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璐
生菜、小麦、拟南芥、水稻,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种的这些植物生长情况如何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天宫课堂”第三课中,航天员展示了问天舱内的植物生长情况。问天舱内生菜和小麦长势良好。 就在不久前的中秋节,三名航天员还品尝了由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
在太空课堂上,陈冬直播空间站科学实验操作——采集拟南芥样本。
“开启拍照!”“发送图片!”通过语音口令,陈冬先给种植孔中的拟南芥拍了照片,并将图片传送给地面的科学家。
陈冬采集样品时,先把盖子打开,拿上小剪刀,把样品削出来放进冻存管中。这些冻存管会放到-80摄氏度存储区,然后带回地球交给科学家研究。
在问天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里,除了拟南芥,还培育了另外一种植物——水稻。
经过70多天的培育,“神十四”航天员带上太空的水稻种子已经长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
刘洋拿出了一个盒子,这是生命生态实验柜,里面种植了高杆水稻和矮杆水稻两种。在水稻培育过程中,航天员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在刚刚萌发的水稻叶尖上,出现了一个晶莹的小水滴,并且小水滴会越变越大,直到贴到生长盒的壁上。”刘洋描述说,这是水稻的“吐水”现象,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更容易观察得到。
刘洋给天宫课堂上的同学们留下一道思考题:你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发现了水稻的吐水现象了吗?是空间站上水稻的水珠大,还是地面水稻的水珠大?为什么?
空间站里的拟南芥和水稻究竟肩负着什么样的科研使命呢?航天员刘洋说,这个试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
据了解,该实验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受到的影响和变化规律;解析微重力调控长日和短日植物开花的分子基础,鉴定微重力作用的关键基因;解析长期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对空间环境可能的适应性机制。
科学家们希望实验能解答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微重力怎样影响开花?微重力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能否利用微重力环境作用来控制植物的开花?
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就成为空间生命科学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次实验选取的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代表性的模式植物,前者代表双子叶、长日、十字花科植物,很多蔬菜,如青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而后者代表单子叶、短日、禾本科植物,很多粮食类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属于禾本科。
从8月到10月,我国空间站里面种植的水稻、小麦都展示了勃勃生机。“非常期待能够在空间站收获我们自己种植的粮食,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甚至在火星,我们都能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陈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