁边的丫鬟惊醒大声道“老爷!”

在床上的韩寿、贾午吓了一跳,贾午赶忙“嘘。。。。。”

“没有什么,爹爹,只是看书看到精彩处,不自觉笑了出来。” 贾午说

“早点休息,不要看太晚了”贾充不以为意,又往其他院子继续溜达过去。

直到有一天,贾充与幕僚在府中商议国事,那天正好用了皇帝赐给他西域奇香,这种香,香味奇特,味道持久,就到离谱,只要熏过,一个月内香气不衰。

“贾大人,您身上这香味好奇特,好熟悉啊” 一幕僚道

“当然,这可是西域上供的奇香,是皇上赐给我的,就赐给了我和陈骞,你是在陈骞那闻到的吧?”贾充道

“不是,大人,我在韩公子府上也闻到过这种香味” 幕僚道

“哪个韩公子?”贾充问

“就您的那个秘书,韩寿啊”

贾充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以手抚须道:“原来如此,估计是陈骞送给他的。。。。”

当夜,贾充突然叫来家丁,说:“最近家中进贼了,你们晚上都警醒着点”

次日,贾充把家丁都叫来,问有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家丁都说,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在东北角围墙听到几声狐狸叫,发现狐狸出入的痕迹。

贾充暗自”好家伙,偷情偷出水平来了,不留痕迹啊”

“没什么事了,你们退下吧”

家丁退下后,贾充往贾午院子里走去

“把服侍二小姐的下人们都招过来,我有话要问”贾充对一个婢女说

“你们小姐最近可与人私会!说实话,不然你们都得死” 贾充压低声音,表情狰狞。

婢女们跪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出声

“我再问一遍,否则我一个一个杀掉你们,’你们小姐最近。。。。。。。‘”

“是。。。是有一位韩公子。”丫鬟瑟瑟发抖

贾充默默踱步许久,突然弯下身去道:“今天这事,到此为止,有谁敢把这事传扬出去,别怪我不客气。”

“奴婢不敢!”丫鬟们跪趴在地上

“好了,你们下去吧!”

贾充回到大厅,对左右说“去把韩秘书交过来,我有事情交代!”

一会,韩寿来到了大厅拜到“大人找我有何吩咐”

贾充屏退左右道“你和午儿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听到这里,韩寿立刻跪趴地上,汗珠爬满了他的额头:“大人赎罪,小人与二小姐是真心相爱,若大人能将小姐许配与我,我定不负她!”

“嘘,你喊什么,喊什么”贾充匆忙低声道

“小人害怕,小人害怕”韩寿道

“你与小女私会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怕!色胆包天你!”贾充道

韩寿颤巍巍趴着一动也不敢动

贾充整整衣服,蹲下去低声道:“要不这样吧,你按照风俗走正常流程,过几日到我府上来提亲,这事我就允了;在此之前,家丑不可外扬,听见没有?!”

“谢大人,小人一定不辜负大人,明天就办!”

于是,这段地下情正式转正,韩寿明媒正娶将贾午娶回家,这才有了后来的贾谧。

(二)贾充无后,韩谧 改 贾谧

贾谧的日常生活(贾谧mi-来自一个香艳的故事)(3)

话说这贾充,也是这辈子做孽太多,娶了郭槐这样一个二房。郭槐年轻时候,读书不少略有本事,给贾充出了不少好主意,帮了不少忙。但是她强势,多疑,又嫉妒心强,见不得贾充跟其他女人走太近;任何女人只要贾充表现出亲近的姿态,她就得把人家弄死。

其实,贾充和郭槐是生过两个儿子的,只是都死了,而且都是郭槐间接弄死的。

第一个儿子,贾黎民,三岁那年与奶妈在客厅玩耍,见贾充来了,黎民甚是欢喜,奶妈抱起黎民道:“老爷,今日小少爷玩的可开心了”

贾充抚摸着黎民,与奶妈离得很近道:“你辛苦了,黎民是吃你的奶长大的,你为他付出了很多,我应该好好谢谢你”

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郭槐看到,遂记恨心中“这老东西竟然与奶妈有一腿”

没多久找个理由,暗地里将奶妈杀了。

黎民自小跟奶妈一起,奶妈突然没了,思念过度,不久生病而亡。

第二个儿子也是如此,总之,贾充无后。更多关于她的故事,在贾充的故事中会讲到。

贾充死后,郭槐心想“我贾家如此家业,怎能无后啊”于是想起了他的小外孙--韩谧

于是想把韩谧过继给死去的黎民,让韩谧继承贾充的家业和爵位。

贾充的幕僚均表示反对,对郭槐建议到“自古以来,若宗室无后,必然是以旁支亲属继之,从来没有让外姓人来继承的说法,这有违常理啊!”

