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国学趣谈我们说一说神话中的王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真正的王母娘娘长什么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真正的王母娘娘长什么样(王母娘娘是怎么由兽变人的)

真正的王母娘娘长什么样

大家好,本期国学趣谈我们说一说神话中的王母。

说起王母,我们也许脑子里会蹦出几个固定的标签字眼:瑶池,蟠桃会,玉帝……

的确,西游记中那位端坐凌霄殿,与玉帝一同领袖群仙的宫装美妇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以致大多人并不知道如今的王母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民俗传说沉淀之后的神话产物,与最初的版本早已大相径庭。那么,从古至今,王母的转变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上古:《山海经》中的兽人

王母传说最早源于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在这本中国现存最早的神怪古籍中,西王母被提到了三次。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山海经·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一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这一段的大意思便是西王母长得像人,却有着豹尾和虎齿,同时也像虎豹一样善啸;她披头散发戴着方形的头饰,职能是负责天灾人祸。她住在昆仑之丘和玉山两处,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叙事时间贴近上古的山海中,西王母的形象并不美颜,而权威则可畏。此时的西王母,神性和人性没有那么鲜明,她更像是一种远古先民对于自然,野兽所产生的幻想,可以称之为蒙昧时期的原始信仰崇拜。

/西周:《穆天子传》中的女帝

虽然穆天子传成书在西周,比山海经更早,但事实上,它所记叙的事情却是周穆王姬满巡游天下之事。

《穆天子传卷三》:“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自出……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

在前四卷中,穆天子传详细介绍了周穆王不远万里来到西王母国做客,王母接待穆王,二人就政治方面展开问答讨论,像极了现代两国领导人的会晤。

在西周时期,邦为大国,国为小国。此时的西王母,是一邦之主,所以西王母其实是与周穆王一个级别的王者,这也是王母第一次出现王这个代表人的属性,算是西王母形象的一次蜕变。究其原因,也许和穆王时期,西周经过成康之治后强盛的国力有关,即王巡游天下,四海之内莫不扫榻以待的自信。

/先秦:《淮南子》中的不死药之仙

汉代初期,黄老无为之学盛行,在始皇海外寻仙求取不死药广为流传之后,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对于长生成仙的渴求与向往。《淮南子》中出现了大量仙人的故事。

《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此时的西王母已经不再是《山海经》中的自然神,也不是穆天子传里的女帝,她执掌不死药,是嫦娥奔月事件的潜在因素,是一个真正被赋予仙人属性的得道真仙。

/汉初:《汉武帝内传》中的绝世美妇

随着不死药这一宝物被加诸于西王母身上,后者的形象越来越贴合汉朝国力鼎盛起来之后民众所需要的那种信仰。

《汉书》曰:“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具,歌舞祠西王母。”

这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谣言,谣言的起因已经不可考了,但足见西王母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西王母受到的天家青睐明显更多了。于是就有了西王母多次携玉器下凡拜会汉武帝的传说。

《汉武帝内传》曰:“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眄,神姿清发,真美人也。……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从穴居到宫殿,从半人半兽到“美人”,从天生的自然神到修炼成仙的“人神”,西王母的外貌和来历背景经历了一次极大的转变,这让她的形象更加贴近了民间,为后世成为女仙之首奠定了传播的群众基础。

/魏晋:《枕中记》中的东王公之妻

在汉武帝时期,道教为了宣传自己的文化,便在汉武帝内传中将西王母定为元始天王(即元始天尊)的弟子,而时间来到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政治黑暗,寻仙问道文化在一众文人的推崇下成为主流文化。

这期间西王母彻底从一个远古上神变为道教女神之首,并在道家真人葛洪的宣传下,与东王公确定了夫妻身份。

《枕中记》曰:“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

至此,当年那位山海经中的司天厉神的形象荡然无存。

/唐宋:蟠桃信仰下的瑶池金母

在古代,古人相信桃是有神性的灵物。使人长生则是桃所具有的最典型的功效。

《神异经》说桃可以让人长寿:“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益寿。”

由“令人益寿”联想到长生不死,在汉代神仙思想盛行、追求不死成仙蔚然成风的时代,桃子自然也与神仙扯上了关系,这个神仙便是西王母。

《汉武故事》曰: 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由此王母之桃“三千年一著子”、“ 三千岁一生实”这个特点也被一代一代继承了下来,到了唐代,已经渐渐于不死药结合,成为能延年益寿的神话产物。

而等到宋元时期《穆天子传》中“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和《汉武故事》中王母与武帝七月七日相会于汉宫的传说,已经演变为三月初三的蟠桃会,参加者不再有凡夫俗子,而是各路神仙。

这期间,描述瑶池蟠桃会的话本频繁冒出,一步步将西王母装饰成后世瑶池金母的样子。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 《蟠桃会》一本, 《瑶池会》一本。元钟嗣成、明朱有燉俱有《蟠桃会》,情节皆类似。”

于是,桃便和王母“掌仙籍”的元素合流,构建出一个新的桥梁,这个桥梁便成了蟠桃会。从凡人修炼成仙的,要参加过蟠桃会才会得到仙界的认可,西王母的形象正在渐渐淡去。

/元明:玉帝之妻王母

在宋朝宋真宗之前,玉帝,即玉皇都不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等宋真宗将之于信仰由来已久的昊天上帝形象合并,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后,才正式成为诸天神佛领袖。

由此,与玉皇神职发生冲突的男仙之首东王公的地位一落千丈,而信仰根基雄厚的西王母在低位不变的情况下,与后者成为夫妻就显得不那么匹配。

于是在宋朝之后的神话演变中,西王母又渐渐融合了无生老母的形象,掌管人间育化之事,并与玉帝结姻,一同执掌天庭,成为人们口中那位耳熟能详的王母娘娘。

其实,任何的神话传说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风气而形成的一种幻想,他本质与现实民众的普世观念离不开关系,西王母之所以形象几度升华,自然与从古至今中国社会的变化离不开关系。

从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可以看出,西王母很可能是一个远古部落的女首领,那么,在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之后,王母的形象自然不会再是以为女帝。

而中国人最善于封神,三教九流基本上每家的创始人到最后都成了一方大神,所以将已有诸多信众的大神形象加以修改并编故事造出身,可以让大家都觉得名正言顺,也有利于各教借用形象宣传自己的思想。

加上宗教一直服务于王权,王权再借此控制民众,所以每一次王母的形象变迁背后都有帝王的身影,民众的造势也就见怪不怪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关注如斯精舍,分享古人智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