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常山高质量发展(浙江常山改革侧记)(1)

资料图:常山社会治理中心办事大厅。 徐林 摄

资料图:常山社会治理中心办事大厅。 徐林 摄

中新网衢州3月2日电(张斌 董易鑫)近日,游客冯思立(化名)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徐村村游玩时,通过扫描“云执法”二维码,向当地基层治理平台反映了一农家乐存在的餐饮油烟污染问题。随后,当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仅用半天就联动各部门完成了核实、整改等工作,还主动扩大巡查面查漏补缺。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为何能“有求必应”“一呼百应”?据了解,其源于当地为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而在浙江省先行探索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从“各扫门前雪”到“融化基层冰”,常山做了什么?

如何推动常山高质量发展(浙江常山改革侧记)(2)

中共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作交流发言。 胡元勇 摄

用什么管?搭建行政执法集成应用平台

2021年,常山主动承接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率先把行政执法融入社会治理中心建设。

改革试点后,截至目前,当地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754件,信访投诉群众满意度99.36%,行政执法平均办案时长缩短约10天。

何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简单说,就是通过搭建“一站式、一体化”的行政执法集成应用平台,将各方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案件集中办理、执法全程监督、服务一站到底”。有了平台,相当于有了“指挥所”。基层向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则是各部门的“集合信号”。

近日,常山县社会治理中心接到民众上报线索:该县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存在生产线未批先建并投入生产的行为。为此,该中心指挥大厅立即组织生态环境、资规、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赶赴现场开展联合执法。

经现场联合勘查,工作人员发现情况属实。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企业开展进一步调查。最终,涉事公司及主管负责人被处以行政处罚。

目前,通过事项重赋,常山从全县14个部门中整合出县域1605个执法事项,由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破解了职责边界不清晰、县乡权责不对等、协同联动不顺畅、多头执法不便民等问题。

通过力量重组,常山将14个部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打通”,形成“综合执法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的“1 5”的行政执法格局,同时推行“1 X”模式,将该县14个镇街分为七个片区,组建7支镇街执法队,力量下沉,赋予其18个领域共413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行使权,协同高效。

据了解,下一步,该县将在细化清单精准管、注重长效联合管、两法衔接重点管等方面,让执法监管体系更立体、更完备。

如何推动常山高质量发展(浙江常山改革侧记)(3)

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大会。 胡元勇 摄

怎么管?数字化构建执法监管全闭环体系

社会治理中心集中各部门力量后,常山县执法监管权责范围逐渐扩大——接下来该怎么管?常山提出:借数字之力。

据了解,常山实行县域执法监管“一盘棋”,以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为载体,建立健全2097项职责边界清单和“1 12”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县乡上下贯通、部门左右联通、管罚前后打通、两法衔接畅通的全闭环体系,走出监管执法“模糊地带”。

常山县球川镇还通过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村诚信智治模式。

以该镇黄泥畈村为试点,当地建立“五单流转”线上任务系统,通过镇级交单、村两委发单、党员干部民众接单、难点任务攻坚抢单、落实反馈回单,推动工作线上部署、任务跟踪、问题反馈,实现全流程闭环,把民众参与农村治理发展的行为量化成诚信积分。

“听说积分排名靠前能享受免费体检,我就抢单做任务,后来看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去抢单,不知不觉就累积了一千多分。”黄泥畈村村民刘涛说。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迭代升级,构建‘全量归集、全域感知、全链管控’的智治中枢,推动‘小集成’向‘大综合’转变。”中共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说,该平台将进一步实现力量再整、数据再通、指挥再统。

比如,整合司法、群团、社会等多方力量全面融入,全力破解“法治保障不完善、社会参与不充分”的痛点;承接贯通“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基层治理四平台,全力破解“线索移交不顺畅、信息研判不及时”的难点;依托执法协调、掌上指挥、“一件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全力破解“调度响应不灵敏、联动处置不紧密”的堵点,实现县乡村格四级贯通。

管成什么样?以执法温度换来善治指数

多部门联动下,当地行政执法不再是“各扫门前雪”,执法也随之“升温”,“融化”基层“冰冻”的各类问题。

此前,在常山县天马街道一起早餐点占道经营事件中,执法人员按规定取缔该早餐点,同时也了解到,经营早餐点的夫妻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卧病在床,孩子正在读中学,早餐点是家里惟一的收入来源。

执法人员将这一情况向社会治理中心报告后,志愿者团队主动出面,上门帮扶这对夫妻再就业,并指导他们申报低保边缘户。

寓服务于执法,当地还将在“执法 服务”下促进“善治”。

比如,在深化“综合查一次”的基础上,当地积极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等柔性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制度,加强普法与执法互动等,促进违法现象大幅下降、尊法守法成为行动自觉。

3月1日,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大会在杭州举行,常山县负责人作为代表之一作交流发言。

“我们要坚持把这项改革作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总抓手,构建‘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群众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诉讼分别下降30%,促进投诉办结率和反馈率100%、满意率95%以上,真正以执法温度换来善治指数。”潘晓辉说。

浙江已经提出,将锚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法治中国示范区和更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构建高效协同的事中事后监管执法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着力打造“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构建完善职责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快打造法治浙江建设亮丽“金名片”,为全国行政执法改革提供浙江方案、贡献浙江智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