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几项科技成果造纸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300个科技成果?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00个科技成果(几项科技成果)

300个科技成果

古代几项科技成果

造纸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纸在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方面,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材料。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嫌帛之类。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初期)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但是,这种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公元二世纪,在宫廷中任尚方令的蔡伦,凭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监制并且组织生产了一批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在国内推广起来。同时,东汉还进而用树皮、特别堵皮造纸,扩大了原料来源。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造纸设备方面,出现了活动的帘床纸模;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春捣。提高了工效,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杆纸和竹纸。宋元和明清时期,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币。

我国造纸技术,在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随后传入欧洲。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的两千年间,我国造纸术一直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古代在造纸的技术、设备、加工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现代机器造纸工业的各个主要技术环节,都能从我国古代造纸术中找到最初的发展形式。世界各国沿用我国传统方法造纸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

活字版

活字版是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1041

-1048)毕昇所发明,用胶泥刻字,火烧坚固,排版印刷。这一发明早于德国人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版四百年。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迅速传遍世界各国,这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火药是炸药的一类,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祖先发明火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发明的火药呈褐色,因此有人叫褐色火药。它是硝酸钾、硫黄、木炭三种粉末混合而成。火药的发明主要来自人们长期炼丹制药的实践。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因而火药又被引入药类。

我国的火药技术,早在唐代就传入波斯、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后又经西班牙传入其它欧洲国家。火药主要用作引燃或发射,是发射武器的能源。恩格斯评价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指南针

指南针是指示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之一。在战国时已有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的指南针。公元前三世纪《韩非子·有度篇》就有记载,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更为详细,而欧洲关于磁针的记录较晚。指南针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平面内,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旅行和行军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法

历法,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即对年月日时的安排。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作为天然计量时间的尺度,如反映季节变化规律的回归年、反映月貌变化规律的朔望月和反映昼夜变化规律的太阳日,便组成三个大小合适的时间计量单位。

我国古代历法的起源很早。有原始的农牧业就有原始的历法。成文的历法从周末到汉初的古四分历开始,经过一百多次的改革,不断进步和完善。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是年月日时的安排,还包括日月星辰位置的推算、日月蚀的预报、节气的安排等等。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太阳视运动、月亮运动、交蚀、节气和置闰的研究计算及运用已十分精确,独创了二十四节气,并发明和制造了浑仪、简仪等观察天体的仪器。所有这些,在世界天文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地 动 仪

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同地震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地震记录。在不断积累地震知识的基础上,东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张衡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在人类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博(即酒坛)。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是中间的“都柱”(类似惯性运动的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和仪体相接联的八个方向的八组杠杆机械)。外面相应设置八条龙,盘踞在八个方位上。每个龙头的嘴中含有一个小铜球,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瞻躲张口向上。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比较强的地震,传来震波,“都柱”偏侧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铜球掉在下边的瞻

除口里。这样观测人员根据铜球“振声激扬”,而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并且观测到了永和三年(公元138年)陇西发生的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中医学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防病治病经验总结,自有文字记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们著成了中医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它以朴素唯物论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医学理论体系,——

以此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体内部脏腑间相互关系,并在整体观念的原则下,阐明有关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医学上的一切问题。东汉时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辩证论治”的法则,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伟大的临床医学。到了金元时代,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四位卓越的医学家,继承医学内经理论,结合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象,各自发表了学术主张,丰富了中医学术。清代又成功地发展了温病学说,使中医对许多急性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更趋完整。我国古代数千年来的医学著作有

五、六千种以上。此外,散见于经、史、子、集、小说、笔记及道藏佛书中的医学资料,随处可得。

祖国的药物宝库也十分丰富。古典书籍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有专著《神农本草经》;公元5-6世纪时,梁、陶弘景整理和总结了汉晋以来所增加的药物365种,合计730种。公元659年,唐代朝廷颁行了唐新本草,载药844种,附图25卷。公元10-12世纪,宋代朝廷几度修订药物书籍,公元1108年将药物扩充到1746种。公元1578年,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撰成《本草纲目》一书,载药1892种。公元1765年,赵学敏著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补充药物716种。至此,书载药物已达2608种之多。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防病治病的方法。除用药饵

