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学习近代史那会儿,有几个概念很含混,我在八零年高考时还丢了分,今天我们稍微理一理。比如二次革命,指的裕隆太后下诏,让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让出了南京的临时大总统,按照投票,袁世凯就任总统,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但是宋很快上海沪宁车站遇刺身亡,革命党人大怒,开始讨伐袁世凯,这就是二次革命,最终因力量悬殊而不了了之。

护国战争是因为洪宪帝制,各地将领纷纷出兵讨袁,但雷声大雨点小,而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最后冯国璋等北洋将领也站出来了,袁世凯不得不取消了帝制,不久就一命呜呼了。护法运动护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西南三省与两广势力,认为北洋违约了,得纠正回来,骨子里,是想夺回中央领导权。双方于是开战,直杀得血流成河。

1917年初秋,南方以50营兵力公然援湘,总理段祺瑞趁机提出武力统一的国策,调集鲁军、陕军以及奉军等,要在湖南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打败兵力装备远不如自己的南军。而且,他早已收买了广东督军龙济光以及潮汕镇守使莫擎宇和惠州督办张天冀等人,觉得一切尽在把握之中。

直系亲属和嫡系亲属有什么区别(直系与皖系是如何闹翻的)(1)

段祺瑞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却出问题了。咋地呢?袁世凯当年打下南京,让立下头功的张勋坐镇,但很快换成了心腹冯国璋,以他为首,即江苏督军冯国璋、江西督军陈光远以及湖北督军王占元,构成了所谓的长江三督,他们都是北洋老人,而且皆为直隶人士,加上当时盘踞保定的曹锟和吴佩孚,就是近代史上的直系集团。

直系亲属和嫡系亲属有什么区别(直系与皖系是如何闹翻的)(2)

冯国璋

那年夏天,张勋挑事儿,搞了一次失败的复辟,连累了总统黎元洪不说,还丢了地盘与人马。徐树铮为老大段祺瑞设计,成功地再造共和,但前面驱狼、后面来狗,老段没当上总统也没啥,大权在握嘛,但是新上任的总统却是冯国璋,貌似与世无争,但老辣深算,很快让北洋之虎段祺瑞吃了苦头。老冯心想,统一了两广西南五省,最后便宜的还不是皖系,再说了,卖命打仗的是我们,曹三差点把命都丢了,你们却在后院搞什么安福俱乐部架空我,凭啥啊,把老子当傻子吗?

当时,接替江苏督军的是冯国璋的嫡系李纯,非常嫉恨投靠段祺瑞的安徽督军倪嗣冲,也想接管张勋遗留的辫子军,即徐州镇守使张文生以及海州镇守使白宝山麾下的数万精锐人马。所以,新的长江三督临战反水,不仅叫停湖南战事,召回督军傅良佐,而且要求改善内阁,以及辫子军的分割问题,矛头直指段祺瑞,也就是皖系。

段祺瑞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冯四曹三已经脱离控制了,开始与自己分庭抗礼了,武力统一的大业只能搁浅了。于是,一边安抚东北西北各路势力,一边让调往湘粤前线的卢永祥暂停,继续坐镇淞沪,以应付长江三督可能存在的意外。至此,北洋最大的两股势力已然决裂,兄弟阋墙,乃至兵戎相见,都是或早或晚的事情了。不知在天或在地之灵的袁世凯,该作如何感想。

直系亲属和嫡系亲属有什么区别(直系与皖系是如何闹翻的)(3)

段祺瑞(左)冯国璋(右)

直皖相争,给了张作霖、冯玉祥、陆荣廷等很多机会,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孙中山的国民党,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开始建党建军,广积粮、缓称王,直到赢得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