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两个字的历史不长,从一八零三年嘉庆赐名开始到如今也就不过二百一十七年。不过,课本上的越南史却不短,从传说中的“鸿庞氏王朝”开始这里就是华夏文明的分支旁流,其君禄续就是神农后裔,以“赤鬼”之名立国,其子崇缆又改建“文郎国”,这部分“历史”主要是以华夏传说为核心衍生的。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1)

传统新年

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是从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开始,秦始皇灭掉古蜀国之后君王蜀泮便率残余部落南遁,一路狂奔到了“文郎国”,蜀泮虽然是吃了败仗逃亡至此,但却在这里大放神威把文郎国给灭了,取了个拗口国名谓之“瓯雒国”,蜀人开始对这里进行文明教化,也就是说从“文郎国”“瓯雒国”开始,这里就是华夏遗族的天下,其原住民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有记载的都是神农后裔和古蜀后裔用汉字所记录下来的。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2)

春联书法

不过始皇帝最终还是把这块土地收归囊中,秦隋汉唐这里基本都被称为“交趾郡”,大约九世纪到十世纪间又称“安南”,期间还产生了一种叫“喃字”的汉字衍生品。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一个叫丁部领的人才带领这片地区真正脱离了华夏的管辖,但很快又以藩国的形式依附于华夏存在,直到一八八五年满清被迫放弃这个藩国,自此,这片一直受汉文化教化使用汉字的地区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其语言文字也开始受到殖民影响,最终在四五年彻底废除汉字改为推行拉丁字母化。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3)

字母书法

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交趾安南的历史,只是为了说明:无论是文郎国还是交趾郡亦或安南,这片土地上的人两千余年来代代相传的都是汉文化,语言文字的废止更换可能是一部法令即可实现,但世代沿袭的传统习俗却并不会随着拉丁字母的推行而消失,因此在这里依然会有祠堂族谱祭祀礼仪、传统新年也依然会贴上春联……那,改用字母七十五年之后曾经的交趾安南如今怎样呢?比如说他们用什么文字写春联呢?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4)

越南书法

首先是字母化的新文字在口语上并不会改变日常交流,而在新一代文字的教育比汉字更易普及,因此字母化让他们的脱盲率大为提高,不过造成的文化割裂问题就有些麻烦,比如新生代想要对自己的家世追根溯源时,一翻族谱如看天书,新生代的历史研究者想要考证四五年之前的历史时查阅史料,一看也是完全不认识的方块字,祭祖时一看祖宗牌位根本认不得先祖姓名。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5)

字母书法

还有个问题就是书法的传承也开始消亡,没了汉字却又想留住艺术和传统,因此他们开始在春联尝试字母化创作,尽管这种字母书法不伦不类但好歹也算是毛笔墨汁写出来的,所以如今在他们那里只要是能拿着毛笔舞几个字母的人都可以当书法家,因为根本没有“字母书法”这种艺术存在过,所以拿个毛笔铺张纸坐在街头就可以过一回书法大师的瘾。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6)

越南书法家

由于已经失去了汉文化的底蕴支撑,如今他们祭祖或者进行书法创作时经常写错字,很多学“字”不精的半吊子书法家经常写出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汉字吉语来。当然,仍然还有老一代的人勉强能识得汉字,算是“老学究”式的存在了,特别在庙会或者祭祖这种严肃的民俗活动时他们仍然是必须要请这种懂汉字的“老学究”出场,否则,如果用字母写成的祭文会让自己的老祖宗都不认识了。

越南废除汉字是谁提出的(越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75年后)(7)

庙会

虽然字母化的文字并没有阻碍他们的发展,但在汉字国际化的时代他们又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了,只不过想要恢复汉字的普及可比当初字母化要难多了,将老祖宗的文字一丢一捡的滋味到底怎样也许他们自己也没品出来,但文化的割裂和历史的断层一定是种酸爽的体验。

(文:lu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