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1)

苏州,是一个被人们比作天堂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美丽的园林、那里许多古老的村镇,那里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小桥流水乌篷船、粉墙黛瓦老建筑,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2)

渝帆与很多人一样,也喜欢江南、喜欢古镇,每年都要找机会到江南游上一回,今年在五一前夕,我们来到了世界著名蓝球明星姚明的祖籍地——苏州震泽古镇,它虽然比不上乌镇、西塘、同里、南浔等古镇的名气,却依然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丝绸古镇,在江南、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3)

与其它江南名镇一样,震泽也是沿河而建的古镇,古老的狄塘河横惯小镇东西,两岸风光无比秀美。清彻的河水、古老的禹迹桥,坐落在狄塘市河两岸明清风格的建筑,与蓝天白云相映,将古老的小镇妆点得格外美丽,如同画卷一般。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4)

古镇上最著名的建筑有二处,一处是当地最高的慈云古塔,一处是街头入口处的师俭堂,慈云塔始建于三国,渝帆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与大家分享过了,今天就与大家来分享一下师俭堂。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5)

师俭堂是震泽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震泽古镇入口大约50米的地方,它前后共有六进,临狄塘河的一面建有码头,古镇主街中师俭堂中间穿过,两边皆有商铺,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房间共100多间。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6)

据里面工作人员讲解说,师俭堂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间,堂主名为徐汝福。“师俭”二字源自《史记》:“后世贤,师吾俭。”体现了堂主对后辈的寄望。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7)

这位集官、儒、商于一身的主人,把师俭堂的功能划分得十分清楚。北边的四进厅堂是居家的庭院园林,幽静典雅;南边的两进是个米行,热闹而繁忙。米行挨着运河,有码头便于运货。最早时,师俭堂是三面临水的,可以前门上轿,后门下船,可谓十分方便。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8)

师俭堂布局讲究,雕梁画栋,各种雕刻精美非常,门楼有砖刻,飞檐有木雕,裙板上还有漆雕,神话传说、戏剧故事融入了雕刻之中,形态生动。院内还有两道花瓶造型镂空的院墙,寓意“平平安安”(如上图)。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9)

据说,徐家是震泽古镇上的首富,除了本文所介绍的师俭堂之外,狄塘河的对岸还有几处房产也是他们家的产业,有“徐半镇”的称号,世代经营米业、丝行,兼营房地产,民间谚语“辑雅堂的房子,周坊元的儿子,徐寅阶的银子”充分说明了徐氏之富裕。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10)

徐氏富裕的同时,也仗义轻财,是古镇上扶贫帮困的典范,尤其此堂建设者徐汝福之父徐荣森更是一生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在当地仿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驻扎上海,素闻徐汝福抚恤之才,便任命他为江苏抚恤总局局长。其父徐荣森告诫他:“汝既与斯役,尽一份心,造一分福,毋惜费,毋惮劳。”临终前嘱咐徐汝福照应流离失所的家乡故旧,而他死后只要草草埋葬,不许浪费一分钱。徐汝福含泪答应父亲所求,与同乡施少钦等筹集资金,成立兴仁之会,以济助父老乡亲。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11)

太平军失利后,徐汝福回到震泽,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成立粥厂,每日以300人为限,对特别贫者施米;二是设立丝捐公所,于丝捐内计包抽厘,以善后之用;三是创立公典,由富商集资筹办,给乡民低息质贷,帮他们度过危机。战后震泽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在徐汝福的苦心经营下逐渐恢复,而他提出的丝捐计包抽厘则惠及后人,震泽四所学校的成立、广善堂的抚恤救济、三贤祠的修建等等所需费用均出于此。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12)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官、儒、商于一身的师俭堂创建者年少有为,十五岁就走南闯北、名扬江南,在他的主持下,师俭堂历时12年才修好,而他却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便于39岁时便英年早逝,令人不胜唏嘘。

姚明老家的故宫(姚明老家的古镇上)(13)

师俭堂不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布局规整,建筑精美,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