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四君子,今书写赞美兰竹一名联,愿人人都拥有兰花的清香与平和,亦心怀茂竹的谦虚与傲骨。

此名联如下:

幽兰生和气,

茂竹引恵风。

最经典的三首五言绝句(四大名贤之名诗)(1)

看上联,先谈两首兰花名诗。

兰花诗其一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此诗说,兰花本是山中野草,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植岩缝中的兰花更为馥郁芬芳。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的时候刻意挽留。

妇孺皆知的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为“杨州八怪”代表人物。

此诗意蕴:兰花最宝贵品质之一,是幽静和气,只知奉献,与世无争。

兰花诗其二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诗人喜爱兰花有别于其他花卉,因为它不靠姿色向春光献媚,甘愿居于寒风凛冽的深林之中,哪怕无人欣赏也独自散发出芬芳之香。

此诗最后一句,堪称绝妙诗魂:“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的高尚情操,唐朝大诗人张九龄一句“何求美人折”,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说点题外话。

牛顿有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没曾想,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春将兰花定为“市花”后,兰花很快由观赏品被扭曲为牟利的商品,人们失去理智地狂炒兰花,将其捧为“绿色金条”。长春工商部门当时统计,每天竟然有40万人次走进各君子兰市场,占全市人口的20%。最疯狂时,2004年在兰州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上,一株极品“天逸荷”成交价达到了1100万元。随后的2015年武汉兰花博览会上,单株极品兰花又飙升至1400万元天价。至于一盆君子兰,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高达百万元、数百万元,似乎已不稀奇了。据《2021年中国兰花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说,2020年中国兰花行业市场规模为307.30 亿元……兰花呀兰花,但愿你最终回归到理性和柔美的属性上。

再看下联,品两首歌咏茂竹的名诗。

咏竹诗其一

题李次云窗竹

唐 · 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咏竹,充盈着现实主义的浪漫之美。

竹子天生自谦,更不张扬。尽管人们总是用上好的佳竹做成吹奏动听乐曲的笙箫,但这并非其追求的荣耀。它也不企盼得到人们特别器重,被截断做成垂钓的鱼竿。只想待到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

诗言志。白居易是有着竹子一样品格的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和伟大诗人。这里又借此诗以自励,并期望芸芸众生亦如此。

咏竹诗其二

咏竹

宋 ·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

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

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

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

可怜王子独知音。

此诗可看作诗人的自画像。

不论亭台楼阁还是山林之间,人们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能给人阴凉。贵在尚未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挺拔的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炫耀。倒是想削竹做成十二个竹筒来听凤凰的鸣叫。因为待到月朗风清之夜,唯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徐庭筠志趣高远,律身严毅,像竹子一样不变所守以求合。租房数间居住六十年而不弃清贫与傲骨。在奢糜之风盛行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人品实属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