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横店当一天群演体验(我在横店当群演)(1)

文/牵着蜗牛散步

看到这个标题,千万不要以为我改行了,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拍摄电影《真假美猴王之大圣无双》的真实感受。我不仅参与了剧本编剧创作,还客串了一个路人甲,也是平生第一次当演员。

从2015年开始,我开始解读西游,并开设了“蜗牛看西游”自媒体号,5年过去了,已经撰写了4000多篇稿件,公众号也发了几百篇精品文章,“蜗牛看西游”全网总点击过10亿,有600多万粉丝。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专著《揭秘取经背后的五十个谜团》《解读取经路上的江湖迷局》;喜马拉雅共出了四个专辑,最新一期专辑《西游记也很潮》(100集)非常火;知乎也开设了两个专栏,阅读量都非常高;抖音也有了近百万粉丝……

虽然图文解读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把西游影视化,搬上大荧幕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放弃成都舒适生活,坚持来北京北漂的源动力。

机缘巧合,到北京就进入了一家知名的影视公司,结识了一帮创业的伙伴,在片方的坚定支持下,《真假美猴王》正式提上议程。

可能受前几年行业热潮的影响,很多人把电影想得很美好,把创作想得很简单。我进入电影行业之前,也抱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创意好,随便找个人写出剧本,拍出来就会火。

但当自己亲自参与策划一部电影的时候,才发现有多难,很多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或者说,不是一个人所能控制的,必须是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做出好片来。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功亏一篑。

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就反复修改了几十遍,说的是一回事,写出来又是一回事;写得很精彩,未必能拍出来;能拍得出来,但花费未必在预算范围内……最要命的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对项目的评价自然也不同。没有一个人想弄一个烂片出来,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相互弥补,负负得正,那就是一个好片;如果相互妥协,或许就是一个烂片。

从我6000字的创意开始,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修改和争执,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各方满意的剧本。

剧本完成,那就开拍。去年初,公司在横店正式建组。

横店,一听这两个字,就有江湖味。它可能是全国唯一靠影视行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镇子了。对群演来说,它是个寻梦的地方(参照尔东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但对于制片人和导演来讲,它就是一个加工厂。如果连横店都没去过,证明你还没真正进入这个行业。

因为是自己亲自参与策划和编剧的作品进行拍摄,横店跟组是必须的了。虽然以前也跟过摄制组,但到横店是第一次,而且这次跟组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

去横店之前,在我脑海中,满街都是拍电影的俊男靓女,明星一抓一大把。但真正到了横店,才发现和普通的小镇没什么区别,房屋建筑也就那样。演员们大多早出晚归,不是在拍摄地,就是在去拍摄地的路上。拍摄地要么在景区特殊地段(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大多是景区建筑),要么就在荒郊野外(场景都是临时搭建而成的,拍完了必须恢复原貌,别人还等着用呢)。而景区都是圈起来的核心区,住宿都是在圈外。所以,普通游客想看到明星,那是非常难的,就算是我们,如果不是因为与他们合作,也很难看到明星。

对没见过拍电影的人来说,觉得拍电影很神秘,也很高大上,以为演员们都很轻松。但只要跟过一次摄制组,就知道这个活单调且枯燥,演员们也非常辛苦。这个辛苦,当然不能与搬砖相比,因为性质完全不同。

以我们剧组为例。早上6点就要起床,然后简单吃一点盒饭,马上登车去拍摄地。如果是做前期工作的,可能去得还更早。晚上还要拍夜戏,最早回来也是夜里12点,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

等各小组准备完毕,拍摄正式开始,一个镜头通常要拍很多遍,不同角度也要拍好多遍。据说张艺谋一个镜头要拍100多遍,也就是说,演员要把同一个动作做100多遍。

大家可以试一下,让你哭一百多遍,并且每一次都要真情实感,都要流出眼泪,还要演得真实自然。你来试试,看脸部肌肉会不会僵。我们在影院看到的电影,都是从100多个镜头中挑出来的最合适的那一个,每一个镜头的后面,都有演职人员的辛勤汗水。

一部电影拍得快与慢,不仅要看导演是否精益求精,还要看经费预算够不够,多一天,或许就要多支出几十上百万元。拍得慢的,未必会出精品;但拍得快的,后期剪辑时,镜头选择余地肯定小得多。茅台酒与茅台镇酒的区别,不一定是因为原料,也有做工精细程度的差别。

我们公司的一些年轻人没到过横店,也没跟过大组,因此很积极地申请要进组。到横店的第一天,对什么都很新鲜,早早的就到了拍摄地,半夜三更才回来。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让他们失去了耐心,必须督促才会去片场。

