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热的动漫《哪吒》,看过的人应该还记得里面的申公豹,虽然心怀抱负但却是个结巴,为电影制造了不少笑点。“结巴”在电影里可以博人一笑,但在现实中却很让人苦恼。

家长的通病(可能是家长这三个习惯造成)(1)

舟舟已经六岁多了,讲话还总是磕磕巴巴的,一个词要重复几遍才能说下去,一句话总说不顺畅,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每次讲话越说越紧张。舟舟家里也没有别人口吃,家长不仅疑惑:孩子口吃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的口吃不单单与遗传有关,抛开遗传因素外,下面三个家长容易忽视的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结巴:

家长的通病(可能是家长这三个习惯造成)(2)

一、经常被父母吼骂,常处于恐惧情绪中

有些结巴是由疾病引起的,有些则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人在紧张、不安时,讲话就容易是结结巴巴的;同样,如果孩子总被家长吼骂,内心安全感缺乏,总处于恐惧、焦虑等情绪当中,也会影响到语言系统发育,造成口吃症状。

家长的通病(可能是家长这三个习惯造成)(3)

二、模仿周围讲话结巴的人

小孩子都喜欢模仿,特别是当他的模仿引起家长的注意时他会更来劲儿。如果孩子周围有讲话结巴的人,他会故意模仿人讲话,觉得好玩。但模仿得久了,孩子讲话会受到影响,把自己也变成了结巴。

当孩子有模仿他人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制止,或者视而不见,让孩子觉得模仿索然无味,他自然就不会继续模仿下去了。

家长的通病(可能是家长这三个习惯造成)(4)

三、同时接触多种语言

之前有过一则新闻:在一个家庭中,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俩人为了孩子能学会多种语言,在家里妈妈说英文、爸爸讲德文,又请了个保姆平常都是讲中文。在三种语言的刺激下,孩子都三岁了,哪一种语言都没学好,讲话都是磕磕巴巴的。

教孩子讲话,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一股脑儿把你觉得应该学的都教给孩子。否则孩子理解不了,在讲中文的时候脑海里又浮现出英文,哪种语言都表达不好。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