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声

近日,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突然单方面宣告和GXG母公司慕尚集团的合作终止。

7月30日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终止与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思捷环球称于公布日期,慕尚集团未能成立合资公司,严重违反了合资协议的条款。

思捷环球还表示,万成资源已透过其法律顾问向慕尚集团发出日期为2020年7月30日的解除通知函,以终止合资协议并且即刻生效。根据合资协议的违约金条款,思捷环球要求慕尚集团支付万成资源5000万元人民币。

就此,慕尚集团表示不接受思捷环球函件内作出的任何指控。

慕尚集团在7月3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称,拟就公司在合资协议项下的权利以及万成可能提出的任何诉讼极力抗辩。慕尚集团还表示,尽管公司一直努力在合资协 议以及双方共识的框架下成立合营公司,但万成于并无任何有效及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向公司发出函件。

慕尚集团补充,坚持本公司就合营协议与万成交易时仍符合其一贯商业规范及规程的最高标准。

可以说,慕尚集团的抗辩决定了目前合作关系走向终结的责任分摊尚不明朗。

慕尚集团有潜力吗(慕尚集团和ESPRIT母公司为何走到分叉路口)(1)

香港思捷环球和宁波慕尚集团的合作开始于2019年。思捷环球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万成资源与慕尚集团订立的合资协议于2019年12月2日正式生效。

根据协议,慕尚集团与万成资源将在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的中国其他地区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从事经营服装、服装配饰及合资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品牌业务。

这意味着慕尚集团将全权接手ESPRIT未来在中国内地的发展。

按照计划,慕尚集团将对ESPRIT进行彻头彻尾的重塑。

慕尚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余勇在2019年12月接受界面时尚采访时表示:“从渠道、定价、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画像上,我们希望ESPRIT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产品设计由我们来做,门店上,它现在做的大多是像H&M、ZARA这样的大店,我们未来会调整为100-200平米的门店,主打新生代的购物中心渠道。”

不过,慕尚集团要将ESPRIT盘活并不容易。

双方签订合资协议之时,1968年成立于美国、总部位于德国的ESPRIT已经经历了连续7年的业绩下滑。1990年代左右,ESPRIT本是中国市场众多消费者心中美国休闲服饰风格代表品牌,而在2009年之后,ESPRIT因品牌老化、供应链冗长、库存庞大等原因进入衰退。

慕尚集团有潜力吗(慕尚集团和ESPRIT母公司为何走到分叉路口)(2)

思捷环球曾一度迷失了方向。2018年11月,思捷环球首席执行官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曾于香港为投资者举办的演讲上表示,“现在Esprit自身的定位出现了不一致,我们不知道我们代表了什么。由于缺乏消费者关注,我们已经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尽管思捷环球在2018年底开启品牌重组计划,但成效甚微。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19/2020财政年度上半年,思捷环球收入同比下跌14.8%至57.6亿港元,净亏损高达3.12亿港元。

亚洲地区是对思捷环球贡献最小的市场,同时下跌也最严重。2019/2020财政年度上半年,亚洲地区收入同比大跌40.6%至4.14亿港元,仅占集团总收入的7.2%。

撇开ESPRIT在亚洲地区的节节败退不谈,慕尚集团扭转ESPRIT颓势的难度还在于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麦肯锡在《2019年度全球时尚业态报告》中指出,201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时尚市场。如何将一个已渐渐被消费者遗忘的ESPRIT带回大众视野,并与国内崛起的本土品牌和海外成功品牌在最有诱惑力的市场角逐,是一个难题。

ESPRIT在中国内地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或许是URBAN REVIVO。这家快时尚品牌在2015年重新定位为“快奢”时尚,每年推出超过1万个新款,店铺策略是在核心商圈开“奢侈大店”,沉浸式零售体验是其门店特色。UR创始人李明光此前曾透露,品牌2019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50亿元。

如果慕尚集团要在中国内地市场盘活ESPRIT,需要为其制定全新的品牌概念、产品设计、渠道策略、营销策略,在疫情对实体零售施以重压的当下,这一工作不可谓不艰巨。

慕尚集团拥有GXG、gxg jeans、gxg.kids、Yatlas和2XU共五大品牌,2019年5月27日正式在中国香港上市。在慕尚集团2019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7%的情况下,集团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而ESPRIT却是一块烫手山芋。

在合作之初,慕尚集团曾向界面时尚表示,慕尚集团对ESPRIT的接手将继续该品牌的改革进程。按照计划,慕尚集团对该品牌现有策略基本全部重塑,ESPRIT势必要迎来一个十分彻底的大调整,“这个品牌在70后、80后和90后的人群里还是有品牌认知度的,我们可能会希望它回归经典复古潮流的路线,而不是被框定在量贩式的概念里。”

