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侯园,是山东省内一公司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往年春节前夕,是侯园最激动的时候。侯园是在山东工作的河北姑娘,她很恋家,每年临近春节都会抢好车票、请好年假提前回家。今年由于疫情,她从未改变过的行程不得不作出调整。

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

像侯园这样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的人被称为“原年人”。为此,侯园自觉地退了车票,把装好的行李放回衣柜。原本她计划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家过年,但面对疫情防控,她选择做一位“原年人”。

侯园说:“我觉得就是因为我过年回不了家嘛,也是算是因为疫情,让我体验一把在异地过年的感觉。”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不能与家人团聚心里不免有失落。但是侯园并不孤单,她的许多同事、朋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侯园在电商平台上买了不少零食酒水,筹划如何在烟台过一个不孤单的春节。

侯园说:“因为疫情我回不了家,我并不孤单,好多同事也不回去了,我们计划着在一起过年,我们买了很多年货,准备一起分享。家人得知我不能回家过年也是非常支持的,我们共同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一份公开视频中表示,大家就地过年是作出了牺牲,“没有谁认为这些做法是理所当然的”。据了解,为了让“原年人”过个好年,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保障政策。山东多地明确,鼓励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为留岗务工人员提供“真金白银”的新春“大礼包”。

山东人都是从哪迁过去的(留在山东的原年人)(1)

烟台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对于企业外地正式职工(以缴纳社保为准)春节期间留在本区且节后正常上班超过50人(含)的企业,给予外地留烟正式职工300元/人补贴,给予原籍为中高风险区留烟正式职工500元/人补贴。此外,烟台开发区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稳岗留工促增的八条意见》,包括对上年度产值过亿元且春节期间持续生产的符合条件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等,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人都是从哪迁过去的(留在山东的原年人)(2)

烟台开发区经发科创局副局长周世忠前往驻区企业督导安全生产和卫生防疫工作,布置稳岗留工促增工作

烟台开发区经发科创局副局长周世忠表示,政策出台后,企业和员工反响强烈。在烟台开发区管委会的倡议下,驻区企业纷纷推出各具特色、既实惠又温情的措施,得到企业外地员工的好评。“此前我们统计,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规模以上驻区工业企业有33家、预计在岗员工1.3万人,目前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60家、预计在岗员工4.1万人(其中外地留烟员工2.3万人),春节7天预计产值可达16亿元!”

济南先行区也出台举措,鼓励住区外来务工人员春节不返乡。据悉,济南市发放不离济节日补贴,对留在本地过年的“四上企业”省外务工人员给予节日补贴,对春节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省外务工人员代表,发放在岗奖励。

青岛市总工会设立专项慰问关怀资金等十大“暖心行动”,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设立700万元专项送温暖资金,对生活困难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职工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重点走访关注医护人员等抗疫一线人员、户外工作者和新业态就业群体。新设600万元稳岗留工关怀资金,专项用于鼓励外来务工工会会员留青过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和走访慰问。

东营市“暖心留人行动”对春节期间(2月1日到3月1日)不停工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外来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助;2月1日到3月31日外来务工人员在重点企业正常在岗工作的,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最长两个月的以工代训补贴。

山东各地通过开展物质上、岗位上、精神上多种留人举措,保障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丰富留岗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出人文关怀,暖心贴心。

闪电新闻记者 明如月 袁茹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