郭槐是谁,能听你们这些人的? 于是不从,改韩谧为贾谧,为贾充继承人。

大臣上书皇帝,但是朝政此时以被贾南风把持,自然不会听这些大臣的。

(三)少小有才学,广交天下文人,侍权逆太子

贾谧这小子算得上是争气的官二代,在学问上颇有造诣,继承了贾充的爵位,又加上大姨妈是贾南风,权倾一时,自然围绕他的妖魔鬼怪也少不了,像石崇,欧阳建之流为了他的权利,给自己找一棵大树,诸葛诠,王粹之流为的是攀附权贵,蹭吃蹭喝!他身边这些文人,为了巴结全势也是斯文丧尽! 有人居然写文章拍马屁说他堪比汉朝贾谊,简直不要脸!

后来贾家斗倒了杨骏,灭了司马亮和卫瓘,把持朝政,全国上下莫不依附贾氏。而太子深忌贾南风。

太子是贾南风老公当时皇帝惠帝的长子,但是不是贾南风所生,而太子打小就聪慧过人,在朝臣中间名声不错;这让贾南风很难受,毕竟不是亲生的,就算是将来当了皇太后,那也不是亲生的,说不定哪天找个理由,自己这皇太后也坐不稳,于是想找理由废掉太子。

广城君郭槐去世以后,贾谧继承了贾充的所有权利,而自己姨妈又是皇后,这贾谧自然更是放飞自我。虽说在正事上他做得还不错,但是他侍才放荡,骄奢淫逸,甚至不把太子放在眼里,太子虽然恨他,但也拿他没办法。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与贾南风的积怨越来越深。

先是,太子为了与贾家结好,提出想娶贾午与韩寿的女儿为妃,贾午与贾南风都不同意,作罢。后来听说大臣王衍大女儿长的不错,想让贾南风帮忙撮合,没想到,贾南风竟然把王家大女儿说给了贾谧,而将长相一般的小女儿王惠风说给了他。太子性子硬,怎能受如此委屈,于是私下对贾谧抱怨颇多。左右劝太子说“贾谧深受皇后宠爱,所以才敢把太子您都不放到眼里。目前贾氏在朝中权利太大,我们不是敌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学越王勾践,先忍辱负重,广交贤士能人辅佐您,一旦登基,天下大事可定。”但是太子不听,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这一日,贾谧像往常一样去宫中拜访贾南风,正遇太子与人在亭中下棋,太子看见他

“贾侍中,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贾谧并不拜太子,慢悠悠走上亭来“太子雅兴啊,我只是去给姨母请安,这是惯例! 哦原来成都王也在,在下拜见成都王!”

“免礼”成都王司马颖撇了他一眼,道

“可有兴趣与我对弈?”太子道

“好啊,来就来!” 贾谧道

于是,太子与贾谧下棋,下着下着,突然俩人争执起来,贾谧道“作为太子怎能出尔反尔”

“怎么跟太子说话呢,太子是储君,你是个什么东西!”司马颖厉声道

“微臣无礼,请太子赎罪!” 贾谧赶紧跪拜,但是心里却是一千头“羊驼”狂奔!

“我不跟这些臣子一般见识,爷爷您也别生气” 太子道

“还不赶紧滚蛋!”太子对贾谧说道

“谢太子,您大人不计小人过!”于是贾谧狼狈地跑了出去。

到了贾南风宫里,贾谧便将此事告诉了贾南风,他哭诉着说:“太子一直对我们贾家不满,一直在笼络人心,收养刺客,您说这是为何?肯定是为了以后灭了我们贾家。”

“莫要胡说”贾南风道

“姨母,谧儿不是胡说,您看现在你作为皇后,人在还在呢,他就敢这样对我,如果哪天你归天之后,咱们贾氏一门恐被他太子灭门啊!” 贾谧接着说“而且,侄儿听说太子曾说过这样的话:“等皇后百年之后,定要灭了贾家!””

“岂有此理,太子要造反不成!”贾南风暴怒,心里更是欲杀太子而后快。

从那之后,贾南风开启了围攻太子模式,天天与幕僚商议如何除掉太子,而太子也得到消息,但是势单力薄始终没有采取行动。

贾后先是让贾谧掌握宫廷守卫大权,便于安插眼线到太子身边。后又以北方边境不稳,将司马颖赶出朝廷,镇守邺城!太子身边的人被清理得差不多,该轮到太子了。

这天,贾谧又到贾后宫内,此时贾后正与太医程据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听到贾谧来了,拉上帘子道“谧儿何事啊?”

贾谧道“大事不好,若不尽快行动,我们恐怕性命不保了。”

贾后道“莫慌,慢慢说来”

贾谧道“今日,谧儿家中忽然妖风四起,将谧儿的朝服都吹跑了,前几天下雨,雷劈塌了房子,房柱子都被劈到了地里好几丈。还有,早上起床,突然一条毒蛇从被子里窜了出来,吓死我了,这些都是不祥之兆,恐我贾氏将有灾祸,现在看来,灾祸只能来自太子,如果再不行动,咱们一家,恐遭屠戮!”

