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的端午节(遥远的端午节)(1)

端午节就要到了,朋友送来一盒五芳斋的粽子。看着那包装精美的食盒,不由得想起我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的情景。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吃粽子,扣龙,插艾草、菖蒲。

奶奶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就准备好食材,有蜜枣、红豆、咸肉,当然重要的糯米肯定不能漏掉。奶奶包的粽子呈好看的三角形,每个角都坚挺有力,像个艺术品。

我总会坐在奶奶旁边,看她先把三片烫软的芦苇叶围成漏斗状,往里面填上糯米,再塞入蜜枣或红豆,用调羹压实,就开始收口儿。奶奶说为了不让糯米漏出来,芦苇叶到末稍的时候,要把它盘在某一个角上,再用一片叶子压住,围着三角包一圈,走个“8”形。在另一面扎粽子针,把芦苇叶梢穿在针孔里,对面抽针一带拉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大火烧开,等听到“咕嘟咕嘟”的响声,厨房里冒气热腾腾的气,闻到粽叶夹着糯米的香甜味儿,我就开始不自觉地咽口水。总想先捞出来一只,解解馋。可奶奶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急,还得再烧十来分钟,才能吃到又甜又糯的粽子。

终于等到粽子出锅,我便迫不及待地先提溜一只尝尝。不小心沾到一滴热水,烫得我呲牙咧嘴。奶奶笑骂我“小馋猫”,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一只粽子从右手换到了左手,终于剥开了。只见一粒粒红豆,像一颗颗红玛瑙镶嵌在奶白色的米团上,泛着光泽,特别好看。轻轻地咬一口,香甜软糯便在我嘴里开了花,久久不散。我吃了一只,想再吃一只蜜枣馅儿的。奶奶说:“粽子饱人,等吃到蜜枣了,留给你。”我冲她吐吐舌头,做个鬼脸,悄悄又顺走一只。

如果说粽子满足了味蕾,那么“扣龙”便是妥妥地满足了美。扣龙,其实就是在手腕、脚踝处系上七彩的丝线,用来祈福消灾。到六月初六时剪下,抛到屋顶,据说喜鹊会叼走丝线,等到七月初七,衔去银河搭彩虹桥,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用。

每到这一天,吃完午饭后,奶奶便给我扣龙。她先拿着丝线围着我的手腕比一下,再放一倍的长度,然后给我系上,打成死结落剪。末了,她嘱咐我:“不要下水,防止褪色。”我应了一声,忙不迭地往外跑,跟小伙伴们比谁的龙最漂亮。通常,都是我的最好看。因为奶奶跑了好多家摊位,挑选了颜色最鲜艳的龙买回来的。那时候的我,真是顶幸福的。

长大后,我外出工作。每到端午节,买几只粽子应应景,买一束艾草、菖蒲插门头,扣龙是没有了。但是,往日的温馨岁月一直留在心底,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