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不发达的中世纪,人类能应用的材料很少,所以皮具在日常生活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的衣物、工具,甚至是铠甲(皮甲)都广泛应用了皮革,而当时的古人要想将新鲜的毛皮变成各种用途的皮革,其过程很漫长,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行。我会先为大家介绍中世纪的白色鞣皮法,然后在为大家介绍“重口味”的红色鞣皮法,以及古代欧洲人如何制作皮甲,求关注。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

在开始制作皮革之前,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处理一下手中的毛皮,这是制革的基础。

很多时候,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毛皮(鲜皮)并不会立即使用,因为毛皮需要运输,而鲜皮富含大量水分和细菌,在长时间的堆积和运输中很快就会发霉腐烂或被蚊虫叮咬,所以人们得到鲜皮后,往往是先将其清理、平整和风干。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

堆集的羊皮

屠夫会尽可能的将毛皮从动物身上完整的剥下来(这是个技术活),然后用刀子或者特制的刮刀将毛皮上还粘连的血肉清理掉,并将毛皮用栓扣拉伸固定在“皮绷子”(O型铁圈或其他形状的框架)上干燥。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

将毛皮固定在皮绷子上

如果不这样操作,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会缩小百分之二十,大大降低毛皮的价值。若是没有栓扣,也可以在毛皮的边缘钻孔,然后用细绳穿孔后绑紧在框架上。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4)

将毛皮固定在皮绷子上

毛皮会在皮绷子上绷的很紧,这个时候可以再清理一下毛皮无毛的内侧,将上面还粘连着的血肉和脂肪刮下,然后将毛皮挂在户外风干或用烟熏干几天就可以运输和储存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5)

这种处理毛皮的方法适合处理高价值的毛皮,如河狸、海獭、狼等野生动物的毛皮,而羊皮、牛皮等常见毛皮被剥下来的时候,连清洗都不用清洗,直接在毛皮无毛的内侧洒上些粗盐腌制一下,并将毛皮折叠或卷起来后(无毛的内侧在里),就可以进行运输和储存。

这些经过简单处理过的毛皮叫做生皮,晒干之后会硬的像红薯干一样,无法制作成舒适的衣物,必须经过鞣皮等多道工序后才能变成柔韧的皮革。

制作好生皮以后,也不能立即开始鞣皮,要先选定好准备制作的是何种皮子才行。

皮子主要分为裘皮(皮草)和鞣革(皮革)两种,其中裘皮是带毛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而脱毛鞣制的皮子则称为鞣革或皮革。这两类皮革各自有各自的好处,按需求选择。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6)

裘皮、皮草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7)

鞣革(皮革),是没有毛发的

如果选择制作裘皮,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脱毛处理,只需要清理毛皮无毛的内侧就可以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要先将生皮软化,如果生皮是风干或烟熏干的,那么只需要将生皮放入清水中浸泡软化就可以了,而如果生皮是用盐腌制的,那么就要先将毛皮上的盐抖掉,然后水清洗几遍,最后才能将生皮放入水中软化。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8)

将生皮上的盐抖掉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9)

生皮泡入水中软化

生皮在水中浸泡时,注意搅拌和搓揉,要将生皮内外两侧上的污渍(粪便和血等)清洗掉。

第二步,清洗干净生皮以后,将毛皮放在一个呈四十五度倾斜的木马上,注意要将毛皮的无毛的一侧朝上,然后用一个比较钝的刀具或专业刮刀将生皮上还残存着的油脂和血肉刮下。刮出残留物时,要稍微用点力气,同时也要细心,防止在皮子上割出伤口。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0)

用刮刀清理掉毛皮上的血肉组织

第三步,当生皮上的血肉和油脂等残留物被刮掉之后,就可以进行鞣皮了。

而如果选择制作皮革,那么就需要对生皮进行褪毛处理,毛皮的内外两侧都要进行清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也是先将生皮放入水中泡到软化。

第二步,待生皮软化后,就将生皮放入用生石灰调制的石灰水里,至于放多少生石灰呢?只要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就可以了,石灰水会破坏毛发蛋白质的化学键,并腐蚀掉脂肪和肉质。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1)

石灰石

这一过程叫做浸灰,需要每日三次搅拌一下石灰水里的皮子,生皮要在石灰水里浸泡两周左右,但其实时间并不固定,这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一般夏季一周,冬季两周,具体以毛发脱离皮子为标准,不要让生皮在石灰水中待太久,因为石灰水不但会腐蚀毛发,同时也会腐蚀皮子本身。

生皮在浸灰的过程中会膨胀起来,这种直接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材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活性的。石灰水会腐蚀掉毛皮上的肉和油脂、蛋白质,并能够打开生皮的纤维结构,让毛发和皮子分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毒和美白。ps:这种方法在写于公元8世纪的卢卡手稿(Lucca Manuscript)上就有记载了。

