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初中时候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陶渊明写的鼎鼎有名的《桃花源记》吗?那里面写的是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世界,被人称为世外桃源,是理想中的生活场所。可是这原本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有了一个新的解释,说那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恐怖的鬼故事,而且还说的振振有词。
首先让我们先回想一下原文的内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说的是晋朝的一个捕鱼人在工作的时候迷路了,然后看到了一片面积非常大的桃花林,捕鱼人很奇怪,于是就进去一探究竟。
可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两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大量的土地荒芜,且不说会不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好地方,应该有许多人在这里聚居才对,怎么可能一个人都看不到呢?
疑点一: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如果观看表面的话,“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个场景看上去就像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样唯美。但如果考虑到桃花源记是玄幻故事,就不自觉地会想到,桃树在传说中是有辟邪功能的植物,很多降妖伏魔的道长都会用到一把桃木剑,所以能经常作为阴阳两界的屏障;桃花四月初飘落,即清明节前后,落英缤纷满天纷飞的纸钱。进入桃花源之后是一片桃花林,后面是村子,田地,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叫做郭璞的文人,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葬经》记载:门前桃桑,为大凶。在这里,就曾说过,门口桃桑为大凶。所以,这个地方,真的是不太平静的。
也就是说桃树在以前乃是聚集阴气的,墓葬之前多种植桃树,而活人居住的地方是绝对不会栽种桃树的。
桃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涝,如受涝3~5日,轻则落叶,重则死亡。桃树是怕水的,但是这里的桃树生长地离水bu'yuan,这就不合理了。
(注:3月5日——3月14日是桃花花蕾含苞欲放
盛花期:3月15日——3月底桃花灿烂热烈盛开
惜花期:3月底——4月初是桃花缤纷遍地粉红)
接着后文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就是说渔人看见有一个小口,便顺着进去了,一开始口很小,然后走了几十步之后就变得宽敞了,之后就进入了桃花源。
这个地方可能乍一看没什么毛病,可是如果有人对于魏晋时期的文化风俗很有研究的人应该会知道,这种口小肚皮大的结构,就是留有一段通道前窄后宽,魏晋以后的贵族官僚墓葬,布局简单,面积缩小,北朝和隋唐大墓的墓道较长,接近墓室部分掏成隧道,并在顶部开通几个天井,以象征宅第的层层院落。所以渔人进入的是墓地,而非什么人间天堂,他所看到的是阴间生活,只有在死后才有那么的美好。当时的墓葬,为了防止盗墓,墓道大都修建成前窄后宽的样式。而古人是比较迷信的,为了吉利,入村的道路绝不会修建成如此的模样。不然自己不就住得和死人一样了嘛。
然后后面对于桃花源的描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第一句写的是桃花源里面的场景,房屋排列整齐,还有美池、桑竹之类的景色,语文老师会说,这写出了桃花源内部一片安然祥和的景象,但我要说的是,古代的村子排列往往很是凌乱,尤其这种在大山中的村子,都是依据地势而建的,做到错落有致是很难的,不过倒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坟地的排列往往是十分规整的,而这旁边呢,又是良田,又是桑竹地,依山傍水又有竹林环绕,岂不更像是墓地的环境了吗?况且桑竹和桃花一样,都是驱邪镇鬼用的古语云,门前桃桑为大凶,试想一下,在山中一块平旷的土地上,一座座坟茔整齐地排放着,旁边是池塘,小溪四周桑珠黄河,是不是很像?
后面原文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更让人有些奇怪呢?作者先是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过得都是怡然自乐的生活。
疑点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句话一直让人感到疑惑,如果桃花源里面生活在秦朝战乱时期的人,那他们的衣着甚至是语言可能都与当时的晋朝不一样。可这里生活的男女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样,这就很诡异了。而有人猜想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他们是鬼,所以渔人看到的只是他认为应该看到的,所以衣服才能保持一致。第二种可能是他们死了,但他们有一部分的后人,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先,给他们烧来纸衣,所以衣服一致。
阡,一意是“田间小路”,但还有一种含义“通往坟墓的道路”。乃至指代“墓地”的说法只见于唐以后。难道陶渊明也是穿越众?