到2020年年中,ESPRIT将关闭在内地的所有门店,包括2019年底新开的全球旗舰店,一切推翻重来。

慕尚集团有潜力吗(慕尚集团和ESPRIT母公司为何走到分叉路口)(3)

事实上,ESPRIT的改革难度不仅来自于外部,其公司内部也有多重力量阻碍品牌重组。

7月以来,思捷环球频繁出现管理层震荡。

7月3日起,维他奶创办人罗氏家族后人罗琪茵就大手增持思捷环球股份,对思捷环球的持股比例由4.93%增至12.89%,并成为思捷环球最大股东。随后,罗琪茵于7月8日控股公司North Point Talent Limited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逼宫”。

罗琪茵提出罢免现任首席行政官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和首席财务官Johannes Georg Schmidt-Schultes的执行董事职务,并要求委任Marc Andreas Tshirner、邱素怡和黄鸿威为执行董事。

对此,思捷环球表示欢迎股东增持,但认为罢免CEO将威胁公司业务,表示对于对方的建议感到惊讶。

思捷环球的反应显然是大股东罗琪茵不愿意看到的。7月13日,罗琪茵又在场外增持1亿股,涉资约1亿港元。增持后,罗琪茵持股比例从12.89%升至18.18%。

罗琪茵增持股份后,Marc Andreas Tshirner、邱素怡和黄鸿威终在7月21日正式获任思捷环球执行董事,被逼宫的CEO和CFO则继续任职。

随后,思捷环球原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Martin Weckwerth于7月26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月29日,钟国斌获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Sandrine Suzanne Eleonore Agar Zerbib调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

仅在三个星期以内,思捷环球就有多起高层人事变动,这很可能会对ESPRIT品牌改革造成阻碍,也有可能拖慢改革进度。

如今思捷环球终止与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此前双方在业务重组及关闭店铺方面的投入归属成谜。

2020年5月31日之前,ESPRIT在中国内地的门店就已全部关闭。当时ESPRIT开启了力度巨大的清仓活动,折扣一度低到10件货品0.5折。

慕尚集团有潜力吗(慕尚集团和ESPRIT母公司为何走到分叉路口)(4)

思捷环球在2019/2020财政年度中期报告中表示,就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作出的拨备为2100万港元。但这一拨备能否覆盖全部关店成本,还是未知数。

慕尚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除有意就公司在合资协议项下的权利以及万成可能提出的任何诉讼极力抗辩,亦会对积极维护其在合营协议项下的权利,以保证其业务及法律声誉以及公司股东之利益。

事实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半年之后,零售业不可避免地遭受打击。在此背景下,一众时尚奢侈品企业不仅销售额受到冲击,部分交易也被拖慢,就连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对美国高级珠宝品牌Tiffany的收购也因此推迟。

LVMH集团在2019年11月25日宣布与Tiffany达成交易,这是LVMH集团历史上最昂贵的并购交易,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公司并购案。这项交易原计划在2020年中旬完成,但Tiffany于4月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交易审查日期延长至10月6日。

疫情之下,跨境交易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

放眼国内,在香港等地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跨境交易的审批难度和实际合作磋商难度都被放大了。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巍此前曾表示,由于疫情严重影响工作节奏,不少政府机关花了大量精力放在防控疫情上面,对于审批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迟延。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提前与相关审批机关沟通,以避免或缩短核准、备案及内部审批时间的延迟。

此外,疫情可能导致的物流延缓、资金链中断等问题都会对目标公司的价值产生较大影响。在此情况下,买方或许可以援引“不可抗力”来止损。

陈巍表示,我国《民法总则》、《合同法》目前均将不可抗力定义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不能预见、不能变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在零售行业受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内地企业也许更应该着眼于内部,将精力放在内地市场。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Oliver Wyman在5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2020年中国服装市场规模将缩水600亿美元,服装市场规模将较上一年同比下滑15%。调研显示,超过75%的中国消费者在2020年第一季度减少或推迟服饰和鞋履消费支出。

不过Oliver Wyman也预测,中国服装鞋服市场消费在2020年下半年会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在此背景下,内地服装企业或许应该夯实零售基础,修炼内功并减缓并购步伐,以实现2020年下半年的业绩恢复,这是更为妥当的做法。

思捷环球和慕尚集团最终是否会就终止合资公司一事诉诸法律,或是达成和解,界面时尚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