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1)

安徽,由明清时期所辖的安庆府、徽州府首字而得名,简称皖,位于我国的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腹地,东连苏浙、西接鄂豫、南邻江西,北靠齐鲁,沿江通海、南北兼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淮河、新安、庐州、皖江四大文化圈。安徽省不仅山川秀美、地灵人杰, 同时安徽省矿产种类较全,全省已发现的矿种达158种。提起安徽我们会觉得她在玉石市场寂寂无名和珠宝没什么联系,但是其实安徽省还是蕴藏着较为多样的珠宝资源,话不多说,老样子,继续我们的寻宝之旅!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2)

歙砚

安徽歙砚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想到徽州,秀美的徽山徽水纷现脑海、浓浓的徽韵建筑迎面扑来,而歙砚,就藏身于这徽州大地之上!歙砚也称为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甘肃洮河砚、黄河澄泥砚齐名,唐宋时期已经驰名于天下。歙砚主要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县、祁门、休宁、黟县、婺源等县,属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石质细润,发墨益毫、涩不滞笔,是历代文人墨客最为推崇的文房之宝。翕砚品种多样有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寒冬不冻、盛夏不腐”,由于其优良的品质,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3)

佩戴绿松石的藏民

安徽绿松石 安徽绿松石也称为东华绿松石,主产于马鞍山市的凹山、大黄山、笔架山、丁山、铜陵一带,由含铜热液交代铁矿脉中的柱状磷灰石而成的含水铜铝磷酸盐矿物,其质地细腻纯净,颜色从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黄绿色、带绿的苍白色等多种颜色,色泽艳丽丰富,摩氏硬度4-5,以世上独一无二的晶簇状柱状形态令宝玉石界人士惊叹,是松石市场的后起之秀。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4)

松石雕刻件

马鞍山的绿松石整体上产量较大,净度优于湖北松石,部分玉料中夹杂金色斑点及白色雪花浮点,普遍硬度较低,达“瓷松”级别的较少,多为质在较软的“面松”,性脆易碎,怕高温,但经过优化加工之后可以充分利用,一般多用于加工一些饰品和大型雕刻件;铜陵高蓝小仔料相对品质较高,硬度大、瓷感强、颜色好,是难得的收藏品。

安徽菜花玉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上世纪80年代在安庆岳西县店前镇馒头尖村发现了一种玉质细腻、晶莹剔透、淡黄中带着脂白的玉种,当地人形象的将其称为菜花石。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5)

菜花玉手链

菜花玉属蛇纹石化大理岩与陕西蓝田玉属同一玉种,摩氏硬度4左右,呈半透明状,玉色以鹅黄色为主,夹杂有白色石纹,外观上看如同鹅黄斑斓的油菜花。菜花玉并根据蛇纹石化强弱,蚀变均匀程度,图案花点大小,矿物颗粒粗细不同,可分为细菜花玉、粗菜花玉及杂色大理岩等三种类型。菜彩花建国后曾经风光一段时间,曾做为国宾礼物赠送国际友人,不过目前在玉器市场中已经很少见到了。

安徽灵璧石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灵璧石称为八音石、磬石,主要分布于灵璧县北部的磬石山、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九顶山等,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6)

灵璧石摆件•王者之风

灵璧石属隐晶质石灰岩,因含其它矿物多数呈黑色色调整或带有花纹。灵璧石有“三奇”(色奇、声奇、质奇)及“五怪”(瘦、透、漏、皱、丑)之说,天赋内在的灵气和形韵,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安徽的玉石品种不仅局限于此,繁昌桐城的墨玉、凤阳县的凤阳玉、池州九华玉、黄山店的黄山玉、皖西大别山北麓的六安玉、吉州寿春的紫金石、绩溪金沙菊花石、金寨玉石(黄蜡石)、定远五彩石等也都在玉石界崭露头角,期待安徽的玉石在未来的珠宝市场上大放光彩吧!

安徽徽宝堂文房四宝(一生痴绝的徽宝奇珍)(7)

紫金石砚

安徽除了有较为多样的玉石资源外,宝石资源也有分布,分布于栏杆-褚栏地区的辉绿岩基岩及强风化带发现有金刚石矿物;此外在皖南发现了海蓝宝石矿床,但目前都没有开采,对于安徽省来说弥补了宝石资源上的不足。当然,这仅仅是已知发现的品种,欢迎广大珠宝爱好者补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