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史少佳 通讯员 黄义杰)“原来这里比较脏乱,现在整治成这样,让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政府真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泗阳县卢集镇居民陆敬俊在该镇跃进门“口袋公园”边健身边开心地说。卢集镇通过空间治理,把跃进门变身村民休闲新空间,整治成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既改善了环境,又提升了“颜值”。这是泗阳打造美丽田园乡村的一个缩影。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泗阳人居环境细梳妆)(1)

坚定理念 聚焦目标稳推进

近年来,泗阳县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各项部署要求,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把“三生融合”理念贯穿到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全过程,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局面。泗阳县坚持聚焦民生福祉,围绕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升级等重点目标任务推进,持续提升农村居住品质,让乡村成为百姓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在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中,泗阳县“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推动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重点沿国省干道、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等区域,对规划发展村庄进行提升改造,建成一批有颜值、有内涵、有质感、有个性的特色田园乡村。

突出个性,精心规划建设。规划上突出实用,做到村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风貌上突出个性,采用“微介入、强刺激”的手法,对建筑单体、老物件、乡土老树等元素“原汁原味”进行保护。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1 2 X”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配齐配全保洁人员及设施,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治理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河道。推进“厕所革命”,实现三类水冲式标准化公厕全覆盖,全县特色田园创建村庄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率达100%。

探索制度创新,为试点创建提供保障。发挥村级组织和群众积极性,实现全过程、全链条参与。在监管体系上,建立高效的监管体系,有效实施县专业监管、乡镇领导监管、村乡贤及群众代表全天候监管体系。在决策机制上,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形成“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

挖掘文化传承,让村庄有颜值更有内涵。围绕本土文化挖掘,对试点村庄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历史调查、风情调查,对其历史典故、人文传说、文化故事等进行挖掘利用,使村庄建设切合自然、充满人文、更富内涵。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泗阳人居环境细梳妆)(2)

瞄准重点 举措扎实显成效

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田园乡村建设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最有力举措。从公共空间治理到“厕所革命”,从污水处理到垃圾分类,从道路硬化到农房改善……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泗阳一直走在前列。如今,走进泗阳的乡村,处处是风景,满眼如画图。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宽敞整洁的道路、民风淳朴的农家小院,蓝天白云伴随着鸟语花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让人格外沉醉。这是泗阳县美丽田园乡村创建行动取得的重要成效。

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泗阳还不断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绿化提升工程,按照宜林、宜路、宜植的原则,坚持一路一景、一路一品,逐步实施农村公路景观绿化,形成错落有致的农村公路绿化景观,让农村公路完成了从林荫小道到美丽走廊的“华丽转身”。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泗阳人居环境细梳妆)(3)

理清思路 产能完善硕果丰

美丽田园乡村建设,还要不断完善乡村基础功能和产业链条。泗阳县各乡镇(街道)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百姓礼堂、文化舞台等“十位一体”项目建设,水、电、路、气、桥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到位,让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在社区营造一种新的生活形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突出安居乐业,多措并举撬动产业发展。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接二连三”的思路,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拓宽村级增收渠道,结合村庄现有产业基础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走进泗阳县穿城镇小史集村农旅融合示范区,数千亩菊花竞相开放,彰显“东篱花田”品牌。在卢集镇薛嘴村,果园里鲜果飘香,采摘装车一派繁忙。在城厢街道卜湖社区,规模化养殖场里的鱼虾蟹活蹦乱跳,丰富的水域资源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更好更快发展。除此之外,泗阳县还形成了李口镇八堡村的荷藕、新袁镇三岔村的中药、卢集镇郝桥村的果蔬、新袁镇灯笼湖社区的羊肉等一大批富民产业。

与此同时,还通过舆论引领营造氛围、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五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最美菜园”等活动,培树文明乡风。

泗阳县在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中,将人人美化环境、人人热爱家园的良好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泗阳人居环境细梳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