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硕 童海华 北京报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理念(商乘并举做强自主品牌)

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理念

本报记者 张硕 童海华 北京报道

日前,北汽集团公布了三季度生产经营数据,亮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绩单。2022年三季度,北汽集团跑赢大盘,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旗下多品牌连月产销双增。

其中,极狐汽车三季度月均销量较上半年提升42%;北汽股份9月实现产销双过万;北京越野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9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北汽福田稳居商用车行业第一;北京奔驰月度销量同比大涨;北京现代销量连续四个月环比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包括北汽福田、北汽国际等在内,北汽集团1-9月共实现出口8.2万辆,同比增长30%,探索出一条北汽特色的出海之路。

北汽集团方面近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骨干力量、首都经济重要支撑,北汽集团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据悉,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北汽集团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探索出“聚焦主业发展、开放合作发展、减量增效发展、改革创新发展、党建引领发展”的“五个发展”支撑路径,多年来稳居《财富》世界500强行列,在京华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新能源为主、多能源互补的自主发展路线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

面对复杂严峻的行业竞争形势,唯有不断发展壮大主业,才能站稳脚跟、从容不迫、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北汽集团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三大主业内容,坚持乘商两栖、中高端齐进、新能源为主、多能源互补的自主发展路线。

作为北汽集团商用车板块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北汽福田进一步聚焦,深耕商用车主业,推动国民经济“生产资料”做优做强。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企业的深刻变革——

发力研发,投入连续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实现产品平台迭代,品牌价值突破1900亿元。2020年,疫情肆虐中逆势而上,全年销量实现68.1万辆,创历史新高;2021年,企业成立25周年之际,跃升为中国第一个突破千万辆级的商用车企,年销量位居行业第一;2022年,在商用车市场整体下行的形势下,上半年实现销量25万辆,市占率达14.7%,同比增长0.5%,跑赢市场大盘,继续保持商用车行业第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北汽集团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双碳”战略的践行者、北京市“高精尖”发展的推动者。2009年,北汽集团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北汽新能源,正式拉开了绿色发展的大幕。北汽集团坚持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动三条路线齐头并进,构建起围绕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产品及出行配套延伸服务的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把握机遇、突围跃升,推动品牌向上,勇闯高难度赛道,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狐汽车,陆续推出阿尔法T、阿尔法S、阿尔法S 全新HI版等车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极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销量增速在20万-35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保持领先。

三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核心,北汽新能源拥有高度自研的三电技术,包括高性能电机、动力电池、碳化硅电机控制在内的“秘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极狐汽车阿尔法S为例:NEDC动力总成效率高达87.5%,在量产车中表现斐然;电池包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94wh/kg,最大续航里程达到708公里,行业领先;电控系统不仅开发出纯电动全地形模式,还实现了26%的能量回收率,同样行业领先。

以做强自主标注主业做强,北汽始终坚持自主发展自立自强。

开放合作 合资出口“双循环”推进

独行快,众行远。汽车工业作为大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多环节的协同与开放合作才能聚势而强。

在位于北京怀柔的福田戴姆勒数字化超级卡车工厂,按照欧洲卡车制造标准,运用戴姆勒领先的卡车研发生产技术,一辆辆高品质欧曼卡车在这里诞生。

随着2020年底奔驰重卡国产计划的落地,福田、戴姆勒股东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升华,同步奔驰全球最新一代重卡平台,打造“中国制造、专属中国”的高端卡车产品,首都高端制造再谱新篇。

引进来,走出去。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北汽集团积极推动自主品牌的反向输出,从战略高度全力支持海外业务拓展,已经建立起商用车、乘用车两大业务板块的国际化经营体系,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开发模式。

今年5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微博上为北汽福田菲律宾公司点赞。

菲律宾市场是北汽海外业务的一个缩影。以商用车出口为例,今年上半年,北汽福田实现出口4.63万辆,同比增长55%,市场占有率达17.2%,同比增长1.8%,位居商用车行业海外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其中3月份获取海外订单超过10000辆。中重卡、皮卡、新能源等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还在德国展会推出纯电动卡车产品,新能源业务正式布局欧洲市场。

立足北京,更有全球视野。目前,BAIC品牌在全世界建设了193家销售网络,足迹遍布28个国家,实现了规模出海的“全链路”发展。2022年上半年,北汽国际获取乘用车有效订单1.8万辆,终端销量同比增长82%。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口碑的持续提升,展现了“从北京,到世界,向未来”的坚实承诺。

实力积淀 科技创新筑发展底气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北汽集团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道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上奋力攻坚、勇攀高峰,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实力。

北汽坚持三电技术自主掌控。北汽新能源拥有高度自研的三电技术,高性能电机、动力电池、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打造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以极狐阿尔法S为例: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708公里,电池包最高能量密度194wh/kg,行业领先;电机,NEDC动力总成效率高达87.5%,在量产车中表现斐然;电控,不但开发出纯电动全地形模式,还实现了26%的量产车能量回收率,同样也是行业领先。在2022年环青海湖(国际)电动车挑战赛中,阿尔法S在一众主流纯电动车型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最佳操控性能奖、最佳续航能力奖等7项大奖。

同时,北汽拥有正向开发、构建整车平台的体系化能力。北汽新能源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架构与E/E架构,搭建出首款具备全冗余架构的BE21平台,首次实现技术出海,成为行业唯一一个向汽车发达国家进行专利使用授权的技术输出者。

北汽还是国内最早开始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及产业化的车企。北汽福田通过国内首次氢燃料客车碰撞试验,与清华大学、北京亿华通共同攻关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北汽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与麦格纳、宁德时代、博世等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建设。面对“新能源汽车 智能驾驶”这个未来汽车产业最大风口,北汽与华为强强联合,共同解决了来自智能电动车软硬件结合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双方携手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在激光雷达布置、5G天线集成等众多方面实现技术首创及领先。

北汽方面表示,在时代变革之际,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绿色低碳 中国汽车亮出高质量发展底色

“以践行者的责任与坚持,参与并见证中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北汽不止于技术产品,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

北汽投入数十亿元专项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已完成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建设,数量在业内排名第一。在京企业建设完成分布式光伏能力建设61兆瓦,每年发电约3800万千瓦时,建设地源热泵9.2兆瓦,可再生能源应用逐步提高。

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投入515辆福田氢燃料客车和330辆北京EU7作为交通接驳车,以过硬实力保障了冰雪冬奥的畅行无阻,更以总计减碳765.89吨的成绩获得冬奥会首个车企碳中和证书。截至2020年,北汽新能源汽车总计行驶里程183亿公里,综合节能减排194万吨,相当于植树1137万棵。

绿色使命,步履不停。今年6月,北汽集团发布了“BLUE 卫蓝计划”,宣布深入推进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打造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绿色低碳产品,通过产品降碳、技术降碳、制造降碳、低碳生态四大行动,全力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产品全面脱碳、运营碳中和。

北汽集团在聚焦主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绩可见一斑。未来,北汽集团将接续拼搏、笃行不怠,落地落实“五个发展”支撑路径,为“汽车强国”建设做出更多贡献,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