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长,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奈、不公和挫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发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很多人都在抱怨人生的不公,却殊不知问题总是在你抱怨的时候变得更糟。

若能做到不抱怨,不纠结,去改变:即便人生处处不平,也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1)

古人言:

“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抱怨,只是弱者的遮羞布。

因为弱者没有能力改变和解决问题,又不想自己太没面子,才会找各种借口和理由给自己开脱。

作家三毛说过:

“偶尔抱怨一次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地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甲和乙路过一座小桥时,桥突然塌了,下面的水流早已干涸,两人都掉在了桥底。

甲看着受伤的腿,破口大骂:

“我实在是太倒霉了,我昨天上班迟到,今天我过个桥,小命差点搭进去。

我才刚结婚啊,我要是就这么死了怎么办?

我的腿好像断了,这桥也太不结实了吧,是谁修的豆腐渣工程,太没良心了吧”

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乙也受伤了,他看了下自己的伤势,对自己说:幸亏只是擦破了皮,没什么大问题。

他先是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又给上司打电话说明情况,向公司请假半天。

等救护车来的时候,和医护人员一起把甲抬上去。

乙到医院处理完伤口后,继续去公司上班。

我们反观这两个人遇事后的做法:甲除了抱怨,什么也没做。

乙在事情发生后没有选择抱怨,而是着手解决问题。

西尼加曾说过:

“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

当我们习惯抱怨时,会有一种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的错觉。

鲁迅也曾说过:

“往往人一开始抱怨,事情就会迅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进。”

习惯抱怨的人,日后生活必多坎坷。

因为抱怨只会消磨你的意志,让你变得越来越消极,到最后一无所成。

因为不断地抱怨,好心情也会变成坏心情,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与其抱怨,不如坦然接受,多一些自我反省。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2)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3)

辛弃疾有云: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故意刁难,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常态。

只是有些人习惯默默承受,不愿说出来罢了。

我们有我们的怀才不遇,他们有他们的难言之隐;我们苦苦坚持的时候,他们也在咬牙硬抗。

心理学上有一个“归因理论”:如果问题出现,你把原因归结于别人,就会情绪低落,有一种无力感,而不是去积极解决问题。

相反如果你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反思自己,会想办法改正错误,让事情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罗曼·罗兰曾说:

“怨怒燃起敌意,豁达重拾希望。”

曾有一个人向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提问:“过去这么多年,最让你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蔡崇信回答道:“你是问难过的事情,还是难处理的?好像没什么难过的事,倒是经历了一些难处理的事。”

仔细想想这句话,大有深意:一路走来,经历艰难坎坷,选择一路向阳,默默面对。

曾经以为大过天的事,现在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好与不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丰子恺说过: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与其揪着不如意的破事不放手,搞得自己心生怨念,生活也变得乌烟瘴气,不如试着放下。

唯有不纠结往事,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心若向阳,人生才会春暖花开。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4)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5)

古人有云:

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中说: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

遇到问题,试着改变当前的困境,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宝强做客《十三邀》时,分享自己跑龙套时的经历。

那时候有无数人对他讲过:你根本拍不了电影,你没有条件,也没有天赋,长相也不行。

他拿着简历找导演试戏,导演打量了一下他,直接把简历扔到了垃圾桶说:你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还想当演员?

像这种近乎侮辱的对话,在王宝强跑龙套的那几年里,一直在重复上演。

成名后的王宝强回想那段经历,并没有多少怨恨,更多的是理解:“你说他们有错吗?他们也没错,人家只是说得很现实。”

每天面对嘲讽和质疑的王宝强明白,自己不能抱怨,因为抱怨没用。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强大。

被人嘲讽不会说普通话,他就开始疯狂练习普通话。

王宝强在《十三邀》中说:

我理解自己的幸运,也是努力得来的,但仅仅这样还不够。

并不是谁出去闯荡,吃了苦,就能出来的。

只是坚持还走不到第二步,还要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没剧组找他演戏,他就主动申请做武打替身,别人来假动作,他却动真格,拳拳到肉,只为一个逼真的镜头呈现。

拍《士兵突击》时,硬生生在水里泡了三四个小时,泡得手脚都发白了,后来王宝强浑身松软,直往下沉,导演一看不对,忙让工作人员围过去,把他捞了起来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拍《康熙王朝》时,需要一个小太监的角色,他第一个被推了上去,因为他记台词最熟。

正如《淮南子》中说的: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王宝强的成功,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不断地突破自我换来的。

作家刘同说:

“抱怨深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因为他能把抱怨的情绪,转化成努力向上生长的力量。

人在逆境时,只有改变,才能拯救自己。

强者在适应 弱者在抱怨(弱者抱怨强者改变)(6)

陆小曼在《随着日子往前走》写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

不抱怨,接受一切,才能拥抱美好;

不解释,往事已过,一定要向前看;

去改变,与其抱怨,不如尝试改变。

余生,一切向前看,不抱怨,不解释,不纠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