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不到三个月就拿下了明史上最大的阉党头目一一一魏忠贤,接着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余孽彻底摧而毁之。魏忠贤被放逐,途中,崇祯皇帝改变主意,又重新下旨将其召回,自知罪孽深重的魏忠贤深感穷途末路,选择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喝了一夜的酒,于四更上吊自杀,最后被朝廷削首传往九边。

崇祯是朱由检的(拥立崇祯皇帝朱由检)(1)

紫禁城午门

表面上看起来,魏忠贤是被崇祯皇帝处决的,但真正能扳倒魏忠贤,让崇祯痛下决心的却另有其人。那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正宫皇后一一一张嫣,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艳后之一。

过去形容绝世美女,大多用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来代替,给人一种模糊而远景的想象。

而张嫣则不同,史上对她美貌的记载却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什么标准呢?“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笔者暗暗吃惊,天下究有这等没有瑕疵的美女,如果不是史料的记载,大抵没有人相信。

张嫣(1606一1644)年,字祖娥,小名宝珠,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巿祥符区)人,父亲名叫张国纪。

张嫣打小笑不露齿,无比清纯。七岁的时候,洗衣做饭,洒扫庭院,样样都会。闲瑕之余,个人独处一室,学习女红,阅览史书。十三四岁时,窈窕端丽,绝世无双。接下来,张国纪伤偶后,张嫣亲自照顾弟妹。

第一个完美!

天启元年(1621年),皇帝朱由校下诏,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美比赛,参与这次角逐的共有五千多人。张嫣脱颖而出,集身材、容貌、气度与风仪于一身,过五关斩六将,迈过八道关卡最终夺取桂冠,成为明史上第一个竞争上岗的正宫皇后。不仅如此,正史将其冠以天启年间明朝第一美女之称,何等光鲜与殊荣。

美貌自不必说,张嫣等同一个集大成者,只在静静地等待着入宫的机会而已。1621年二月,张嫣听诏入宫,两个月后,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张国纪以女为贵,封太康伯。

第二个完美!

如果单纯用美貌来衡量一个人,张嫣美颜绝世,不仅条件完全符合,还盖世无双。但张嫣来自于民间,曾经饱偿疾苦,知道百姓所需,深知江山所痛,关键是她不畏强权,不惧风雨,还有一颗正义而勇敢的心。

第三个完美!

崇祯是朱由检的(拥立崇祯皇帝朱由检)(2)

张嫣

从开封府到北京城,张嫣来了,她名动天下,像上天派给天启朝的一位和平信使,她成了京都老百姓心中的神。

但这个不满十五岁的纯洁的少女,自从踏进紫禁城的那一刻起,注定会不平凡。

为什么会不平凡呢?简单介绍一下天启初年的朝廷局势。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因“红丸案”,在位不到一个月就挂了。他宠爱的西李选侍挟持着他和朱由检(崇祯皇帝)却赖在奉天殿不走,意图掌国,从而又制造了明史上著名的“移宫案”。其实,天启皇帝是被杨涟等文臣从西李选侍手中抢过来的,并帮助他顺利完成了登基。这样一来,开局后,因拥立有功,朱由校大肆委任文官,文官集团把握着朝政,而皇帝仿佛成为了一枚铸码。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他不愿做一个被培植起来的傀儡,于是断然采取措施,想用另一种势力去制衡文官集团一一一东林党。

宦党萌发,再次势大。

首先,封他的乳娘客氏为“奉圣夫人”,并荫及家人,客氏可以自由出入宫禁,时时伴驾,史称朱由校没有乳娘便茶饭不思,食欲不振,客氏得天子宠爱,并对其言听计从,这样一来,客氏地位如日中天,不可一世。

客氏引出了另一个人,魏忠贤。

魏忠贤目不识丁,但身材魁梧,长像帅气,关键是他出手阔绰,一次又一次地向客氏狂轰滥炸,客氏满足于这种甜蜜,于是把老相好魏朝踹了,与他成功完成了对食,并向朱由校推荐了他。

魏忠贤思维敏捷,很会来事,干了几件漂亮事后,朱由校就委任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着锦衣卫事。客魏成功联袂,从此两人沆瀣一气,内外勾结,染指朝廷政事,大肆陷害忠良,收买人心,卖官鬻爵,成功打击了东林党一班的文臣。

朱由校的目的达到了,他成功打压了文官,但同时又催生了明史上最大的宦官集团一一一阉党。随着时间的推移,阉党把握朝政,决定政事,仿佛另一个帝国的核心,一时间权倾朝野,并巧言令色左右着朱由校。

崇祯是朱由检的(拥立崇祯皇帝朱由检)(3)

魏忠贤

张嫣入宫后,就是在这样的朝局下踏波前行的。

很显然,虽贵为皇后,但在紫禁城的深宫大院,她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她的绝世容颜让客氏嫉妒,巴不得用冰冷的刺刀划破她的脸,逐出紫禁城,最好是消失在人群中。客氏颤抖了,对张嫣恨之入骨,自然就成了魏忠贤的眼中钉。

而张嫣呢?出于正义,整肃宫宇,首先发难。

性严正,数于帝前言客氏、魏忠贤过失。尝召客氏至,欲以伏法。

张嫣性格刚直,不齿于客氏和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几次在天启皇帝面前进言,要求极力惩处这两个人,力图矫枉过正。她还亲自将客氏召至她的宫里,当罪论处。后来被天启皇帝救下。

