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1)

如今,消费级的耳机都进入了“真无线”的时代,除了索尼这样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品牌外,森海塞尔等传统HIFI耳机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真无线耳机,但是,却基本没看到过传统的HIFI耳机品牌推出一款标榜HIFI音质的无线耳机,而它们推出的旗舰产品依然是传统的有线耳机。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2)

而很多朋友会问了,索尼不是推出了LDAC传输技术可以确保尽可能的接近无损传递音频信号吗?还标榜了WIRELESS HI-RES的概念了,为什么蓝牙耳机依然没法做成HIFI主打的耳机,没有线材的束缚,岂不是发烧友也会羡慕?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3)

其实我觉得,蓝牙耳机音质上不去,问题在于驱动方式。当然也和耳机结构本身有关。

首先,有线式耳机,其实是无源耳机,驱动耳机的是你的手机、播放器、耳放或者其他前端设备,音质好不好有一定程度上取决它们本身的素质,例如10000块的HIFI播放器,和1000块的安卓手机,那么驱动耳机的音质肯定有差异。尤其是一些难以驱动的耳机,区别会更加明显。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4)

而无线耳机(蓝牙耳机),其实本质上是有源耳机。手机从驱动耳机的部分变成了仅仅负责发送讯号,驱动耳机的是耳机自带的放大芯片,全部都集成在耳机里了。再想一下蓝牙耳机的组成,要带一个蓝牙解码芯片,DSP控制音效,还有很多附带的功能,尤其是如果蓝牙耳机要有主动降噪,那就得配备麦克风,吸收噪音,制造反向的音波去抵消噪音,再经过DSP处理,获得相对干净的收音,这些环节对于传统的HIFI来说就不这么“纯粹”了,而且好的解码和放大会占用更多的成本。想想热销的Airpods Pro Max,据说绝大多数的成本都用在实现它的功能,例如智能的自动待机节约电、智能降噪、还有实现逼真的空间音频等。真正用在狭义认识的“音质”上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5)

而且从结构上来说,头戴耳机大都采用动圈结构还好,入耳耳机要实现目前旗舰级入耳的音质,那就需要采用多单元结构,静电 动铁 动圈单元大概是目前最奢侈的组合,静电单元实现细腻的高音和宽阔的声场,中音用动铁带来做获得更加平滑的中频表现,而低音用动圈获得更加深沉的低音表现,那么对入耳式耳机的腔体结构就有了要求,在实现好声音的大前提下,还要做蓝牙芯片、DSP等功能芯片塞进去,还要有足够的驱动力,还要把电池塞进去,最终耳机就变得巨大无比,而如果放大和解码芯片的水平需要很高,功耗自然是小不下来的,谁也不愿意HIFI无线耳机播2小时就没电吧,因此,目前来说,入耳耳机想要实现HIFI级别的音效,门槛还是比较高;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6)

头戴耳机拥有更大的空间,要实现高音质相对要简单许多,但最终还是会被卡在“驱动”这一大难关。

为什么无线蓝牙耳机音质那么好(为什么没有HIFI蓝牙耳机)(7)

耳机声音要好,振膜理论上得做得大……而振膜一大,就变得难以驱动。像K701这样的传统有线HIFI耳机,出了名的难以驱动,即便它阻抗设计不算很高,依然难以驱动,它“吃电”,而为这样的耳机搭配一个蓝牙电池耳放,显然想要实现便携化是不可能的……最终,HIFI耳机难以解决驱动的问题,入耳还是头戴都难以做成真无线。

但是真无线耳机对于音质来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就像有源音箱一样,官方给你调配的驱动装置,理论上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有源音箱就不用考虑功放搭配的问题,主需要一个音源就行。而把DSP整合在耳机里,也有助于耳机智能地调节音质,虽然在物理层面可能没法实现极致的音效,但从算法层面,还能获得一些补偿,甚至获得一个更加个性化的调音,我觉得真无线的音质,也会随着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提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