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1)

查到一份1943的资料,内容是1941年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招生考试资料,也就是当年的高考考题。看了一遍,感觉难度相当的高,似乎从整体看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要高于现在的高考,节选了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只能说许多大师出自西南联大,不是没有原因的,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

按照当年的招生规定,所有考生均须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四科。另据报考专业不同,还需另考其他科目:文、法、商科加考数学、历史、地理、理化;理工科加考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农、医科加考数学、物理、化学、史地。

不分组试题

公民试题

(一)简述中国农村衰落之原因。

(二)说明先总理所述权能区分的民主政治。(疑似“先总理”、“所述”)

(三)试述合作的意义及其种类。

(四)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之区别。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2)

公民试题对归纳总结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挺高的,比现在考新闻的难度高多了。

国文试题

1、作文:自述在中学学习国文之经过

2、文言译语体(原考题就没有标点符号)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其居处不过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以居古人以莉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若不逢世上所不援下所不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其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犹竟信其志乃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别则闻流言不信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有如此者

(节录礼记儒行篇)

3、语体译文言

我们今后教育的目的既是要教出一般能担当建设国家复兴民族责任的健全国民,究竟要教他做怎样一种人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简单说一句,就是要造就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大家听了或许要觉得惊异,以为过去一般学校所教的学生,本来就是中国人,还要如何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呢?其实从前学校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有许多尽管名目上是中国人,而一考其思想和精神,就没有一些中国人的气质;很痛心地说一句,简直不知道他是哪一国人!这些人既不明了本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位的重要,也不尊重本国固有的德性,和立国精神的特点,更不知道做一个国民对于本国应负有如何的责任。他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应当如何爱重,只是盲目地接受外国的一切,凡是本国的都可以随便吐弃,毫不顾惜,凡是外来的似乎都可以随便模仿,不加别择;而且祗讲表面,徒袭皮毫,浮动浅薄,随人俯仰,完全丧失了独立国家的国民精神。这种人既然根本不知道有国家,敌国外患如此严重,也激动不起他们真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的良知,还不是和无耻的汉奸一样,祗讲自私自利,不惜出卖国家,出卖民族吗?这样的人,还配做中国人吗?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是有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固有的德性,是有我们中国人确乎不拔独立不惧的特性和品格,我们中华民族有中国整个一贯的民族精神,所以中国国民,必须要有中国人所固有的品格德性和精神,纔可以算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换句话说:中国人不仅要以「中国」为他的生命,而且要以「中国」为他的灵魂,所谓中国的灵魂,就是国魂。这个国魂,就是包括中国一切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思想,以及五千年来一切精神物质的创造和积累。

(录自总裁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出席中央训练团第一期毕业典礼训词)

语文的文白互译估计能让90%以上的当代学生完蛋。

英文试题

English

Ⅰ. Write a composition of about 35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60 minutes)

II.My English Teacher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into Chinese:(30 minutes)

The old conditions of travel and the new conditions of most travel of today are exactly opposite.For in old travel,as on horseback or on foot now,you saw the country while you traveled.Many of your stopping places were for rest,or because night had fallen,and you could see nothing at night.Under the old system,therefore,a wise traveler might keep moving from day to day,slowly,in deed,but seeing something all the time,and learning what the country was through which he passed by,and talking with the people.But in thenew system,he is shut up with his party and a good many other parties in a tight box with glass windows and whirled on through dustif it be dusty,or rain if it be rainy,under arrangements which make it impossible to talk with the people of the country,and almostimpossible to see what that country is.

Ⅲ.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nto English:(30 minutes)

拿破仑带了六十万大兵,侵入俄国,俄国人自己知道敌不过拿破仑,就把村庄完全毁去,使敌军无处住宿。法军到了莫斯科,城里忽然起了大火,连烧了好几天。于是整个的莫斯科变成了一片焦土。法军在莫斯科城里,既没有房屋可住,又没有粮食可吃;再加大火之后,又下大雪,饿死冻死的不知多少。拿破仑只得下令退兵,到了途中,又被俄兵袭击,六十万大兵没有剩下多少。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3)

英文试题不难,现在的学生应该基本都能拿高分。

生物试题

1、羊齿植物之生活史如何?试作图并说明之。

2、种子植物,茎之构造如何?试作图并说明之。

3、脊椎动物之眼构造如何?试作图并说明之。

4、哺乳动物之血液如何循环?试作图并说明之。

就四道题,但个人感觉难度上天了。

理工组试题:

数学试题

坦白说我看不懂,没法评价,直接贴图了。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4)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5)

中外史地试题

1、试解释下列诸名词:

(1).法家 (2).西域 (3).青苗法 (4).吐蕃

2、《南京条约》为我国在何时与何国所缔?其内容之要点为何?

3、拿破仑对法国革命之贡献为何?失败之原因安在?试分别述之。

4、略述我国几种重要经济作物大豆、桐油、花生、蚕丝、茶叶之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之关系。

5、在此次欧战以前,德国国防资源最缺乏铁矿与石油,粮食亦不足自给,近来德国几囊括全欧,此种缺憾已稍得补救,试举被占领区域内铁矿与石油产地及粮食有余之区域,并略论矿区与农区之地理情形。

史地题的难度现在就是文科大学生也不见得能答出高分,需要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储备,这还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史地题。

中外历史试题

(一)下列各时代,我国首都位在何地?试举其当时之名称与现今之名称。

1.南宋 2.北宋 3.东晋 4.东周 5.西汉

(二)墨子为何时何地人?其主要贡献为何?

(三)《马关条约》为我国在何时与何国所缔?其内容之要点为何?

(四)近代日本之外交,初有英日同盟之订立,其目的何在?及华盛顿会议时,日本所受之限制为何?近日本有德、意、日三国同盟之订立,其用意何在?试分别说明之。

(五)十七世纪以来,英国与大陆国家争霸而酿成大战者,迄今曾有几次?试略举历次英国之主要敌国及后者之领袖人物,并略述历次大战之结果。

中外地理试题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列举沿途所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试列举其名。

《笔试科目表》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开设课程(1941年西南联大入学考试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