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法与修辞专项复习

初中修辞复习(中考语法与修辞专项复习)(1)

复习目标

1.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掌握常见的、重要的语法知识的简单运用。2.能准确判断修辞类型并且分析表达效果;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或指定的例句进行仿写。

考情透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法知识,但并没有说语法知识可以不学。从近几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法知识在许多省市试卷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考查素材主要源于语文书后的附录中安排的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的材料。因此要重视随文学习,掌握一些必备的语法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要求学生掌握深邃、晦涩的语法知识,但要掌握常见的、重要的语法知识的简单运用。 能准确判断修辞类型并且分析表达效果;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或指定的例句进行仿写。有时独立设题考查,有时整合在阅读中考查。修辞考查素材主要源于课后练习及书后附录“修辞简表”。考点导练

1.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中国法制报》广告词:“好人得好报。”

C.十六岁,一个梦想缤纷的年龄,却有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

D.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2.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 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的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的检查。

D.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4.扩展语句。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某种情景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春风 鲜花 笑脸

5. 判断修辞有误的一项是( )

A. 蝴蝶向空中飞去,像一片小小的花,愈飞愈远。(比喻)

B. 蝉虫脱掉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拟人)

C.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

知识点梳理

1、语法的知识点为:

(1)短语的类型。常见的短语结构有五种类型,即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形补)短语、主谓短语。此外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固定短语。

(2)单句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3)单句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

(4)复句的类型。主要类型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5)了解二重复句。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试题多考查对句法的掌握。综合来看其题型有:判断词性,判断短语的类型,提取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判断复句关系,为不同类型的复句加上恰当的关联词,综合判断对语法的分析是否正确。

2、《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对比、顶真等。对于这些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及作用,其次要能恰如其分地进行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考点:

  (1)修辞格的判断与辨析;

  (2)修辞格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3)在扩句、仿句中常见修辞格的恰当运用;

  (4)运用对偶的修辞格对对子或修改对联;

  (5)根据规定的话题和所要求的修辞和造句;

(6)能理解修辞运用的作用,特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风格,一般放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使表达更透彻。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引起联想效果,使说明对象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和上口,有音乐美感。

反复:为了强调意识,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设问:引导人们思考,引起注意,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引起注意,引发思考,加强语气,激发感情,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借代:引发联想,使描述对象更加生动,增强内涵。

反语:加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情感。

实战演练

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 我的老师”“ 完全相信”“ 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一位顾客”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身体躲藏”。

D.“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2.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影风靡全国”。

B.“风雪载途、花枝招展、温声细语、举世无双”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杀无辜。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

4.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张这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8.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的神态或动作的话。(80字之内)(6分)

A组:怜悯 拮据 小心谨慎 瑟瑟发抖 忐忑不安 衣衫褴褛

B组:因为……所以及 既……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中国法制报》广告词:“好人得好报。”

C.十六岁,一个梦想缤纷的年龄,却有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

D.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10.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11.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

参考答案:

考点导练:1、B 2、C 3、C 4、略 5、D

实战演练:1、C 2、D 3、D 4、B 5、示例:①有了爸爸的牵挂,人生成长的旅途便迈出了坚定的步伐。②有了孩子的牵挂,平淡悠长的日子便充满了幸福的笑意。③有了朋友的牵挂,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收获了遥远的希冀。④有了家庭的牵挂,漂泊在外的日子便孕育出乡愁的美丽。(2分,语意连贯1分,句式相同1分) 6、B

7、(1)示例一: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 示例二: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作者名1分,作品中提及的地点1分,两者分别评分。)

(2)示例一: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示例二: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作者名1分,事情中含有作品名称1分,两者分别评分。)

8、略 9、C 10、例: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为我送来温暖。11、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