第三步,当毛发开始于毛皮分离的时候,就要将生皮从石灰池中捞出来,然后用清水冲洗一遍,就可以脱毛了。注意!一定要用水清洗一下从石灰池中捞出来的毛皮,然后再脱毛,因为石灰水伤手。

第四步,为毛皮脱毛可以用手薅,也可以用刮刀刮。把毛皮放在一个呈四十五度倾斜的木马上,将毛皮的有毛一侧朝上,然后用一个比较钝的刮刀将毛皮上的毛发刮下,其实并不能说是刮下,因为实际上刮刀的作用是将毛发从皮子里面拔出来。经过石灰水长时间的腐蚀,生皮上面的毛发已经在毛孔里出现松动了,很容易就能薅下来。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2)

用刮刀将皮子上的毛发刮掉

第五步,毛皮上的毛发全部都薅下来后,就要清理粘连血肉的一面了,同样也是使用不怎么锋利的刮刀将皮子上面的油脂和还残留着的肉刮下,清理时要稍微用点力气,但同时也要细心,防止在皮子上割出伤口。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3)

用刮刀清理掉毛皮上的血肉组织

中世纪的人会直接将经过浸灰并脱了毛的皮子撑开晾干,使其晒干变硬,然后拿去制作成不用经常弯曲的部件,比如鼓面等。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4)

传统鼓的鼓面是皮质的

介绍完皮革和裘皮的区别后,接下来就要进行中世纪式鞣皮了,即将生皮变成皮革!具体操作如下:

中世纪时的皮匠会用明矾或芒硝鞣皮,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比如用明矾鞣制的毛皮虽然洁白而柔软,但却缺乏耐水性和耐热性。我今天先来讲一下如何用明矾鞣皮,以后我再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的“熟皮”,求关注,敬请期待。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5)

明矾

1.将清理完毛发和油脂等残留物的皮子放入清水中清洗一下,然后将皮子铺开在木桌或地面上。

2.将粉末状的明矾均匀的洒在铺开的皮子上,然后再加上一点盐(少于明矾)。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6)

在皮子上撒一些明矾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7)

在皮子上撒完明矾后,再撒少量的盐

3.用手将皮子上的明矾和盐搓揉均匀,揉完一面再换另一面,一直到整个皮子都均匀的沾满明矾和盐才行。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8)

在皮子上撒一些明矾和盐后,用力搓揉,确保均匀分布

这一步的本质是通过鞣剂改变皮纤维的蛋白质结构,让皮变成强度和耐湿耐热性更好的革。皮子是否鞣制好了,可将皮子迭折,在角部用力压尽水分,若迭折处呈现白色不明,呈绵纸状,则证明鞣制结束。

4.揉完皮子后,把皮子用皮绷子固定起来晾干(起码要晾晒一白天)。所谓的皮绷子其实就是一个木制或铁质框架,上面有固定皮子边缘的钉子或细绳,这些钉子会固定在皮子的边缘将其拉伸开来。中世纪的人为了让皮子更软,会时常这样拉伸皮子或是在柱子上滚动。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19)

用木质框架(皮蹦子)拉伸皮子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0)

在柱子上揉软皮子

5.当皮子被固定在皮绷子上面后,用比较锋利一点的刮刀再次清理皮子的表面(削里),将其残留物彻底清理干净,使其厚度均匀,再用浮石或砂纸将面磨平,最后切掉硬边,如此皮革就算鞣制好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1)

用特制的刮刀清理拉伸开的皮子,将其削到厚度均匀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2)

切掉皮子上的硬边

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会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制作用于日常书写的羊皮纸,只不过制作羊皮纸的羊皮会被刮的很薄。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3)

羊皮纸

ps:鞣制内含的鞣剂分子会向皮内渗透并与生皮胶原分子活性基团结合,改变其性质,增加其胶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皮子的收缩温度及耐湿热稳定性,改善了抗酸、碱、酶等化学品的能力。

我上面介绍的是皮革的鞣制法,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毛皮(裘皮)的鞣制法。

1.裘皮不需要浸泡石灰水,只要用清水浸泡并清理掉毛皮内侧残留着的血肉和油脂后就可以进行鞣制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4)

清水浸泡毛皮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5)

用刮刀刮掉毛皮无毛内侧粘连的血肉

2.将毛皮的有毛一侧向下,无毛一侧向上铺开在木桌上,然后将明矾均匀的洒在皮子上,然后再加一点盐(少于明矾)。ps:有毛一侧不用沾明矾和盐。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6)

在毛皮无毛的内侧撒一些明矾和盐

3.用手将明矾和盐搓揉均匀。

4.裘皮鞣制完成后将光皮一面向里叠起,然后将毛皮紧紧的卷成一个卷,放进一个有水的大桶里浸泡两周左右就算鞣制完成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7)

