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有关于“逆鳞”的传说,据说逆鳞就是龙喉下直径一尺长的鳞片,这也是龙身上唯一一片倒着长的鳞。龙身上其他部位都可以抚摸和捶打,单单这片“逆鳞”,无论谁触摸到,都会惹龙暴怒而将其杀掉。

人也是如此,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权势、风度多么傲人,也有不能被人言及的角落。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性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1)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没有当上皇帝前吃不饱穿不暖,年少时还曾给地主放过牛。做了皇帝后,一位老家的人来投奔他,开口只呼朱元璋的小名,还将他窘迫时期的糗事说出来给在场的官员大臣们听。

那人说道:“你还记得我们当初一起给地主放牛的时候吗?有天你饿得不行,去地里偷了一大把豆子来,放到脏兮兮的泥罐里煮。罐子煮破了,你把手伸进土里找豆子,还被泥卡住喉咙咳了半天,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黑着脸听完,大怒,对士兵喊道:“这人是个疯子,拖出去斩了!”

那人原以为老友见面叙叙旧会让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但却忘了今时今日,朱元璋已是威严的一国之君,不再是当年那个穷苦的放牛郎。让皇帝颜面扫地,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性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一个会说话、有善意的人,会三缄其口,面对他人不愿吐露的隐衷和伤痛,不会含沙射影,更不会大曝其短。

有人总当面揭露他人的短处,令人难堪,以此来展示自己与人的熟络和所谓的“真性情”,但却忽略了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尊重与体谅。

请记住,言论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们一样也有忌讳心理,有自己与人交往所不能提及的“禁区”。我们常说的矮人面前不说短、“东施”面前不言丑一样,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也是人际交往的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