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湘黔多坚毅不拔之人。江淮平原,水乡曲港,则人性柔和。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清朝相公最后的下场(清朝的最后一抹亮色)(1)

左宗棠,大清的最后一抹亮色。他生于嘉庆十七年,长成于道光十二年。虽然当时的清朝吏治腐败,民间起义不断,但总算还是一个领土完整的国家,可以说他是见过清王朝最后的威仪了。道光十二年乡试中举以后,三次进京会试,均不能中。使他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能靠科举这条“正途”入仕。这可以说是科场失意了,但他却没有像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骚客一样,纵情山水。反而是博览群书,农业,地理,水利,财政,以及经世致用之书,这都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自咸丰二年(1852年)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以来,他便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这是他一生功名的开始。而后入驻湖南,任幕僚六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使湖南不至于落入太平军之手。时人有云“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堂”。而后入浙江,平缴太平军。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左宗棠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6年(同治五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即后来的福建船政局。而后西北战事起,遂奉命入陕,甘。平定捻,回。

清朝相公最后的下场(清朝的最后一抹亮色)(2)

1874(同治十三年)日本侵台,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左宗棠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消失了。

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清朝相公最后的下场(清朝的最后一抹亮色)(3)

陕甘总督左宗棠却指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天下不只是爱新觉罗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面对着“兵疲、饷绌、粮乏、运艰”,问题,但左宗棠对收复新疆却信心百倍。面对这些问题,他指出要缓进急战。在出征以前,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改良武器装备,增强军队战斗力。而出征以后,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清朝相公最后的下场(清朝的最后一抹亮色)(4)

1880年,清廷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议条约。与此同时,左宗棠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进:命金顺部出精河为东路;命张曜部驻特克斯河畔为中路:命刘锦棠部出布鲁特游牧地为西路。左宗棠认为“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遂由肃州出发入疆,坐镇哈密亲领后路声援。同时,左宗棠将其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个月,为了减轻内地长途调运军粮的困难,改善天山运道,修筑盘曲山路;筹集粮秣,发动军民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增粮积谷。并在哈密大本营加紧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较之《里瓦几亚条约》,中国虽赔款增加,并仍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之领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地方,在领事等问题上也收回一些利权。同日左宗棠抵京。他对这一条约态度复杂,一面说“界务无损”、“商务亦尚相安”,对曾纪泽也赞扬道:“劼刚此行,于时局大有裨益,中外倾心,差强人意也。”

清朝相公最后的下场(清朝的最后一抹亮色)(5)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最辉煌的是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这是他个人的荣耀和骄傲,更是国家之福。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老友杨昌睿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处,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当即吟出一首《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