将毛皮卷成一个卷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8)

毛皮卷要浸泡两周左右

5.裘皮浸泡完成后,要用刮刀对皮子进行削里(使其厚度均匀),还要用手或工具不断的拉伸毛皮,使毛皮更加柔软,然后再用浮石或砂纸将皮面磨平,如此一张毛皮就鞣制好了,可以拿去制作皮草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29)

这种用明矾来鞣皮的方式叫做白色揉制法,中世纪的人们还会使用一种被叫做红色鞣制的方法,用来鞣制比较粗糙的皮子,比如围裙或皮甲。红色鞣制不用石灰水浸泡皮子,而是使用粪水!比如鸽子粪、狗屎等,有时还会使用人类粪便。

现在网上有很多本穿越到欧洲中世纪题材的小说,我就想问一问文中的主角,敢不敢穿一身米田共泡出来的衣服或铠甲?一边忍受着异味,一边拿刀开砍!

制作羊皮纸的原料——羊皮和小牛皮不会用粪水浸泡,因为很多人都是一边沾唾沫,一边翻书页!关于羊皮纸工艺,我以后会介绍,敬请期待,求关注~

ps:在中世纪,贫穷的拾荒者会捡狗屎卖给皮匠。同时,因为制革会产生让人无法忍受的恶臭,中世纪的城镇居民会对皮匠工坊的地理位置设下限令,将其赶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工作。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0)

欧洲皮甲

生皮经过粪水的鞣制后,粪便内的酶会分解掉一部分皮纤维,使其变成皮革,但要是用这种皮革制作皮甲却还无法对刀剑进行有效防护,必须对皮革再次硬化才行,否则面对刀剑时很吃亏。皮甲的厚度一般在2~15mm,与影视剧里软趴趴的低劣戏服相比,真正的皮甲很硬,因为制作皮甲的皮子一般是厚重的牛皮或猪皮,有条件的甚至用犀牛皮、鲨鱼皮或大象皮。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1)

犀牛皮是制作皮甲的优质原料

人们会将用粪水鞣制过的皮子放进水、油或粪水、热蜡中煮沸一段时间,对其进行硬化。一些亚洲东部的民族会反复压实、焙烧皮革,然后在皮革上涂几道厚实的大漆(髹漆)帮助硬化。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2)

中国彝族皮甲,上面涂有大漆

因为皮革的主要主要成分是立体纤维蛋白质,所以在沸水中蒸煮时会吸水膨胀变硬、变黑,如此才能有效应对一般刀剑的劈砍,髹漆也有同样的功效。《武备志》上就记载了明代髹漆皮甲的制作方法和特性:“生牛皮裁成甲片,用刀刮毛,以破碗舂碎筛取米大屑(米粒大小的瓷粒或陶粒),调生漆傅上,油浸透,则利刃不能入。”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3)

刀剑砍一块厚度在1厘米左右的皮革,不用快刀、大力基本砍不透

因为实战用皮甲制作繁琐,所以皮甲的价值并不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都在国家法令中明文规定可以“赀甲代罚”,就是用皮甲作为罚款,为自己抵罪,由此可见皮甲的价值和国家对此的重视。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4)

一件欧洲中世纪防护皮衣

ps:经过粪水煮过的皮革,其气味会变得极为难闻,人是无法直接穿戴的,必须经过浸泡药剂去味才行,中世纪的人们会将薄荷或其他植物晒干磨成粉末,然后调水浸泡皮革10天以上,以去除恶臭(确实有效)。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5)

60磅英格兰长弓距离13米射1.2厘米厚的皮甲,未能完全射穿

经过硬化处理的牛皮、猪皮会被切割成各式甲片,然后组装成札甲、鳞甲等,或者干脆就是简单的皮大衣样式(蒙古骑兵广泛装备)。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6)

五种札甲的编装方式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7)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的皮质札甲,材质为生牛皮

工匠有时还会在皮甲上钉一些泡钉、铁片或骨头、兽牙等固体材料加固。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8)

一件钉了很多铁片的皮甲,刀剑砍上去基本无伤

这种用铁片加固的皮甲有较高的强度,面对除了大斧、狼牙棒等重武器之外的冷兵器的攻击游刃有余,并对于箭矢一类投射兵器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39)

战斧能对皮甲造成极大破坏力,但要是挥砍角度和力气不对,也不能轻松破甲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40)

战斧只要使用正确,还是能轻松砍烂皮甲的

咱们中国目前对古代皮甲复原最好的资料是白荣金老先生所著《甲胄复原》一书,里面详细介绍了曾侯乙墓皮甲的制作复原,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目前还没有买,等以后买了,我再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实操!这本书可不便宜,先待我吃几日干粮!

古代战甲首选犀牛皮(介绍中世纪人制作皮革有两种方法)(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