客、魏交恨,遂污后非国纪女,几惑帝听。

张嫣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处置客氏不成,但却引来了客魏二人疯狂的报复。

这是一条狡猾的毒计。他们诬告张嫣并非张国纪的亲生女。说他的亲生父亲名叫孙二,是一个杀人越货的死刑犯,为保全张嫣的性命而把她托付给张国纪收养。孙二为朝廷囚犯,家族上有历史的污点,根不正苗不红,张嫣明知,却不向朝廷报告,胆敢通过选拔入主宫中,实为欺世盗名,犯下不可饶恕的欺君之罪。

这条毒计好生了得,差点让朱由校废掉了她(几惑帝听)。张嫣躲过了一劫,但他的父亲却成了众矢之的,身陷政治漩涡不能自拔,最后只能辞官归乡。

首回合,互有胜负,张嫣处于弱势和防守。但张嫣亲自看到了为虎作怅的阉党的势大,这股势力不再是平衡计,而等同于在朱由校手中滋生出来的一个怪胎,直接威胁着明帝国。

天启三年(1623年),张嫣怀孕了,突然感觉腰痛,想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调整一下。客氏逆天了,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去冒充会按摩的宫女,居然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施以重手,用力过猛,伤及元子,致使张嫣产下死胎,即怀冲太子朱慈燃。张嫣终日以泪洗面,怒其不公,含愤于心,从此未再生育。

崇祯是朱由检的(拥立崇祯皇帝朱由检)(4)

客氏

诸如以上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张嫣面对阉党无所畏惧,依然保存着那颗勇敢的心。

可是这个天启皇帝呢?他既不想收拾客魏一党,又不想客魏伤及张嫣,看似保持中立,实际左右摇摆;他不想打破这种平衡,希望这样一直保持就好一一一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一一木工。

而这一点,正好被魏忠贤一党所利用,他们总是趁朱由校勤于木工之时,向他请示朝中大事,朱由校非常厌烦,一句“自己处理吧!”,阉党如获至宝,用他的口谕横行无忌,假传圣旨也如家常便饭,实话说,这时候的魏忠贤己把控了天下。

所幸还有勇敢的张嫣,在邪恶势力面前绝无低头。

她经常劝谏朱由校:“远小人而近贤人”。朱由校不以为意,他被蒙在鼓里,分明不知还有人想谋他的权、窃他的国。

一次,他去看望张嫣,见桌上有一本《赵高传》。这是张嫣的聪慧之处,桌子上的《赵高传》分明有所指,暗示魏忠贤为赵高,朱由校断不要做被指鹿为马的秦王。历史记录下了朱由校的表情,两个字“嘿然”一一一不吭声,太有意思了。

崇祯是朱由检的(拥立崇祯皇帝朱由检)(5)

朱由校

朱由校的平衡和摇摆终于走到尽头了。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驾乘幸福小船落水生病的朱由校因服用“仙药”身亡,终年二十三岁。

但在他逝前,紫禁城内,却惊心动魄,张嫣与客魏的较量达到了最高潮。

知道皇帝的死讯后,阉党严密封锁消息,除取消朝拜外一切如旧,看不出丝毫端倪。朱由校身前,由于客魏一党大肆迫害后宫,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客氏与魏忠贤密谋,意图安排宫外怀孕的妇女进入宫内,以假乱真,冒充朱由校子嗣,想“裹挟天子”于幕后执掌天下,继续为祸。

张嫣识穿了他们的阴谋,果敢出击,把朱由校之死的消息从各种渠道放了出去,一夕间宫里宫外路人皆知。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张嫣赢得主动,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

之前,由于朱由校偏听魏忠贤谗言,说后宫还有二人怀孕了。张嫣一阵耻笑,知道这又是客魏的奸计,她分明知道这个后宫早已寸草不生。于是不断向朱由校建议,由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继位。

接下来,不知她哪来那么大的勇气,所有关于朱由校继位的政令和安排全部来自于她。

为躲避客魏的爪牙,她派人通知宫外的信王小心应对;当着朱由校的面,朱由检推脱,她劝谏:“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生变故”;她着人拟下兄终弟及的圣旨,当着满朝文武宣布,“这就是新君”。

她还嘱咐新皇,时时提防宫中的陷阱,小心杯盘中的食物和茶水,这一切随后都在她嘱咐中应验;她向朱由检控诉阉党的全部罪行,他们把握朝政,为害忠良,搞得朝廷风声唳立,草木皆兵,他们的真实目的是试图窃取国权,继续危害国家。

张嫣做到了,她以敏锐的政治嗅觉维护了大明朝,让正统的薪火传承;她无私无畏,用勇敢和忠诚维系着国家;她一介弱女子,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临危不乱,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做下了超乎寻常的事。可以说,真正扳倒魏忠贤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倾国倾城,看似柔弱的张嫣皇后;其实,崇祯皇帝无非是个执行者而已。

随后,朱由检登基,仅八十二天就拿下客魏朋党,一夕间为祸明朝的阉党集团飞灰烟灭,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同期,为嘉勉张嫣,以示尊崇,特将张嫣上徽号为“懿安皇后”。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宣告明朝灭亡。崇祯皇帝斩杀妻女,上吊于煤山;张嫣闻讯后,哭泣家国,但绝不苟且,自缢于房间,结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列传》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