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来历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1)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古时用于传递讯息。而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常常在节日期间用作祈福,人们在灯上写上心愿和梦想,携手放飞,以求实现。

燃放孔明灯的危害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2)

孔明灯主要是由铁丝和纸质灯罩叠制成,其将固态可燃物作为燃料,点燃后由于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而升空,燃料烧完后便会下降。孔明灯内含有火源,放飞后会随风飘动,无法控制落点,且属于明火,外焰温度达300℃,制作材料都属易燃物,在风力、风向不稳的情况下,极易威胁飞行器、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加油站、化工企业、民房、树木、森林等安全

孔明灯引发的危险案例

据网友爆料:近日,因为放飞孔明灯,引发了几起火灾。肆意燃放孔明灯,落到哪里都是灾难!被烧的森林!被烧的蔬菜大棚!你的许愿、你的欢乐也许是别人的灾难……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3)

被烧的山林!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4)

被烧的蔬菜大棚

近几年孔明灯造成的危害:

2010年2月14日,重庆市区3个小孩放飞孔明灯,孔明灯升空后,灯内的金属丝触到高压线,导致数千户用户停电,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2013年元宵节晚,浙江省绍兴古城上空腾起近2万只孔明灯,点点火光照亮夜空,场面固然美丽,可是当晚因放飞孔明灯导致的火情就有22起。

2016年2月14日,潼关县通讯大楼楼顶上的移动基站,被孔明灯引燃,导致电力一度中断,数百户宽带通讯受影响。

……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5)

燃放孔明灯引发火灾的后果

元宵节不可以做的事情(微倡议元宵节将至)(6)

元宵节禁放孔明灯,严重违反者或将追究刑事责任

海门发布

近年来,各地逐渐兴起通过燃放孔明灯祝愿、表达新年祝福的活动。随着今年元宵节和“二月二”等传统节日临近,燃放孔明灯即将进入高峰期。公安部门介绍,近两年来,由于燃放孔明灯引发的火灾及电力设施故障频发。2014年起,我市严禁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

今年为防止因燃放孔明灯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从春节前夕开始,我市多个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和集中宣传行动,全面收缴非法生产、销售和燃放的孔明灯。对发现违规燃放孔明灯的,依法责令停止燃放,给予批评教育;对违规销售孔明灯的,一律予以收缴;对违反规定燃放孔明灯的,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警告、罚款、直至拘留;对不服从管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联合检查和宣传组已向市民发放了“禁止出售燃放孔明灯、安全放飞风筝等告知书”1000多份,并来到大千商贸城、东洲公园等孔明灯销售集中地区,进行了突击检查。今年春节期间,我市虽未发生因孔明灯引发的跳闸停电事故,但也发现了燃放孔明灯现象,其中除夕夜当晚,供电公司员工在长江边就阻止了8起燃放孔明灯行为,收缴孔明灯30多盏。

联合检查行动还将继续开展,正月十四、十五两天,相关部门还将派专人在东洲公园、滨河广场、文化广场等历来燃放孔明灯重点区域,开展现场检查,供电部门也将组织100多名志愿者,分成8个小组,实施蹲点看守,各供电所也将全员出动,上路巡查,发现燃放孔明灯行为及时劝阻。

公安部门提醒,燃放孔明灯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勿购买和燃放孔明灯。供电公司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在电力线路两侧300米范围内放飞风筝,不要在电力线路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垂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