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的诗
作者:马累
想起一些细微的事,
比如,家乡的麦子开花,
被麦芒扎痛的信仰。
再比如,河面上旋起的清风
无人领略,卑微的肉身
却注定承受一个时代的错疚。
而更多时候,我会想起
这样的场景:
午后洒满阳光的天井里波浪般
浮动的树荫,
父亲手背上粗重的汗毛,
母亲腿上浆洗的发白的蓝色粗布裤子,
零乱的木桶,
水泥板上摊开的玉米,
桐枝间密密实实的鸦巢……
如果不是为这些活着,
我就不会像现在这般安静。
诗人介绍
马累,原名张东,1973年4月生于鲁中平原上一个叫楼一的小村庄。参加27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纸上的安静》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匍等语言发表。认为诗歌首先要干净、安静,其次要表达出内心的爱与罪愆。
专家点评
很多时候,我们对诗意的提炼与演绎,都源自于对生活的深切忆念与默默感恩,源自于对生命行旅与心灵起伏中那起起落落的情绪烟火的捕捉与燃放。与此同时,生活中有无诗意,其实与生活本身的关系并不直接,因为生活作为“物自体”,它无法站出来自我发声。生活的诗意,说到底是人类主体观照生活和触摸生命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诗人对生活诗意的表述中,无时无处不袒现着主体性的特征。这首《想起的诗》,正可以视为对上述观点的具体说明。
诗人以“想起”为题目关键词,意在强调其诗情的来历与记忆相关,与曾经的生活踪迹相连,而不只是无根无据的情绪构想和心灵呓语。诗人先是用两节的形式,交代了能“想起”的生活中闪烁着诗意光亮的部分。首节以“细小的事”为领起,言述了曾经生活中微细的点滴在心灵中的鲜明印痕,“家乡的麦子开花”“被麦芒扎痛的信仰”“河面上旋起的清风”“卑微的肉身”等等意象,都是对“细小”这一形容词的说明,尽管这些陈列之“事”,其实并不“细小”,不过在诗人述来,相比宏大的生活本身而言,这些事项又不能不说是“细小”的。第二节用“场景”来统摄,“洒满阳光的天井”里“浮动的树荫”、“父亲手背上粗重的汗毛”和“母亲腿上浆洗的发白的蓝色粗布裤子”,以及“水泥板上摊开的玉米”等等,乡土生活的真实情景历历在目,让人不免生出亲切而温馨的阅读感受。
最后一节可以看作前两节的总结和升华,这样的结构设置,很容易让人想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而诗歌的结尾两句,“如果不是为这些活着,/我就不会像现在这般安静。”也会让人忍不住记起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的名句。尽管该诗的结尾句不如艾青的出彩,但有这样的诗句来总括,诗歌的境界也一下子被抬升了许多。
特邀点评:张德明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耿占春、顾北、顾建平、洪烛、霍俊明、简明、蒋浩、贾鉴、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建春、刘向东、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树才、师力斌、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吴投文、汪剑钊、王久辛、王士强、西渡、向以鲜、杨克、杨墅、杨四平、杨庆祥、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定浩、张清华、周伟驰、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栏目主持:孤城
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om)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设有品牌栏目“每日好诗”(稿酬500元),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