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情况,要写文章,坐在电脑前,打开一个文档,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瞪着屏幕干发呆,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想喝水。

这就是“空白屏综合症”。干瞪眼不知道写啥啊。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前顾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任职成像科研教授,学而思培优前首席科学家,微博百万粉丝脑科学博主杨滢说:

知道写什么,它其实是一个黑魔法,是一个艺术,理解的人就理解,不理解的人就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只能盯着屏幕写不出来了。

针对这个现象,杨滢根据自己多年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和写作经验告诉我们:

这个黑魔法完全可以通过对大脑的了解将其反向黑客成科学,也就是通过知道人想读什么,来知道怎么快速架构,怎么写。

她将破解之道写进了《写作脑科学》

那么为什么脑科学能帮助我们告别空白屏综合症,读者又到底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文字,我们怎么把它写出来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间歇性写作业综合征(文章冥思苦想写不出来)(1)

一、利用脑科学,学习内容创作

杨滢在书中介绍,写作分为快速写作、宏观写作和微观写作。快速写作就是写的快;宏观写作是架构文章故事,微观写作是文字,语言的运用。市面上,绝大多数都是在教微观写作,而快速写作和宏观写作几乎无人教。因为这两个实际上和语言文学无关,它们的本质是探查人心。

宏观和快速写作需要知道:人需要什么故事,怎么编排故事结构,起承转合如何把握节奏,人物如何出场?哪里需要详细说,哪里一笔带过?这些内容涉及的都是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知识。

这探查人心的秘密,犹如讳莫如深的黑魔法,太多人无法知道。

而脑科学可以做到。

眼动追踪:可以追踪我们眼睛在文字上面点阅读轨迹。了解读者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脑电:根据正负向脑电的产生,判断喜欢什么样的句子。

核磁共振:追踪血液在大脑里的流量,判断那块脑组织在工作。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读者的脑反应,了解大脑的偏好,来找到下笔点。

那么经研究大脑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

间歇性写作业综合征(文章冥思苦想写不出来)(2)

二、大脑的各种偏爱,就是我们的下笔点

大脑喜欢能共情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让人产生代入感。

例如: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虽然内容粗劣,却一直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的模拟行为可以让人产生代入感,普通的女孩也一样可以被霸道总裁爱上。

因此故事能够让人有代入感,让受众更加共情,构成是创作的第一要务。

我们作为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开始每时每刻接收新的信息,新的人,新的事物,新的声音,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所以大脑在不断渴求新的东西。但是随着我们的长大,认知不断增长,能带给我们惊喜的新东西却越来越少。

所以大脑极其需要让人惊喜新奇的东西。

例如:探险,寻宝这一类故事非常流行,并且经久不衰,它们就是抓住了人类需要新奇信息的特点。

对危机的超常敏感也是人类大脑的一个重要特征。自古以来,危机就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大脑的条件反射就是,当面临危机时,我们立马支愣起来了,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所以充满危机感的故事就很能抓住人心。

桥马上要断了,山马上要塌了,怪兽就追在身后,这些危险的时刻是不是让你马上困意全无,心提到了嗓子眼。

充满动感也是大脑的偏爱。动物在野外生存,就必须对动的东西格外敏感,因为动的东西不是食物就是威胁。

看下面这两句话的区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嘻戏

大熊猫噌地一下就爬到了树上,它们最喜欢这种玩耍了。

是不是后一句更加引人入胜。因为后一句的动作词语形象更加生动。

我们已经了解了大脑的这么多特殊的偏好,具体怎么写呢?

间歇性写作业综合征(文章冥思苦想写不出来)(3)

三、轻松写出好文章,告别空白屏综合症

作者根据对人类大脑多年研究,在《写作脑科学》中为我们详细写了怎么样根据大脑的偏爱来写文章,让我们不再对着屏幕干发呆。

利用皮亚杰建构快速写作。皮亚杰建构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成很多小任务,逐一去解决,然后再合并。

我们可以把写一篇文章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

1.名词与场景白描。

2.形容词语替换。

3.已经据点文章立意

4..动词与画龙点睛。

5.串联成文

第1步,根据作文主题,进行名词联想。例如,长城,想到山峰、屏障、狼烟等。

第2步,给联想到的名词搭配精准的形容词。例如绵延万里的长城,层峦叠嶂的山峰

第3步,根据2步的词语引经据典迅速立意。这些词相关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可以作为立意。

第4步,用动词连接名词。例如,长城绵延山峰,狼烟传输信号

第5步,上面材料整合起来就是:绵延万里的长城,蜿蜒在层峦叠嶂的山峰上。过去 长城是一座天然屏障,匈奴来袭,狼烟四起。因此信息与情报万分宝贵,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就这样一个段落就有了,继续联想,一个文章就出来了。

这就是简单好用的快速写作法。此法适用于各种抽象的文章,高考作文也一样可以,书中还有更加详尽的介绍和练习。

杨滢还用脑科学告诉如何进行宏观写作,就是怎样建构文章的骨架,因为只有有了骨架才能往里面填充内容。

宏观写作就是利用卡片写故事,著名电影大师大卫.林奇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他的宏观故事建构。把人生的几个片段穿插在一起,用这几个片段共同的感悟当主线,串出一个故事。

这套原理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普通人写作,更适用于广泛的内容创作,电影、视频、音频、游戏等。

知道了快速写作和宏观写作的方法,我们就能快速构建出一个文章的基本框架,不必对着屏幕长吁短叹了。

间歇性写作业综合征(文章冥思苦想写不出来)(4)

但是要想让一篇文章精彩叫座,还需要了解我们大脑的其他特质,它喜欢什么样的文字,爱好什么样的修辞,怎样进行修辞联想,梦想什么样的结尾,怎么样才能有力透纸背的说服力等。这些杨滢都在书中一一为我们做了说明。

杨滢可谓是手把手告诉我们写出写好的方法,这样子练习下来,要想写不好都难,空白屏综合症从此拜拜了,行云流水的好文章必将会在我们手中出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