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岗墟上“牙人”相牛和交易隐语

文/ 李志祥

我在江西一个远房表叔公,是个牛岗墟上相牛和交易“牙人”,很会相牛,大家叫他“牛半仙”,来往于江西半江和武平牛岗墟,每逢牛岗墟的时候,他就早早的来到牛岗墟上,手里拿根竹烟筒,烟筒上吊个烟袋,那烟筒在嘴里慢悠悠的吸着,烟窝里的火一明一灭的闪着,随后吐出一团烟雾,长长的舒口气。牵到牛岗墟上的那两头牛在一个大棚子里,牛绳拴在木桩上,在那里咀嚼着枯草,偶尔拉下一大堆牛屎,牛尿,淌得一地湿乎乎的,还冒着热气。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

表叔公远远的看到卖牛和买牛的几个人在那里转悠,便若无其事的走过去,和几个人打过招呼,算是接下了这个“牙人”的任务,然后什么也不问,悠闲的自顾自的在街上转悠,西头有家小饭店,表叔公打上半斤黄酒就着一盘猪头肉,有时也会买上一包花生米,自饮自乐,那摸样真的是惬意极了。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2)

表叔公在小饭店里,看着街上的东西,仿佛感觉什么都很满足,时间快到十一点了,牛岗墟上耕牛交易的时间一般都在这个时候开始 ,他做这个行当有几十年了,看牛是不会走眼的, 通过观察牛的外貌,对牛的年龄可有初步的估计,以此判断是老年牛、壮年牛、青年牛还是幼年牛。比如幼年牛头短而宽,眼睛活泼有神,眼皮较薄,被毛光润等 。一般年轻的牛皮肤柔润而富弹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动活泼。还可以根据牛的牙齿出生和磨面情况来鉴定,看牙换,看磨面,看珠点。水牛三岁左右, 黄牛二岁左右开始长永久性的牙,直至八株(即“满珠”),也称“老口” ,水牛超过十四岁,黄牛超过十三岁就是老牛了。表叔公看的牛还知道好不好耕田,力气大不大。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3)

在长期的相牛和“牙人”交易中,表叔公也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相牛经”。这些“相牛经”,大多变成口语化,言简意赅,质朴而形象。如“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胸膛鼓,后看屁股齐”。又如“相牛八个子:耳朵薄扇子(耳大),眼睛铜铃子(有神),嘴巴茶络子(嘴宽),双角铁钻子(坚硬),肩头风篷子(宽),肚如甑皮子(如饭甑大),四蹄广钵子(蹄圆如钵),尾巴扫帚子(尾大多毛)。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4)

表叔公说“相牛经”是农民与牛长期打交道后总结出来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确,根据其牙齿的多少,不仅可判断牛的年龄,还可辨其优劣。如谚云:六齿溜光,七齿遭殃,八齿平平畜,九齿买田庄,十齿是牛王。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5)

农民对于耕牛的旋长在什么地方和毛色也颇有讲究,从旋位看牛的好坏。黄牛,以乌舌黄牛较好,要留意上岗旋(易跑山梁)、白嘴筒(馋仓)、肉板旋,对腰分(无人要)、尾打锣、死公婆(尾上五寸处)等旋位。水牛要看头毛是否贪草,又分大贪、小贪和无贪,大贪较好,小贪无益、易死,无贪最佳。另外看颈花拦,双花拦最佳,单拦(又称孤拦)为次。还要看旋位,主要是四个旋(又称四围四旋),分属前足膝、对肩处,若在正中最好。关于大小分位,背上(肉板上略下,接近对分处)。二要看毛色:最好认为平顺而光泽才好,若牛头上的毛向前扑(叫倒梳头),则牛凶恶易伤人,有“买牛最怕倒梳头,十人见了九人愁”之谚。如牛肚子下长有蜈蚣状的旋毛,则为劣种牛,有“不怕蜈蚣飞上天(长在头上),只怕蜈蚣草上眠(长于腹下)”之谚。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6)

牛岗墟上最有趣的就算牙行商业暗语了,商业暗语是古代商贾在行帮内部通用的商业隐语,又称行业秘密语、“暗码”、“贩白”、“切口”、“哨语”等。民国《同安县志》载:“暗语、贩语,即一种谜语,亦云贩白,商贾用之,外人不晓也。”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7)

古代民间商品交易中,许多行帮为了商业信息保密,保护行业竞争力,或因行帮禁忌、避讳,不直接说出商品交易价钱数目,而是拐弯抹角用另外的词语或方法替代。时代、地域、行业不同,替代方法也千变万化,从一到十,十个简单的数字,却有几百种专业商业语言,并逐渐习俗化,形成一种利用“暗语”商谈价格的奇特文化现象。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8)

古代直至近代,从事牛岗墟中介的牙行谈生意讲价钱,一般不直白,有约定俗成的牙行暗语,各种数字均有隐语。如闽西赣南等地在牛岗墟上交易时,称一为尖,二为么,三为斩,四为飞,五为仁,六为天,七为线,八为赖,九为脚,十亦为尖。有些地方的牙行还采用在袖筒里或在帽子底下,通过买卖双方捏手指头的方式进行交易,俗称牙行手语,局外人是看不出破绽的。表示数字的方法,一般是: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表示四,一只手五个指头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指表示六,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九是弯曲的食指,五个手指翻转一次表示十。因而有“五把满,六两头,七捏捏,八撇撇,九弯弯,十翻转”的说法。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9)

除了谈生意讲价钱而外,各地行帮商贾在民间商业经营中也习惯使用行话或暗语。一般的等双方议好价格,他沉思一下点着头,算是成交了,买卖的双方一般是不需要中介定价的,主要作用是看牛的好坏和起个见证作用。他就得到了几十元的中介费。小心的放在内衣的口袋里,弹了弹衣服,拍了拍那牛屁股就走开了。冬天的阳光暖阳阳的,中午还有点热,表叔公抹去额头的微汗,和其他几个熟悉的人交头接耳的嘀咕去了。或许是商议着到哪家饭店喝两杯吧。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0)

表叔公平时话就不多,人很憨厚甚至有点木讷,但就凭着相牛的本事,就轻易的得到了几十块钱,听到大人们说起他的时候,我是很羡慕的呢,就是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弄明白那‘牙人’钱是买方出的还是卖方出的呢……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1)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2)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3)

牛是怎么换牙的(牙人)(14)

图/李国潮 黄梅平

投稿、爆料请加武平网小编fjwpwxb,或发至武平网邮箱:mygbwp@126.com,一经采用将有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