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在重庆,一名15岁男孩在学校偶遇一女同学生理期不慎弄脏衣服,被不少同学嘲笑,他便在校裤上画上红蜘蛛,号召同学停止经期嘲笑,尊重他人隐私面对媒体采访,这位可爱的男孩说:“蜘蛛是很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护和安慰这位受到伤害的女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于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青少年的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

对于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

有报道说:在重庆,一名15岁男孩在学校偶遇一女同学生理期不慎弄脏衣服,被不少同学嘲笑,他便在校裤上画上红蜘蛛,号召同学停止经期嘲笑,尊重他人隐私。面对媒体采访,这位可爱的男孩说:“蜘蛛是很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护和安慰这位受到伤害的女生”。

真棒!小马飞刀注意到,有诸多网友为他点赞。

那么今天就和各位聊聊青少年性教育的问题。首先告诉大家一个数字:现在中国高中生平均首次性行为年龄是15.9岁;我国15-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每年报告艾滋病例都在3000例左右。至于其它的社会问题,各位平时读书看报,都知道一些,就不多讲了。

现阶段,我们的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评论指出:性教育不论在是公共场域还是私人场域的关注度,总是呈现脉冲式,在一些悲剧事件发生后被迅速拉高,随着相关舆情的回落又跌回原先的位置。更显矛盾的是,家长拿着放大镜对正规出版的性教育教材“严格审查”、甘当“鉴黄师”,而对日常生活和虚拟空间中的色情等不良内容却熟视无睹或有心而无力阻挡。我们一边言必称其“重要”,却又不吝于展现因其敏感与复杂而产生的“不信任”,至少目前,“性教育”在现实中正遭遇此种尴尬。举个例子,2017年,杭州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发微博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后被营销号断章取义、夸大传播,引发网络声讨。虽然后来媒体找出完整的图文辟谣、也有学者表示支持,但校方还是无奈收回了这份教育读本。再举个例子,前不久有报道说,在福州,一名高中女生在校园做性教育,但是一开始并不顺利,申请的相关社团没得到校领导允许;办了场性教育主题班会,进行到一半,班主任直接叫停。

其实,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问题,政府层面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早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就明确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孩子明白“内衣覆盖的地方,不容侵犯”。去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性教育”也因首次被纳入其中而备受关注。这部法律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味回避问题只会导致孩子在思想和行动上的不成熟。小马飞刀以为,在发达的现代科技和开放的社会文化中,孩子们总会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有关性的知识。正确的教育如果缺席或者流于形式,那么旁门左道一定会把我们的孩子带坏。在这个问题上,那块千疮百孔的遮羞布该扔掉了。

小马飞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