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1)

育邻梦

网友提问:现在大学生就业挺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实还适用吗?

回复: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文化人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矮子里拔将军”。

矮子里拔将军,意思是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 生长周期 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有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 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利用自然非生命物质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使用抽象字符记录生产劳动与生活经验......历经亿万年生存进化之后,现代人类成为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形成抽象字符文明的动物族群。

结绳记事,只有记事的本人知道哪个符号代表什么;甲骨刻字,只有极少部分人懂得字符寓意;布帛 竹简记事,文字开始成为人类相对统治权利的象征,比如周朝及以前,我国文字就只有相对统治核心拥有使用抽象文字的权利,并因此留下了楚庄王借“问鼎中原”窥视最高统治权利的野心;宋代及以前,通晓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民国以前,能读会写即可入仕做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我国封建帝国时期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出仕之道。当然,为了教化人民,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都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鼓励天下人励志读书报国。

学历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2)

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

神童诗》-----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神童诗》可谓是我国古代最励志的读书广告。同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有两个改变世界的志向,一是征服人类已知的世界,他打到阿富汗时痛哭了一场,认为下面没有可以征服的地方;二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他的目标是收集人类所有的书籍。然而,他征服过来的帝国在他过世一年之内就全部崩溃,而他留下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却至今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据此,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总结说:“笔的威力胜于剑”(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童年成长,所学必有所得。智慧和个人“如影随形”,并且是人类社会中唯一不会被主动消耗掉或者被偷盗的生存财富。当然,人类社会文明智慧之树每天都随社会发展进步不断成长,个人学识也只存在相对高低、不存在绝对优劣。因此,人类社会形成抽象字符文明之初,能写几个字就可以做社会管理者;封建社会,能写&会说的人就能是士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新中国建国初年,识字的文化人就可以做老师&社会会综合治理的人民公仆。

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基础也随之“水长船高”,在大学毕业生遍地的职场环境中,博士都很难在职业大军中“一骑绝尘”。所以,读书依然是个人成才的最佳途径,但现代社会的文化人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叠加“矮子里拔将军”。

学历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3)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学历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学历价值存在时代相对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