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色头发,白皮肤,太阳镜,一身浅色休闲装扮。

7月的最后一天,红星新闻记者在成都城南一家咖啡厅里看到了Oliver Jones,一名29岁的英国小伙。

见面地点离他家不远,这天他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白色的电动车。他带着一身暑气坐下,“太热啦!”说完他又笑了笑:“你们好,我是丁一睿,你们可以叫我丁丁或小丁,很高兴见到你们。”

比起英文名,他更喜欢别人叫他的中文名字。

三年半前,小丁从家乡英国来到成都,在朋友的介绍下,入职桐梓林国际邻里社区,成为老外Here外籍中心助理。“我很幸运能得到这份工作,因为它是一份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交际工作。”说到这里,他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对他来说,中文,尤其是有很多声调的四川话很难,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成都这个城市的热爱。

“这里不仅有幸运,还有温暖和爱。”他说。

在成都十年的瑞典人评价成都(国际社区里的英国小哥)(1)

Oliver Jones

“成都是第二故乡,这里有温暖、幸运和爱”

将采访地点定在咖啡店中,是小丁的要求。

“成都有很多风格迥异的咖啡店,每次去不同的地方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给他带去惊喜的,有时候是产品本身,有时候则是店内的环境。“也许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咖啡厅,但成都的咖啡店更有氛围感,它们已经成为家之外,成都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他笑着说,成都有4000多家咖啡店,够他体验足够长的时间。

来成都前,广州、上海、三亚等中国城市,也曾留下过小丁的足迹,“但成都永远是我心中的NO1。”说到这里,他笑得更灿烂了,“这里是我妻子的家乡,也是我们延续爱情的最佳选择地。”

小丁和妻子相识于澳大利亚,那时候他一直居住在西澳大利亚的首府珀斯,两人在相恋期间经常面临分别,为了能一直在一起,最终决定一起留在中国。

去年10月,两人在亲人的祝福下走进婚姻殿堂。他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这一幸福时刻:夫妇二人穿上红色中式婚服,脸上溢着灿烂的笑。

在成都十年的瑞典人评价成都(国际社区里的英国小哥)(2)

Oliver在成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资料图

来成都近四年,小丁逐渐从完全不了解中国,慢慢向了解中国习俗、并融入这座城市转变,也早已把成都当作他的第二故乡,

“中国岳父母对我非常友善,哪怕因为语言关系,沟通存在障碍,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虽然小丁认为自己很幸运,也在这座城市体会到家的温暖,但仍有一些遗憾。比如,他现在只会说几个简单的中文词语,很难能表达出完整的句子。“而且四川话有好多声调,哪怕我学过这个词,我也不能正确地说出来。”他为此感到有些沮丧。

“如果我的中文再好一些,在婚礼上,我就能听懂更多中国朋友的祝福,也能用中文说出誓词。”学好中文,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小目标。

用短视频讲述成都故事

未来希望专注于美食类的作品

小丁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用视频的方式,给中外朋友展示成都之美。”

来到成都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小丁入职桐梓林国际邻里社区,成为老外Here外籍中心助理。这对不擅长中文的他来说十分幸运,因为这是一份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交际工作。

他向记者介绍,桐梓林国际邻里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中外人员构建起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小丁的工作,就是负责管理社交媒体、制作短视频和完善沟通。“我认为在沟通工作中,获取每个人的联系方式非常重要,但我是一个不太会社交的人。”尽管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但他依旧非常热爱。

采访过程中,小丁多次热情地向红星新闻记者分享他所拍摄制作的视频。“我特别喜欢我们的咖啡厅,那里搭建了一个中外图书共享平台,以开放的形式供大家借阅,可以边喝咖啡边看书。欢迎大家都来邻里中心看看。”他向所有人发出邀请。

除了邻里中心的视频,小丁还制作了很多他在中国生活的视频,他希望通过展示他在成都的生活,向没有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朋友看看中国的样貌,“希望他们在看了我的视频后,能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小丁也在现场给红星新闻记者分享了他的社交账号,里面有很多关于成都的记载,比如大熊猫、啤酒节、茶艺、春节等。“我特别喜欢大熊猫!2018年,我看了四次大熊猫。哇哦,它们真的好可爱!”他指着其中一段大熊猫的视频说,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欢。

除了大熊猫,小丁还非常喜欢成都美食。“我喜欢吃一切辣的食物,成都的食物很合我的口味,尤其是烧烤。如果哪天我离开中国,烧烤将是我最怀念的美食了。”他也希望将成都美食作为自己接下来的一个工作方向:“未来我想专心做关于成都美食的视频,比如串串、烧烤。我需要制作更多视频,让世界知道成都的美丽与美味。”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实习记者 黄盼盼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肖子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在成都十年的瑞典人评价成都(国际社区里的英国小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