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区横跨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据统计有1亿人使用吴语。但由于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吴语人群老龄化,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已被国际语言文化组织(ILCO)列为了严重濒危语言... 如今在吴语区北缘的海门、靖江、丹阳、溧阳一线,吴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而吴语区北侧的江淮官话区域,同样存在被普通话同化的情况。
苏州的吴侬软语、近代融合的吴语代表——上海话,在00后、10后的孩子们几乎面临断代的情况。用老派的上海话来说,“勿作兴”。
吴语区范围,涵盖苏南、浙北、上海、皖南
在老派的上海话中,“作兴”与“勿作兴”是常用语,如今,已经越来越难听到了。
老派上海话中(包括一些周边的吴地方言),“作兴”表示“可能”的意思,“勿作兴”则表示“不可以”。追寻这句方言的来历,就要讲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在明朝时期,苏南乡村中有一个姓祝名兴的文人。此人虽不做官,但学问深,见多识广,能博古通今,无所不知。他的聪明才智,方圆百里民众皆知。有一年夏天,本地农家的大片稻苗突然叶焦枯死,大家心里很着急,可想不出办法。看着无数田里的死苗,有人想起问问祝兴阿有办法?祝兴走到田野观察,发现稻苗是被飞来的虫子咬死的。于是,祝兴就叫百姓们在农田四周架起熏烟堆。果然很灵,虫子被烟熏后逃的逃、死的死,大部分稻苗被救了。大家都感觉祝兴有法子,无不佩服。
祝兴家境清寒,但一直是堂堂正正做人,处世光明磊落。然而,他也免不了受一些小人的妒忌、诬陷。有一天,邻居家的一只老母鸡不见了,就硬说是祝兴偷的,大家都说祝兴是不会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祝兴听了也没有跟邻居家对质吵闹,他寻思着事有蹊跷,就去茅坑转了一圈,对乡亲说那只老母鸡还在。大家都想弄个清楚,照着祝兴的方式去茅坑兜一圈,果正发现有只鸡在下面。原来这只老母鸡因吃坑蛆而失足淹死在粪坑里,那个邻居只得向祝兴道歉。还有一次,一个做鱼生意的人丢失了一只褡包,他在街上碰到祝兴,见祝兴肩背的一只褡包与他一模一样,就嚷嚷着说祝兴偷了他的褡包。在众人之下,祝兴感到有口难辩,争吵有失斯文。为此,祝兴先叫那个做鱼生意的人去同行中借一只褡包,再向街坊借来一只猫,然后把二只褡包一起放在猫的前面,见那只猫在鱼人的褡包前哄来哄去,不想离开,就是不到祝兴的褡包前。这下子街坊游客全明白了,祝兴的那只褡包是他自己的,包袋上没有鱼腥味。
由于祝兴为人真实,又有不少奇妙的点子,所以人们一碰到难事就会想起请教祝兴,这样就传有“祝兴做到的”口碑。若有人怀疑祝兴做不适当的事,人家就会指责讲“祝兴不是这种人”或“勿可以说祝兴的”。长此以往,经年累月,民间口头语广为流传。本地的老百姓把“祝兴”取代了“可能”的表达,把“不祝兴”替代了“勿可以”的表达,而“祝”字也渐渐变读为“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