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刘禹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1)

4月13日,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首映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功举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上海市科委科普处副处长汪炜、徐汇区科协主席杨蓉、市科技团工委副书记官国振及建襄小学校长陈静出席首映式,首映式由上海有机所副所长李昂主持。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2)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3)

影片以视频制作者王小本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进行视频制作为契机,误打误撞变成了学霸师姐沈晚听的助手的故事。两人通过相关“手性”项目的科研攻关过程,渐渐明白了科研的意义和合作的重要性。

影片通过青春故事的形式,将化学中令普罗大众感到高冷的“手性”这一概念进行科学普及,同时在影片中也反映了当代化学人的生活工作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大碗叔叔”由丁奎岭院士、爱提问题的“图书馆管理员”由戴立信院士倾情出演。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4)

影片中,王小本在遇到学霸师姐沈晚听之前,对化学研究的认识仅限于美剧《绝命毒师》里的场景。而对沈晚听而言,有机化学是父亲因病去世后自己想要研究药物治病救人的执念、是发表I区论文、是出国留学深造。“做有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造物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两人在合作的过程中慢慢发生了改变,逐渐体会到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沈晚听的研究领域是手性物质的合成。手性物质遍布于自然界,存在于人的体内和身边,例如作为生命活动重要的基础生物分子:蛋白质、氨基酸、多糖、DNA和酶等,几乎都有手性,这些分子在我们的体内通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事实证明,如果不搞清楚物质的手性,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上世纪劣迹斑斑的“反应停”事件,就是忽略了药物分子的手性所导致的。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5)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6)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7)

好看的微电影选题必备要素(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在沪首映)(8)

本片不仅对“手性”这一概念进行科普、描绘了化学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状态,也展现出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对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评价机制的变化等等。

丁奎岭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其它学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已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向公众普及一些看上去比较“高深”但实际在化学中又十分普遍、有魅力的现象或者概念,消除公众对化学“高冷”的认知,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化学创造、消除公众对化学的误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科委科普处汪炜副处长在观影后表示,该片的叙事手法、故事结构、人设节奏都比较符合当下的时代特点,既有时尚偶像剧的元素,又能把所要传播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较好地嵌入。科普一直有一个缺失模型,仅仅就观众缺少的科学知识进行普及,而这只是一种“单向”传播。本片很好地对“手性”的知识进行了主动的科普,引导公众参与到科学理解的“双向”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她同时也感谢上海有机所多年来在科普创新上的大力尝试、大胆突围,并希望上海有机所不断出新,在科研和科普上再创佳绩。

本片由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的资助,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观视频联合制作,预计本周末将在上海科普网(shkepu)和Blibli平台上线供公众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