陌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指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例如: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这句话出自关汉卿《窦娥冤》,纸钱也被称之为陌钱。
“千"是空间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从人从十(出自说文解字),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时间概念,指把从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划分为一百刻(请参阅"百刻制")。因此,"千百"一词合成了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词是指在广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
①也作"仟佰"。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②田野:田界;田间小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补充: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纵者(南北方向)称为"阡",横者(东西方向)称为"陌"。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的人,衣着和外面的一样,那为什么他们见到渔人会大惊呢?会不会是感觉出来渔人跟他们压根儿不是同一种生命体呢!也许有人会说的,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熟悉了,来了陌生人当然会吃惊好奇,姑且这么解释之后,渔人被邀请去了家中摆酒杀鸡招待,这里好像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但其实玄机正在下一句,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祖上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这才率领所有的妻儿老小和邻人来到这里不再外出,与外面的人隔绝了,也就是说,他们都只在桃花源里生活,不和外界往来,那最早一批到桃花源的总共有多少人呢?文中出现了一个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一九福,指的是900亩地,四井为一,大概也就是3600亩地,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也不过区区2.4平方千米,而以人口数量不会太多,那试问500年来他们是如何繁衍下来的呢?一个族群如果要延续,必须保持一个很大的数量,并且不断与外界通婚,否则就会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近亲结婚什么结果想必大家都清楚,要想持续繁殖,就必须保持一个大的数量,且不说,他们躲避战乱能不能带来牲畜就算带来了能保证繁衍500年吗?所以上文中与人吃到的酒和鸡或许并不是桃花源的人做的,而是后人给他们上供的祭品,只要外面的后人还繁衍着,祭品就不会间断,不过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疑点,既然他们率领妻儿老小,还有邻人一起来到桃花源,那说明他们在外面早就没有亲人了,那是谁几百年来再给他们上供呢?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一句中有好几个诡异的地方,首先是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大家都抢着让余人去做客,说明他们对外界的事很感兴趣,这就奇怪了,既然对外面的世界这么感兴趣,为什么几百年来桃花源就没有一个人出去看看呢?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桃花园口内一片镇魂驱邪的桃花林,这恐怕才是阻挡桃花源中的人出去的屏障吧,在就渔人停数日辞去,如果桃花源真是一个美好的人间仙境,在外界饱受生活苦难的渔人为什么要着急离开呢?是不是!他在各家不断做客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地方不对劲呢,可能有人会说,他也许是到外面去叫他的家人一起搬到桃花源,我们姑且相信这种解释接着往下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看起来是桃花源中的人在劝说渔人,不要告诉外人,但实则是大为蹊跷,如果桃花源中人真怕暴露他们,干嘛要留这个人,这么多天,把桃花源中的情况一一透露之后,再想起来告诫他不要说,而且渔人知道了这么多,桃花源中人应该强行留住他才是,怎么会放他走呢!最奇怪的就是这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用词非常委婉,也没有强烈的语气,听着就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敬畏之心的。所以,与其说这是劝告,不如说是一种欲擒故纵,或许桃花源的人正希望渔人把消息传出去了,原因何在?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我们接着往下看,渔人从桃花源中出来后,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了,这就很诧异了,他来的时候迷了路,为什么回去的时候就认错路了呢?而且还能到处做标记,而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出来后并没回家,而是直接去见了太守,那也就说明渔人辞别桃花源,并非想要家人一同前往,而是察觉到了桃花源诸多蹊跷诡异之处,看出了桃花源中人的真实身份,因此赶紧逃离了。行文到这里,诡异之处再次出现,太守带着人一同前往,前面武陵人已经处处做了标记,不会出错,可为何偏偏迷路找不到桃花源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桃花源真的是一处仙境,地理位置一直在变,话题回到前面,既然这里是仙境,那里面的人是何人?神仙!。。。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找到,为什么呢。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一篇讲的是刘子骥前往桃花源探访未果,但不久就病逝了。这里就是桃花源记的关键所在,如果想表达他没有找到,那就只说未果即可,为什么要说他不久病重了呢?而且他死了以后,连太守都惊动了,桃花源突然就没有了问津者,这岂不是很奇怪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刘子骥发现了前往桃花源的秘密,那就是必须要死,而其他人发现,找到桃花源代价是死就不敢再问津了,这么一想,就能和之前的情节连上的最早到桃花源的一批人,可能早就死于乱世之中了,而由于有桃花林震住,他们出不去,无法获得外界的资源,于是他们就想办法诱骗一些外人进去,再通过他们把桃花源存在的消息传递出去,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找桃花源,而这些人将会在不久后就会来到桃花源生活,而他们的后人就会为他们上供烧纸,烧衣服,只要桃花源,缺人了,里面的人就会故技重施,渔人就是被诱骗的人之一,他只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桃花源的人需要他把消息传递出去,吸引更多像刘子骥这样的新人前来,而之前所谓的祭品以及后来的衣服也都是这批亡故的新人的后人提供的。
在陶渊明看来他追求的社会,是“男耕女织不相失”的桃花源生活,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是陶渊明自己在《桃花源记》里的所有理想化社会状态。
以上只是根据网友网络内容分析,整合意见另类解读而已,其中的观点都是脑洞大开想象的,大家只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用当真。桃花源记的真实用意,还是抒发作者陶渊明对于现实的厌恶,以及幻想一个美好世界的心境,他在写了桃花源记后又做了一首桃花源,诗词与文章内容相互呼应,更是表达了。他对一个世外桃源的向往,文人本来就是用诗文来寄托情感的,以陶渊明超脱俗世、寂静田园的性格,是不大可能创作一篇恐怖故事来明智的。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今天的一些人喜欢玩后现代解构,总觉得能读出一本来当一个人遇到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又无法改变,要嘛选择妥协,要嘛选择逃避做梦,陶渊明是后者,但是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践行自己的理想。改变不了当时,却不断影响着后来的人。桃花源是不是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实际上,至少到今天没有一个社会形态是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它努力契合并且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桃花源诗陶渊明 〔魏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班白 一作:斑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及注释译文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注释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词,无义。逝:离去,即逃至山中。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湮(yān):埋没。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从:相随。所憩:休息的处所。菽(shū):豆类。稷(jì):谷类。艺:种植。靡(mǐ):没有。暧(ài):遮蔽。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衣裳(cháng):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童孺(rú):儿童。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诣(yì):玩耍。节和:节令和顺。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成岁:成为一年。余乐:不尽之乐。于何:为什么,干什么。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神界:神奇的界域。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旋:很快。幽蔽:深暗。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蹑(niè):踩。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