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

吴玉如(1898-1982)字家琭,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吴玉如自幼酷嗜书法,5岁时学写字,到十二三岁时,写小楷、行书已具有相当功力。后经几十年博览勤习专研,能熔合诸家风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长,而又以二王(羲之、献之)为依归。形成了他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的独特书风。隶、楷、行、草、篆无不精能。其小楷,放大后可作为大字帖临摹,可见功力精湛。他的行书、草书,在四体书法中造诣最高,集历代名家之长。在穿好扇骨的凹凸不平的扇面上悬腕写大草而无一败笔。吴玉如书法作品他在用纸、用笔、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见解。早年作字,不用玉版宣,喜用生宣、料半,中年以后只用绵连;他喜用淡墨,恶用墨汁;还善使细管长锋羊毫笔。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2)

吴玉如在古文、诗词、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多次在国内和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会,受到国内外的推重赞赏。并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魏书千字文》、《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行书千字文》等传世。而他最受人崇敬的不仅限于在文学、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那刚直不阿,一辈子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他对后学,一生都是循循善诱,门人弟子以至私淑者,遍及南北,远至新疆力境尼克勒县,云南昆明、大理,广东、广西等地。

1982年8月8日19:55,吴玉如先生在天津逝世,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老人归道山,希望留人间》的文章,叶圣陶、启功、马士良等社会知名人士致信吴小如,悼念玉老逝世。今年由吴玉如艺术馆主编的《吴玉如全集》在玉老逝世四十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亦是对玉老的最好纪念。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3)

《人民日报》发表《老人归道山,希望留人间》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4)

吴玉如先生作书照片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5)

吴玉如题赠孙家麟大夫:不必强求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6)

人生不开颜,又何必耶?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7)

客 至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8)

致陈慎吾(1898-1972)

慎五兄如面。日前过都门,欣即话言,屡承留饭,感何可喻。只以十一在即,临时户口不得久留,遂还。冬初秋末当图再来。四十余年旧雨得把袂,此日亦不多矣。数字述谢,不尽所怀。即颂起居叶吉。弟家琭顿首。庚戌白露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9)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0)

张亚光为吴玉如先生写像,霍春阳补竹并题

韩嘉祥先生题玉老像诗池

意态由来画不成,亚光出笔貌神生。

当年延寿倘相见,想必惊呼问姓名。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1)

吴玉如先生作品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2)

吴玉如先生作品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3)

吴玉如先生作品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4)

吴玉如先生作品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5)

吴玉如先生作品

沉痛悼念吴老先生(纪念吴玉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16)

吴玉如先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