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良

在我们当地,上了年岁的老人们都喜欢听大鼓书,我们当地的大鼓书的正规名称叫“乐亭大鼓”。早先在我的家乡便有一位挺有名气的鼓书艺人,听村中的老人们讲,这位艺人是柏各庄(今河北滦南柏各庄)人,大伙儿都称呼他为“柏各庄王先生”,因为他字德有,也管他叫“王老德”。

北京琴书乐亭大鼓(鼓曲寻踪乐亭大鼓艺人)(1)

摄影照片/吴学良

说起王先生来,他的鼓书远近闻名。我后来才逐渐知道他的真名,王先生名叫王维安,字德有,生于1877年,卒于1942年,他敢于突破乐亭大鼓旧的演唱模式,创慢板、紧板、切口等唱腔。

记得一本资料上说,他的父亲平生好乐,靠下海捕鱼维持生计,王德有幼年曾读过三年私塾,大一些了随父下海,因为下海很苦,安全也没有保障,后由于机缘便拜温荣为师,学唱乐亭大鼓。

不过,从我们当地所了解的,却有些出入。王德有的父亲平生好乐,这一点不假,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王德有也喜欢大鼓书、影戏,也能或多或少地演唱一些书段儿。当时我们当地有个习俗,就是孩子大一些了便会到关外(东北)去做学徒,好有个营生。王德有也不例外,便跟随他的叔父一起去了东北。

北京琴书乐亭大鼓(鼓曲寻踪乐亭大鼓艺人)(2)

摄影照片/吴学良

王德有的叔父有个不好的喜好,爱耍钱!结果,叔侄俩把赚的工钱输掉了不算,还欠了很多钱,工作也因此丢了。生活不能保障,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这可咋办?当时因为东北掌政的张作霖喜欢听大鼓书,所以鼓书在东北非常兴盛。这叔侄俩一合计,王德有会唱几个书段儿,干脆不如试着说一说书,也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看看行不行?如果能赚一些路费,也好回家嘛!于是便去书馆央求试着演唱,因为腔韵独特,结果很受欢迎!

叔侄俩便靠说书赚的一些钱作为路费,回了家乡,王德有也便从此开始了说书生涯。

向王德有村中的村民们了解,王德有天性诙谐,并且非常聪明,头脑反应快,他说书靠自学而成。据上了年岁的村民们讲,那会儿说唱的书就称呼为大鼓书,乐亭大鼓、东北大鼓、京东大鼓……各种鼓曲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分明,关于他的师承并没有听谁说起过,这一点与我所见到的记载也有所不同。想来,王德有所演唱的鼓书应该是我们本地以及东北等地的鼓曲相互融合,所以他的唱腔新颖,多有创新。

北京琴书乐亭大鼓(鼓曲寻踪乐亭大鼓艺人)(3)

国画/吴学良

先前,听我们村中一位曾经听过王德有说书的长者说过,“柏各庄王先生”的书非常独特,他的长篇大书与众不同,他所说的最拿手儿的长篇大书是《石头记》(《红楼梦》)。据了解,乐亭大鼓的那些早期艺人还真没有谁演唱《石头记》(《红楼梦》)?关于这一点也未见有任何关于乐亭大鼓的资料记载。不过,通过这些,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他自学而成说唱鼓书的成分还是蛮大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吴学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勿要盗取,侵权必究。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