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b站参加了一位大up的活动,他寄给我一本书——《教师的语言力》我答应他写一篇读后感,书早早就翻完了,读后感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一直在犹豫,到底从什么角度进行分享,对读者来说才最有用呢今天,我终于酝酿好了我的打算,从我第一届带班开始说起01、在我正式接第一届班之前,学校贴心地给我们开了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会老教师们也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发言稿和PPT从我当时记得笔记来看,她们发言大致呈现了这些内容:教师的基本素养、本校教师的特点、新教师的要求;制定班级常规、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成绩;因材施教、带班理念、警惕误区;培养好班委,不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要事必躬亲太过唠叨,不要忽视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班主任带班经验交流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班主任带班经验交流稿(第一次带班当班主任应该做哪些准备)

班主任带班经验交流稿

之前在b站参加了一位大up的活动,他寄给我一本书——《教师的语言力》。我答应他写一篇读后感,书早早就翻完了,读后感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一直在犹豫,到底从什么角度进行分享,对读者来说才最有用呢。今天,我终于酝酿好了。我的打算,从我第一届带班开始说起。01、在我正式接第一届班之前,学校贴心地给我们开了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会。老教师们也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发言稿和PPT。从我当时记得笔记来看,她们发言大致呈现了这些内容:教师的基本素养、本校教师的特点、新教师的要求;制定班级常规、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成绩;因材施教、带班理念、警惕误区;培养好班委,不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要事必躬亲太过唠叨,不要忽视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以及