内服、外用外,突出的还有针灸、按摩、气功等医疗技术。这些特有的医疗方法和医疗理论体系,充分显示了祖国医学的重要价值。

祖国医学早在周朝就已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医事制度。当时在天官冢宰的隶属下,设有医师,以管理医药卫生的行政工作,下面有专职治疗疾病的“士”,负责文书记录的“史”,掌管医药器材的“府”和负责役使、看护工作的“徒”等人员。在医学分科方面已有食医(营养医生)、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等四科。此外,还规定了年终考查医疗成绩的办法。周以后医事制度又有发展,至宋代在分科方面已发展成为大方脉、小方脉、风科、针灸、口齿咽喉、眼科、疮肿、伤折、金疮等。到了元代又补充了正骨科,明代补充了伤寒科和按摩科。所有各科,在唐代都有了专书,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法医专书。祖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设立也是非常早的。公元4世纪时(南朝刘宋)已开始注意用学校性质的教育形式来培养医生。公元624年,唐代所设的太医署,已发展成为规模相当巨大、组织相当完备的医学学校,由署令丞掌管,下有博士、助教、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药园师、医工、医生、药园生等全体工学人员三百余人。太医署总分医和药两个部分,医部设医、针、按摩、咒禁等四种,医科又分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科,各科都有不同的修业年限,并有统一的考试办法。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个首创,早欧洲医学校几百年。祖国医药对世界医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秦汉时代已开始对外交流。公元562年,明堂图等古典书籍传入日本,成为日本针灸学的先导。隋唐时代,中国医学成为亚洲医药的中心,如朝鲜在公元541-693年,置博士教授中国医学;公元608年日本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医学,并带回很多中国医学书籍;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应邀至日本传授中国医药技术,被日本人称之为药王。阿拉伯方面,由于大量地采用了中国医学,使中世纪的阿拉伯医学得到显著的进步,成为以后欧洲医学发达的基础。十七世纪我国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传至俄国、朝鲜和日本,以后又从俄国传至土耳其和英国。16-17世纪,日本和欧洲各国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以及日、法、俄、德、英等国文字,给欧洲药物和植物学的进步以良好影响,得到了国外人士的敬仰。如苏联把李时珍的石像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的壁廊上。

丝绸和丝织技术

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我国古代在长期生产丝绸的过程中,曾创造出在古代世界属于最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对世界纺织科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和世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重要部分。

我国古代织造丝绸,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用野蚕丝,后来才改用家蚕丝。制造丝绸的技术细致,工序复杂。主要是巢丝、练丝、穿筋、穿综、装造和结花本。丝绸的品种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锦、纱、罗、绩缎、绸、绒、绑丝。

我国丝织技术,早在公元前就传入日本。在张粤开通西域后又传入中亚细亚和欧洲。据西方记载,波斯曾专派使者来我国学习丝织技术。日本派人来浙江沿海招募我丝织技工。公元七世纪以后,中国的丝织技术对日本、中亚细亚、欧洲等地的影响更加显著。

我国古代的丝绸,历来以精彩华美见称。不仅是中国各个时期主要的衣着原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点商品。古代罗马和埃及都把中国的丝绸看作“光辉夺目、人巧几竭”的珍品。罗马凯撒大帝曾经穿过中国丝袍在剧场观戏。中国丝料每磅虽高达黄金十二两,但一直是西方市场的畅销品。

圆周率

圆周率就是圆周的长同它直径的比,用希腊字母来表示:x=

3.14159265358979323846……。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非常精确的程度,取得了极其光辉的成就。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x的不足近似值是3.1415926、过剩近似值是3.141592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同时,祖冲之还确定了x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约率x=22~3.14,密率x=355

~3.1415929。113/7

祖冲之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直到一千年以后,十五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才打破了祖冲之的记录。祖冲之提出的密率也是一千年后才由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重新得到。