贾后也被这番话镇住了,思虑很久道“好吧,看来只能如此了!”

这天,忽然,太子宫中房间里长出一棵桑树,然后没过几个时辰又忽然凋亡不见了,侍者都说这是不祥之兆。

果然,当天贾后诈称皇帝生气,要太子入宫面见。众人皆劝太子不可,但是太子一意孤行,不听人言。

到了宫中却不见皇上,只听见帘后贾后的声音:“你先到别室等候,皇上正在生气,暂不想见你!”

太子正在别室等待,忽然婢女端上一桶酒和甜枣,说是皇帝命令“喝完桶种酒,吃完盘种枣方能觐见!” 太子接旨,但是这么一大桶酒实在是喝不下啊。喝了一升已经昏昏欲睡了,于是禀道“等下还要见皇上,现在喝得大醉,实在不体面,请见过皇上之后,将这些酒带回家里自饮。” 婢女传话“不许,听说你在家里一次能喝三升酒,怎么到皇上赐酒你就不能喝了,你这是不孝,是欺君!”

太子跪拜“儿臣不敢,实在是喝不下了。”

婢女又传话“必须喝完,否则不见”

于是太子又喝了一升,此时已不省人事。

这时有一婢女进来“皇上有诏,太子抄写此文书后,便可见朕”

太子迷迷糊糊,拿起笔开始抄写,他此时已无力去鉴别纸上写的是什么内容。

而他抄写的正是大逆不道的文章。贾南风掌握了废除他的绝对证据。

第二天上朝,皇后让大臣董猛在朝上拿出太子所书手稿,遍示群臣,莫不惊骇。莫非太子真是这大逆不道之徒,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董猛上书道“太子大逆不道,竟然想杀皇帝皇后,请皇上赐太子死罪。”

张华、裴頠等大臣皆反对,张话说:“古之经验告诉我们,有妖气,必有人作妖,如此草率就治太子死罪,恐天下大乱!”

裴頠道:“最好将太子手迹与这手稿比对,还有董大人如何得到太子的手稿的,你的笔迹也应该拿出来比对,不要冤枉了太子!”

一天下来,群臣意见不一,争执不下,眼看没有结果,贾后对皇帝说到:“念太子初犯,不若从轻处罚,免去太子位,发配金庸城!”皇帝说“如皇后所说,下诏!”

于是太子被废,囚于金庸城。

太子被废,震惊天下,司马氏众王不干了,大臣心中也愤愤不平。 司马雅等人是太子心腹,太子被废,他们心急如焚,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想起,赵王司马伦和孙秀也许可以帮忙救回太子,废除皇后。

于是他们去找孙秀

司马雅道“现在太子被废,社稷危急,朝中大臣都知道,祸事将近,那些在外的藩王绝不会坐视贾后这般!而赵王与公向来与贾后亲近,受她指示,现在太子被废,外面都在传言是你家赵王在助纣为虐!若大军来勤王,你们必命不保! 不如趁现在废掉贾后,迎回太子,然后所有功劳归于赵王,赵王到时候便可以名正言顺做辅政大臣!” 孙秀道“雅兄说得对,我定会禀报赵王。”

孙秀毕竟阴谋家啊,他是禀报了司马伦,但是却把关键的“救太子”,变成了借贾氏之手“杀太子”然后借此除掉贾氏,司马伦从之。于是在朝廷内外散播谣言说朝中有人要迎回太子,废除皇后。此事传到了贾谧和贾后耳朵里。贾后速诏贾谧入宫商议对策。

那夜,注定无眠,贾后与贾午、贾谧还有太医程据等,在宫内密议

“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太子,看他们还怎么迎回太子!”程据道

“。。。。。。”众人不做声

“那该怎么做,才能不露痕迹地除掉太子”贾后道

“我用巴豆和杏仁混合在一起就毒药,单独看哪个都没有毒,可以让太子吃这个”程据道

“好办法,就这么办,你做药,我让孙虑去下旨让太子自尽”贾后道

(四)善恶终有报,仓促赴黄泉

贾谧的日常生活(贾谧mi-来自一个香艳的故事)(4)

后来太子被太监杀于金庸城厕所中。天下大乱,赵王伦趁机发兵中宫,逮捕了贾后,又派人去贾府抓了贾谧全家,押赴皇宫。

司马伦矫诏“皇后祸乱皇室,杀害太子,十恶不赦,今废除皇后称号,发配金庸城。 贾谧及韩氏一族助纣为虐,祸乱朝纲,满门抄斩!”

贾谧及家人,被押出殿外,走到西钟下,望着皇后的宫室泣不成声道:“皇后姨母,救救我啊!”此时贾后已再无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