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大动作、精细动作、平衡感、空间感知”,这些词几乎在美吉姆的每节欢动课上都会涉及到,其中,“感统”让许多家长感到熟悉又陌生。那么,家长们关心的“感觉统合”到底是什么?宝宝“感统失调”会有哪些表现和危害?是否可以纠正呢?

感统失调

家长和老师经常会接触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并不笨,但是在学习某些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困难、阅读困难、情绪不稳定等等。他们很可能就是因训练不足而出现感统失调。

父母感统训练方法 父母们熟悉又陌生的(1)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艾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存在着上述症状。这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后天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矫正。

所谓的“感统”(全称“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所以,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症状表现

父母感统训练方法 父母们熟悉又陌生的(2)

引发原因

孩子是在母体中开始形成感觉统合能力的,并在后天的不断训练中完善。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先兆流产、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难产、摇抱少、爬行不足、活动受限、运动协调性差等原因,造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进而有了感统失调的种种表现。

感统失调导致的一些问题或许在孩子幼年时期不会表现出来,但到了学龄期,孩子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遇到障碍。

针对训练

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大脑功能训练,会运用一些专门的器械,要求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完成协调性的动作。

如平衡能力训练,让孩子通过秋千、平衡木、平衡台、翻滚练习、蹦床、旋转圆筒等项目,训练大脑的前庭平衡功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训练孩子的触觉、本体感、手眼协调性等能力,提高孩子的动作反应速度,稳定其情绪,增强勇气和自信心。

父母感统训练方法 父母们熟悉又陌生的(3)

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现在,爸爸妈妈对“感统”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家中宝宝上过美吉姆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发现,感统训练的很多项内容都与美吉姆欢动课的部分环节相吻合呢!美吉姆正是通过这样科学、有趣的课程,促进宝宝体能、认知、社交、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的。

父母感统训练方法 父母们熟悉又陌生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