班主任常规工作、学生的常规管理和凝聚力建设、与代课老师通力合作;爱、细、严,严而有度,教而有方;爱心、耐心、细心、进取心,教育的及时性,与家长谈话的技巧和要求;如何保证纪律,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她们的发言内容都非常真诚、切实,都是自己实际做法的总结。学校这么做也的确是良苦用心,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费尽心力。然而,当我回顾我前两年的带班过程时,我忽然发现,这些内容对我来说,作用并不大。这并非我不懂得向老教师学习,而是因为,我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其实是——我还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对学生们有什么要求。我很容易理解学生的状态,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在管班的时候,就是想起来说一说,想不起来就算了。不知道要求,自然就稀里糊涂,自然就坚持不下来。学,也只能学个表面,就像领导说的,没有“艺术”;又或者像老教师说得太过“佛系”“对学生要求低”“没见过好学生”……我也是一头雾水:“那好学生到底啥样啊?”对此,老教师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总之就是,样样都好。我也尝试用自己的初中时代对比了一下。反而觉得,学生们做出这样的行为,我好像也可以理解诶……因此,结果可想而知。02、这个问题,我之前还没有意识。直到我看到《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突然一下就明确了。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分班时,通常会综合人际关系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各种要素,尽量进行平均分配(注:当然,我们这里一般只根据成绩分)。尽管如此,一年结束后,在不同班主任的影响下,班级最终会形成不同的氛围。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些班级出现了差异呢?那是因为不同教师所设想出的学生的理想形象不尽相同。因此,即便遇到完全相同的情况,不同教师所使用的教导语言也会大不相同。教师之所以会“忽视一些细节”,是因为他们脑海中没有产生对于这一项内容学生的“理想形象”。“希望学生在一个学年后具备什么能力?”“希望他们能做什么事情?达到何种程度?”教师需要在脑海中描绘出对学生的具体期望。如果无法描绘出这些形象的话,就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即便做了评价,也只不过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做出的随意点评,并不能将其长期应用于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举个例子。比如说,如果教师对学生有这样的理想形象:早上到校后和同学们打招呼。那么他们就会留意哪些学生打了招呼,然后就可以表扬:“今天A同学主动和同学们打招呼了!”又或者:交作业的时候,要把作业本对齐。那么教师就会注意作业的提交方法。还可以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交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并在提问后给予指导。这些“理想形象”需要提前设想。因为如果你临场发挥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考虑的。如果教师在平日里经常浏览关于学生理想形象的清单,当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时,恰当地教导语言就能够脱口而出了。做到这一步之后,接下来就是,抱有理想,降低期待了。03、请原谅我在这里大量引用了原书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对我太有启发了!我记得这个内容青葭老师在她的知乎live中讲过,就是要先在脑海中想象,在收作业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但很可惜我当时手忙脚乱,完全来不及想。说到这里,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老教师们能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及时表扬”?这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理想形象”在。就好比你备课备出了“标准答案”,学生在说到这个词的时候,你立马就会表现出惊喜,进而表扬他。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我们也知道“及时评价”好,也想做到“及时表扬”,只是有心无力罢了。所以,“及时评价”的核心,是“明确学生的理想形象”。如果你能牢记这一阶段学生的“理想形象”,何愁表扬和批评太过随心所欲呢?同样的情况还有选班干部。老教师们说,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但是,我没有对“好班干部”的“理想形象”,自然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该怎么“用”。人和人不一样,我们允许人的性格有差异,但是行为的最优解,通常是不会变的。在按照原则选好班干部之后,就可以按照行为的最优解,去培养他做事的能力。这里又能勾连一下我在做的研究生课题。“理想形象”其实就是一个大概念:不同教师所设想出的学生的理想形象不相同,因此,即便遇到完全相同的情况,他们所使用的教导语言也会大不相同。好的教师拥有一个合适的“学生的理想形象”。……04、我在跟邱悦分享我的看法时,她提出了一点质疑。她认为,教师不应该对学生有“理想形象”的设想。因为这样有些学生就会为了迎合老师而做出符合“理想形象”的举动。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而且,部分老师可能正是因为有“理想形象”的存在,才会对学生有一些不恰当的苛责。所以在她看来,我们要明确的是底线和原则,而不是“理想形象”。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我简单说下我的看法。首先,我觉得“理想形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你对你的“理想形象”很熟悉,那么当学生做出同样行为的时候,你就能做到“及时表扬”。其次,对学生的苛责,只是因为“理想形象”不够恰当而已,并不是其本身的问题。只有明确了有“理想形象”的存在,我们才能把潜意识里的东西表象化、文字化,然后再拿出来讨论,看看我们对于学生的设想有哪些共识,哪里地方有偏差,哪里出了问题,哪里需要修正……最后,我想,这里可能也有翻译的问题。作者提到的“理想形象”,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学校场景中的理想行为”,也就等同于学生的行为规范。05、但是,我们本来就有中小学行为规范啊,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也有制定我自己的班级目标、常规要求……说到底,这不是一样的内容吗?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相比,“理想形象”更关注学校场景下的具体行为,同时还包括收作业要把本放齐之类的常规要求;和班级目标相比,班级目标更像是对学生品质的描述,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们热情活泼”等等,而“理想形象”则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想象;跟常规要求相比,青年教师又很明显没有经验,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熟悉的一套常规要求……而且,这之间还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差别。“理想形象”是我们主动构建出来的,而规范制度则是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凡是被动的东西,必然不会获得真正的思考和评估,也就必然落空——直到我们开始主动构建。哪怕有一些参考,也是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两个角度。角度一:别人告诉我们,要抓学生的卫生,然后我就仿照老教师的做法抓学生卫生;角度二:我希望学生保持教室的卫生,这样能让大家更好地进入和保持学习状态,然后我去思考学生需要做什么,才能完成这个目标。模仿是必要的。但是比起云里雾里的模仿,不如在工作的前期先思考自己的要求,而后再根据经验调整自己的期待。06、《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就像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课标。不过,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全,因为它只包含行为,不包括心理、动机等,所以还需要再结合“理想形象”重新整合。准则很重要,目标很重要,下一步就是我们如何让学生认同并落实?让学生认同这个规章制度,就要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说看,如果不从讨好老师、获得表扬的角度出发,你认为这些规章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吗?让学生落实,则是需要正向反馈,教师表扬以及同学监督。而及时的正向反馈,就又回到了我们刚才的话题。教师对“理想形象”越熟悉,就越能做到“及时表扬”。就好像教师对“标准答案”越熟悉,就越能做到“及时表扬”一样。我们的前辈们经过科学的考量,制定出了中小学行为规范和行为守则,但是,在工作的前两年,我对它却没有理解和认同。所以,如果我再一次带班,我一定要重新梳理,一年后,三年后,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什么样子?这个预想,不是空洞的套话,而是包含具体场景的具体行为。07、请允许我对第一次带班的青年教师提出我非常浅薄的建议。同时也是对我自己的反思和期待。第一次带班应该做哪些准备?第一步:询问。一定要提前了解学校对班级的考核标准,都有哪些方面?分别是什么要求?如何评比,如何获得流动红旗等等。最好再能了解一下《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对学生的要求,有时间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列成表格。当然,如果学校有手册的话,就更好了。第二步:设想。你对自己将来要带的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应该做到什么,有比较清晰的“理想形象”:每位同学最基础的要求是什么?小组长应该做到什么?班干部要求做到什么?……第三步:讨论。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拿出来与同学们讨论: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到这些要求?共同商讨出一套做法来。让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形象”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班集体形成共识。我不希望这些东西是在我工作了十年二十年的时候,通过“经验”获得的,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一套明确的、规范的量化标准,帮助我更好地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如果用逆向设计的表述方式,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第一步:设立行为目标。第二步:设定评估方式。第三步:设计规范流程。08、光有以上内容,对于初次带班的班主任基本够了,但是对于成长阶段的班主任还不够。第四步:研究。并不是所有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合理的。因此我们还要了解:如果想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目标和规范?对于最后一条,我咨询了一位心理老师,她从她的青少年认知专业角度提出了以下内容:初一初二,应该是“有目标的散养”。注重规则,凝聚力以及正向反馈。这一阶段,最好不要强调成绩,学生更需要的是体验、实践,从中找到乐趣,拓宽兴趣,并不断探求更合理的方法(学习方法、运动方法、做事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还不够,但他们的整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如果训练得当的话,绝对没问题。除了管理技巧,学生还能获得一些情怀类的东西。而到了初三,就可以专注解决升学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习惯和方法,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上讲,也能够完成更难的学业任务。这些内容只是她的建议,具体的还我们还可以再探究。09、我现在想做一个事情,就是实施我上述列出的三步。尤其是商讨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理想形象”,能不能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什么?《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中列出了一些场景。当然,在中国的国情下,我们还可以依照行为规范再商榷。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有必要拿出来讨论。形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对此有什么想法,请务必联系我。虽然说是读后感,其实只是截取了这本书中很简短的一个小章节,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浅薄看法。这本书中还有一些精华,大家可以自行发掘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