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是清代最负盛名的书画流派,影响深远。

顾名思义,“扬州八怪”的关键字词有三:扬州、八、怪。为什么出现在扬州?当年的扬州,以盐商漕运之利,一时成为富甲江南之地。“扬州八怪”本质就是“扬漂”。“八怪”本是扬州当地的俗语,“八”并非确数,现实情况是“八怪十五家”。今人多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准,即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入列的还有陈撰、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杨法、李葂七位。“怪”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异类,实质只是表层。简而言之,“怪”一方面是追求个性,不与世沉浮,愤世嫉俗、特立独行;另一方面,也是迎合盐商的口味,难免刻意为怪。

八怪中金农在艺术史上影响最大,坐得头把交椅。一生隶书主要经历三变:第一是“圆隶”,风格自然清新;二是“方隶”,类似今天的美术字;三是“漆书”,风格猛烈潇洒,摄人心魄。

郑板桥在民间知名度最高,独创“六分半书”,主要在“苏黄”两家之间盘旋,粗笔似苏,细笔似黄,风格放浪者多体杂糅,乱石铺街,也不免怪异,工稳类小字有二王秀逸之风,格调更高一些。由此可见,八怪之怪,一方面在内心,另一方面也有经营的成分。

罗聘是金农的学生,一生以画鬼出名。书作罕见,此“冰壶秋月”亦篆亦隶,亦书亦印,别具一格。

李方膺专门的书作不多见。此画作多字题款,楷行草篆夹杂,与郑板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融合自然,不刻意。

李鱓此联受黄庭坚影响,大开大合,增加起笔的提收顿挫,有奇宕之气。此联语作者非款字中所言罗隐,而是唐代姚岩杰。

高翔是八怪中唯一的扬州本地人,最早离世,石涛的弟子。其隶书早期与郑谷口接近,模仿之意明显,后期与汪士慎接近。尽管如此,个人心性非常明显。此作中多见异体字。

汪士慎以画梅兰出名,嗜茶成癖,最终失明。都说喝茶明目,不知是不是特例?汪氏隶书用笔圆而笔画方,有汉简风致,开张大气。

黄慎学黄庭坚而能变法,使画屈曲如铁。这也是“八怪”共同的特点,行笔多涩,心中有磊落不平之气。有意弱化点画的密集度,故而不觉沉闷。说到本质,此为借鉴画法。

“八家”虽然统以“怪”名之,笔下却各有千秋。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1)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2)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3)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4)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5)

李 鱓
释文: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意多。乾隆元年正月四日书罗隐句,药谿学长先生正画。复堂,弟李鱓。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6)

汪士慎《咏牵牛花》,纵98.5厘米,横3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释文:竹树交加处,藤攀缕缕轻。半轮残月坠,一迳晓华明。秀色烟笼出,灵胎翠长成。露凉无客至,寂寞倚檐楹。咏牵牛花一律,巢林汪士慎。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7)

罗 聘 释文:冰壶秋月。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8)

黄慎《送汪瞻侯归姑苏》释文:卧病江湖迹已疏,闻君重整旧茅卢。欲栽环渚千头橘,懒答中原一纸书。潮水难平悲伍员,溪毛留恨荐三闾。不须别自寻生计,归向湖边作老渔。送汪瞻侯归姑苏,宁化黄慎。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9)

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释文: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乾隆十八年三月写于合肥五柳轩。晴江李方膺。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10)

高翔《谢宣城和王中丞闻琴之一》释文: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谢宣城和王中丞闻琴之一。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11)

金农 录《宣和画谱》释文:志于德,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此梓庆之削鐻,轮扁之斫轮。昔人亦有所取焉。于是画道释与夫儒冠之风仪,使人瞻之仰之,其有覩形而悟者,岂曰小补之哉?稽留山民金农。

丑八怪见多不怪(经典赏析八怪不丑)(12)

郑板桥 书苏轼《与姜唐佐秀才六首(之三)》释文:今日霁色犹可喜,食已,当取茰庆观乳泉泼建溪之精者。念非公莫与共之,然早来市无肉,当相与啖菜饭耳。不嫌,可只今相过。昔人以海黛为纸,而今无有。今人以茧为纸,亦古所无有也。板桥道人郑燮。

(原题:经典赏析 八怪不丑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峥言

流程编辑:u030

,