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赋予了七夕节一定的爱情色彩。现代人过七夕节,一般也是把她当做传统的情人节来过。但爱情绝不是七夕节的全部,也不是此节日的主要习俗。在古代,乞巧活动才是七夕节更为主要的活动,因此亦有“乞巧节”之称。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1)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此诗为唐代林杰所作。乞巧,就是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意思。此诗写的“对月穿针”这一节日习俗,在秋月之下,若能完成穿针引线,便是得巧。

七夕之夜,碧霄月明,仰望星空,幻想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家家户户对月乞巧,表述着心中的祈愿和节日的喜悦。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2)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3)

此诗为李商隐所作。“惟与蜘蛛乞巧丝”这句诗提到“喜蛛应巧”这一节日习俗。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言:

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李商隐这首诗是写给宰相、太尉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诗。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开端,先写人们之间因缘际会之难,再写期盼相会的情景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最后再写对令狐绹举荐之恩的感谢,但也有对所得职位不太满意的失望、遗憾。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4)

乞巧歌谣

其一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其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5)

诗人有诗人的巧,百姓有百姓的妙。诗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写的诗若是阳春白雪;那普通百姓的歌谣,则算是下里巴人,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并无好坏高低之分。

不仅有歌谣还有美食,即吃巧食,比如巧果(乞巧果子)、酥糖(巧酥)、巧巧饭、瓜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等。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6)

巧果

七夕节,在一定程度上是先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除乞巧之外,七夕节还有香桥会、拜七姐、拜魁星、拜床母、求姻缘等等习俗。很明显,在古代,七夕节具有更多的习俗和意义,是民间庙堂都比较重视的节日。现代人把七夕节单纯的当做情人节过,相比之下则显得有些单薄。

明月几时有何为七夕(明月碧霄七夕乞巧)(7)

节日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但目前看来,仍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