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最热闹的话题。所谓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生仅能以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为准进行学习,并以升学率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绩及学生学业水平。

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应。你知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么?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区别

①指导思想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②教育目的应试教育: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培养人的基本能力③教育对象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英才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通才教育”④教育内容应试教育:重智育,考什么就教什么,脱离生活实际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联系生活实际⑤课程结构应试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重主课,轻副科素质教育:多种形式的课程,包含必修、选修、活动、显性、隐形等课程⑥教学方法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素质教育: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⑦评价标准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分数”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

前段时间爆红的北大学神韦东奕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面对取得的成绩和大众的夸赞与羡慕,他说: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异(正确看待应试教育)(1)

超群的智力自是不用说,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是让他乐此不疲的专研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和数学相关的考试和竞赛对他来说,可能就和我们打游戏通关差不多。

知乎上一个韦神的同学,是这样描述他的:“韦东奕的勤奋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博士期间到现在,每天都是保持十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宿舍不开灯,也是在全心全意在想数学问题,时不时有进展的时候,还可以听到他开心的笑。”

所以,即便是对于天赋禀异的大神,那奥数满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同样要付出“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努力。只是,这个努力的过程,对于真爱粉,那就是“开心的笑”,是“玩似的学”,为了快乐而学习,学习又能带来更多的快乐。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快乐中学习,也是可以实现的。如果钻研学习和刷题打怪的过程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求知欲、战胜挑战的满足感,那它就是快乐的。快乐之余,还顺带完成了考出好成绩的应试目标,这便成了 “快乐的应试教育”——虽然极为少见,倒也不是绝无可能。

考试是无法避免了,但不应做它的“奴隶”。对于喜欢竞争的孩子,考试和竞赛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刺激,但不必过度强调输赢;对于不爱竞争的孩子,则应该帮助他们淡化横向比较所带来的压力(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

也许你会说,在应试环境中,排名比分数重要,但如何看待排名,则取决于我们先期设定的目标。

当这个目标遥不可及时,压力就成了阻力,而当这个目标是轻轻一蹦就能实现时,它就会变成巨大的动力。就像用胡萝卜引诱毛驴前进一样,看起来唾手可得的小目标总是能让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让人踌躇满志、满心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