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还需一粒猛将

今年六月十七,随着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一切有关名称的猜测戛然而止,其中“康熙号”是基于历史的憧憬,“施琅号”就相对离奇,还不如“台湾号”来的丝滑。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收复台湾,《清史稿》评:“圣祖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很多人称他是“千古一帝”。

那带兵的叫施琅,他率清军水师在澎湖大胜后轻松登陆,康熙说他:“立如此奇勋,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身!”

一个大英雄,一个小英雄,而历史若不深究,盲猜“施琅号”就不足为奇了。

话说清军入关时,有位豪侠路过南通,只因受了当地土豪凌辱,便一怒投靠八旗。

旗人见他气宇非凡就让他做了知州,任上当天,他就把那土豪抓来打死,之后辞官而去。

不久路过萧山,见两清兵欺负一孤儿寡母,他上去便说:“二位官爷雅兴啊?”

“你谁啊?”

“俗话说见者有份,二位既然是酒色之徒,这光有色没酒哪行啊?”说着就往胸口里掏。

二位以为是酒,却不想一把利刃从天而降。事后,豪侠分给母女些银两,便躲进深山避祸去了。

虽是豪侠,康熙在电视里却想杀他一千次,可最终还是给了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福建总督的要职。

此人浙江姚启圣,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

姚启圣的真实历史(姚启圣有三大功绩)(1)

为何是他?因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没有文景的韬光养晦,武帝哪有资本去打仗?没有皇太极的奋武戎行,满清能有机会入关?

姚启圣,就是文景、皇太极般的存在。

明末,海盗郑芝龙受招抚离开台南,后来清军南下,芝龙投降,其子郑成功以厦门、金门等岛屿为据点抗清,同时跨海攻台,打跑了岛上的荷兰殖民者。

八旗不善水战,哪怕厦门也是遥不可及。郑氏虽掌控了沿海,却难以获得额外兵源,可谓焦灼。

等郑成功暴亡,其子郑经嗣位时,大陆已是康熙元年(1662)。

起初,康熙忙着除鳌拜、三藩,没空顾及台湾,谁知郑经先涮了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十三年(1674),他趁耿军北上突袭了泉州、漳州、汀州等地,逼前者降了大清。

从此至康熙十八年(1679),清军就在沿海各地与明郑展开攻防,虽屡有胜绩,却无法将其逐出大陆。

姚启圣,就在这个节骨眼站了出来。

后来,那个见义勇为的豪侠加入了汉军镶红旗,成了康亲王杰书的秘书。不久杰书在福建讨耿,姚启圣屡立战功,荣升福建布政使。

康熙十七年(1678),因明郑大将刘国轩屡战屡胜,康熙在杰书的建议下罢免了福建总督郎廷相,并以姚启圣代之,全面负责平台事宜。

对平定台湾,姚启圣有三大功绩。

其一,围剿明郑在闽势力,将其赶出大陆。

话说刘国轩曾随郑成功围攻南京,收复台湾,姚启圣起初也连遭败绩。然而他不急不躁,认为敌军只有三万,地盘大了势必要分兵把守,即“众分,则势弱,势弱,则破之易也。”康熙知晓后说:“闽督今得人,贼且平矣!”

果然,分兵的刘国轩顾此失彼,清军则连战连捷,首次将明郑赶出了厦门、金门等沿岸岛屿,郑经带着几千残兵逃回了台湾。

姚启圣的真实历史(姚启圣有三大功绩)(2)

明郑集团在大陆沿海势力范围

这第二功,是洞悉敌情,善诱康熙。

话说郑经回台后不久病逝,陈永华力保长子郑克臧为监国,而冯锡范不服,杀死二人后拥立次子郑克塽,至此岛内大乱。

古代讯息闭塞,别说台湾,邻省之事也不见得能及时、如实的获悉,不过姚启圣早就在岛内安插了心腹。

康熙二十年(1681)春,一纸密报送到了福建总督府,文曰:“主幼国虚,内乱必萌...时乎不可失也...速恳发兵,救民于水火...”

启圣,启圣,姚启圣旋即报告北京,圣祖受到了启发,下定决心攻台。

而谕旨下达后,包括水师提督万正色,镶黄旗满洲都统喇哈达等人均以海洋风涛莫测,八旗不善水战为由拒战。就当康熙一筹莫展之时,姚启圣以全家百口性命举荐施琅,这便是后者的第三个功绩。

不过,康熙起初是拒绝的。

施琅何人?他早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随郑成功抗清,后来又得罪了郑成功导致父兄被杀,继而二度降清。

对大清来说,施琅常年游走海峡两岸,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而康熙不放心的,是其子施其和侄子施亥尚在对岸供职,此人身份成疑。

不过这时,对岸又传来了一份密报,说施其策划了一场政变,结果东窗事发,全家六十多口被赶尽杀绝。

史书没有过多细节,依笔者看,该事件可能是由爱子心切的施琅一手策划的,也可能是郑经当局未雨绸缪的表现,亦或拜姚启圣暗中操作,只为扫清攻台障碍。

总之,郑成功给施琅留的这条后路,全都反馈到了自家身上。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天,水师提督施琅率兵三万进攻澎湖,毫无悬念地消灭了明郑残余势力,之后没遇任何阻碍便登上了台湾岛,郑克塽、刘国轩等尽皆出降。

当时,姚启圣随军去了澎湖,等施琅登陆台湾就还兵福州了,不久背疾复发,终年六十。

姚启圣的真实历史(姚启圣有三大功绩)(3)

换句话说,等到论功行赏之时,大英雄已不在人世。

其实在两年前(1681),姚启圣就已被多人弹劾,所以说,他绝对是在一种极端忧虑的环境下开展对台工作的。

弹劾他的,是左都御史徐元文和刑部尚书徐乾学,此兄弟二人是顾炎武的外甥,内心大概是向往明郑的。而勾结他俩的,正是“摇摆人”施琅。

在《决计进剿疏》中,施琅就已表达出他与姚启圣的不合,既有战略分歧,也是性格使然,所以他联合了大学士明珠,徐氏兄弟等集体下套,大家早就看不惯姚启圣那洁身自好的作派了。

所谓清高,须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来也会有十万两银子的灰色收入,何况是总督?

姚启圣肯定有钱,不过都花在了百姓和事业上,《清史稿》载:“圣祖命康亲王杰书统师进讨,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捐资募兵对他来说是常事,去世时,其家产也不过四千两银子,今福建尚有姚公祠。

反观施琅,他于满汉之间来回穿梭,在民族大义上为人所不齿。贪欲方面,他占领了全台超过一半已开垦的土地,名曰“施侯租田园”,直到日据时期还在收租。对那些无地渔民,他也要挨个收取好处,否则甭想打渔。

怪不得康熙想杀姚启圣一千次,哪怕他能有一丝“合群”,施琅也不会成为英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若不是姚公将明郑逐出大陆,收复金、厦在前,若没有他安插的间谍换来宝贵情报,若没有他的极力举荐,历史怎会容得下施琅?正如《清史稿》所讲:“台湾平,琅专其功,然启圣经营规划,勘定诸郡县。及金厦既下,郑氏仅有台澎,遂聚而歼,先事之劳,何可泯也!”

战后,清廷内部又产生了一场对台的弃留之争,姚启圣据理力争,他也是第一个提出保留台湾建制,并安排驻军之人。

不久(1684)康熙设台湾府,将宝岛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行政上隶属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