工作人员尚且如此辛苦,更不要说演员了。在这里,我特别要提两名老戏骨。

一名是吴孟达老师。他是周星驰的黄金搭档,可以说我是从小看他的戏长大的,是他的铁粉。因为他与我们这部电影的监制江约诚(《大话西游》副导演兼饰演沙僧、瞎子)是好朋友,两人同时在《大话西游》里面出演角色,因此答应参演我们的电影。

他来的那天晚上,我们请他吃饭。原以为像他这样的大明星,一定很难交往,没想到他一见屋,我还没来得及伸手,他就哈哈大笑着伸出手来。听说我是解读西游的,马上与我交流起西游中的传统文化。没想到他这个香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这么深,我们整整聊了两个多小时。我的第二本新书出版时,他还给我写了推荐语。

去横店当一天群演体验(我在横店当群演)(2)

第二天拍摄时,他不拿剧本(其实是早就对角色进行了钻研),在演戏过程中,还临时创作了不少新东西。我们在后期剪辑时,没舍得剪,全部保留了。中午,他坚持在帐篷里坐在椅子上休息。拍戏间隙,很多人找他合影,他都一一答应。

去横店当一天群演体验(我在横店当群演)(3)

一名是金巧巧。她曾是杨洁导演《西游记》中孔雀公主的扮演者,给很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天晚上她到了横店,我和江约诚一起请她吃火锅,她边吃边与我们谈论剧情,请教孔雀妖王这个角色的定位与背景。第二天早上到拍摄现场,还就一些细节与我们探讨。她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程野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也是第二次合作。还没到横店的时候,他就约过我一次,咨询所饰演的杨家庄庄主是什么性格,与真假美猴王是什么关系。我们聊了一下午。到了拍摄场地,一有空就琢磨台词,拍摄时,新加了很多喜剧元素,看成片时,大家都被他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他演的杨家庄庄主也成了我们这部电影亮点之一。

去横店当一天群演体验(我在横店当群演)(4)

而我们这部戏的两位主演,杜奕衡和贺刚更是对戏精益求精,多次找到导演和我们讨论剧情,并提出他们的看法。他们与刘德华长得超级像,早期也模仿刘德华出道,但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特别是杜奕衡,出演过姜文的《让子弹飞》中麻匪老四,徐克《智取威虎山》中的小炉匠栾平,演技非常精湛。

我们的电影叫《真假美猴王》,所以专门找了长得非常像的他们演孙悟空和六耳,不知大家看电影时,会不会区分出谁是真,谁是假。

有一天,姜总突然对我说,你也客串一个角色吧。我说我就算了,从没演过戏。她说,西游的电影,客串一个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也是一个纪念。我动心了,答应演个路人甲。

剧情是这样的:孙悟空被打落凡尘,需要找到世纪熔炉重塑金身,恢复功力。他与女妖紫滕达成协议,结伴去找世纪老人。在路上,他们遇到一位打铁匠(其实是世纪老人的守卫),对话之前,刚好有一位顾客找他买东西,而他却爱理不理,顾客十分生气,甩手而去。我演的,就是这位顾客。

对全片来说,这位顾客其实就是一个背景板,可有可无。但导演组对每一个角色却非常上心,包括我演的路人甲。

早上7点,制片主任马军就通知我到化妆间。化妆老师根据我的头型,选了头套,修了眉,点上胡子碴,瞬间,就从一个现代人变成一个古代人。说起来很简单,但反复调整精修,从进门到出门,差不多一个多小时。

坐演员车到现场,服装老师又根据我的身形挑选衣服,一件一件换给导演看,导演最终确定一套。

表演开始前,导演带我走位,并告诉我该怎么演。说起来很简单,就几句台词,但当所有机器打开,导演喊开始时,我的身体一下僵硬了,路不会走,话也不会说了。好不容易第一遍演完,自己都觉得别扭。

这时,副导演过来给我纠正,并演了一遍给我看。我说懂了。但当机器一打开,又乱了。

就这样,折腾了十几遍,终于才演得自然了一些。两位主演这时才上场,我又配合演了几遍,导演才喊过了。

我就演个路人甲,却整整花了一天时间,可见,其它演员有多辛苦。下来后,我问马主任,是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这个流程?马主任说,你的这个路人甲要求还不高,其它角色要求更严。

我突然明白,为何当年杨洁导演拍一部西游记,要花整整10多年了。

其实,电影拍完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之后,又是漫长且复杂的后期制作,剪辑、特效、音效……以及后面的过审拿龙标、拿公映许可证,其间波折和艰辛相信拍过电影的人都清楚,所以,很多人说,一部电影一旦开拍,就有了自己的命,相信《真假美猴王之大圣无双》,也有自己的好命。

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12月5日,西游电影《真假美猴王之大圣无双》就将在全国上映了,欢迎大家支持。特别是看到我演的路人甲,千万不要笑哦!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可看到相关解读《真的孙悟空已死在了取经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