圆周率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科学不很发达的古代,计算圆周率是一件相当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因此,圆周率的理论和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标志着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数学水平,引起了世界人们的高度重视。故宫建筑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紫禁城的名字即源于此。它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翅翼,城墙四角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这些建筑都以金黄色的琉璃瓦覆盖,“琉璃之海”下面是红色的墙壁,壁上彩画烨然生辉。宫内所有重要殿宇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也是古北京城的中轴线,它体现了建筑师在宏观规划上的不凡气概。

故宫四面各有一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而最壮观的是正门,即午门。它高达三十五点六米,左右各有掖门,并有一组高低有致、形体相宜的楼亭廊虎相配,气势巍峨。入得午门,便有接连五座白玉石桥,这些桥,全是清一色的汉白玉石砌成,造型优美,刻镂精细,洁白如洗,有如雕冰砌玉。它和红色的宫墙,黄色的琉璃瓦屋顶三大色块交相辉映,更显灿烂辉煌,豪华壮丽。过了桥,便是富丽堂皇的太和殿,它是宫中最宏伟的建筑,高三十五米,用七十二

根大木柱构架成四大坡的屋面。基座是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铺垫而成,这种三层基座的做法在我国古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

位于故宫四角的四个角楼,借用了宋代古画中临水建筑的形式以及传说中月宫的样子,采用了多角、多檐、多脊的造型艺术,檐下配以冷色的青绿点金旋纹彩画,造型美观,绚丽多姿。远远望去,很象一件漂亮的百褶裙。轮廓优美,裙褶飘忽。高十七米的角楼竟没有一根落地柱子,显示了建筑师的高超技能。此外,故宫内各宫殿屋顶形式的变化多样,内外屋檐装饰的丰富多采。以及室内空间分隔和组合的构思、技巧,都达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其中屋顶建筑形式集中华民族建筑之大成,竟多达十余种,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故宫内珍藏着许多为世界所罕见的、属于古代世世相承的奇珍异宝。如雕琢精美的大玉山,精工织绣的龙袍,皇后戴的翠珠凤冠,赤金铸制的编钟。珊瑚、玛瑙、水晶、碧玉、古瓷、古画更是琳琅满目。在故宫历代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会昌九老图》大玉山,它仅次于迄今世界琢玉史上最巨大的《大禹治水图》。制成后的玉山重达八百三十二公斤,铜座重八百二十四公斤。玉山浑厚古朴,采用四面通景构图,设计十分巧妙。有的老翁立于流水木桥嗎嘿絮语,有的坐于亭内把茶下棋。桐荫松竹、悬崖峭壁、高山流水、棚栩如生。

故宫的藏画极为丰富,如宋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徽宗赵估题签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还有一直受人称道的真迹《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历史画卷,规模巨大,从郊区描写到闹市,以活跃的小市民为主体,包括无数人物、房屋、牲畜、车船和桥梁,表现得繁而不乱,精而不弱,层次分明,动静得宜,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作品。

造船与航海

我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已有了独木舟。用木板造船,起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已有专设的造船工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曾组织过一支能运

输五十万石粮食的大船队。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乘船沿江海巡视各地。汉代的木船已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客船、运输船、渔船等。战船中的楼船高十余丈,分三层楼。隋代造过高四丈五尺、长二十丈的大龙舟。唐代造的大海船长达二十丈,载重一万石,容六七百人。宋元时期的造船业在前代基础上迅速发展。主要特点是船体增大,结构合理,行船工具改进。开始使用船坞,创造了滑道下水的方法。宋代打造的车船,可载千余人,有的长三十六丈,阔四丈余,有二十二车。到了明代,造船规模有了更大发展,年产量也很高。

我国的造船术和航海事业在世界上一度领先。公元1405-1433年(明成祖永乐三年至明宣宗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七次航海,遍访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郑和的船队由二百多艘船只组成,船上人员达二万七千多人。由于中国造船业的发达和技术的高超,所以亚洲、欧洲一些国家多仿效中国船型,例如公元1605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总督就主持制造过大批的中国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